黄兴结
摘要:地勘文化是地勘单位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具有凝聚力量、引领思想、激发活力、展示形象的重要作用,地勘文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新时期地勘文化建设,在继承优秀的传统地勘文化的基础上,必须要紧密结合地勘单位的发展实际,吸收各类优秀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构建和培育起具有新时期地勘特色的文化框架体系,用地勘文化凝聚职工力量,推动发展,提升地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地勘文化建设;富有特色;核心竞争力
地勘文化是地勘单位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具有凝聚力量、引领思想、激发活力、展示形象的重要作用,如地勘职工引以为荣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代地质人艰苦创业,成为地勘文化的核心思想。
一、地勘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地勘事业的改革发展,地勘行业迫切需要以新思想、新观念来引领、激励职工干事创业,现阶段地勘文化建设与地勘事业发展及职工的精神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方式创新不足。近年来,地勘单位虽然都比较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一些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以提升职工的专业素质,展示单位形象,但总体上地勘单位文化建设还表现为大同小异,地勘文化的特色还没有真正表现出来,与地勘职工的精神需求、地勘行业的转型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彰显出来。有的地勘单位文化建设缺乏针对性、操作性,不能体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与经营理念,无法让地勘职工感受到单位的文化精神,职工的认同感不强。
二是领导重视不够。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地勘单位片面强调经济工作,抓经济发展干劲十足,抓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没有做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相互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一些单位认为文化建设的投入与产出无法在短期内产生正比效应,远不如在经济上产生的效益来得明显,所以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
三是职工参与度不高。在地勘文化建设中,由于引导不够,目前一些地勘职工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度不高,觉得文化建设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是宣传部门的工作,有兴趣就参与一下,没兴趣就不参与,由于没有职工的广泛融入与参与,主体作用不明显,一些单位的地勘文化建设没有展示出应有的活力。
四是活动形式单一。一些地勘单位虽然有自己的地勘文化,但是在文化建设的形式上却存在着局限性、单一性,地勘文化还只是一些表象,没有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比如对单位的经营理念、单位的人文精神、单位的发展历史等发掘得不够,不能真正展示单位的精神风貌。
五是工作部署不周。当前地勘单位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严峻形势,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必须有认真、严密的战略部署。但是现在一些地勘单位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规划与工作实际存在差距,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就更别说地勘文化建设方面的战略部署了。
二、地勘文化发展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是地勘单位虽有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精神,但近年来因体制、机制等原因,地勘单位未能将地勘文化建设上升到一定的战略高度,在挖掘、总结、升华地勘文化精神内涵方面做得不够;一些单位片面认为开展文体活动就是文化建设,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和长远规划,地勘文化没有鲜明的特色。
二是地勘单位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属地化管理以来,一直实行着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模式,一些地勘单位虽然也提出了一些文化发展目标,但因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想观念影响较深,与先进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显得不够灵活。
三是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勘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思想建设有所弱化,地勘队伍职工存在有如理想信念滑坡、过分追求利益等倾向,面对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对转型发展的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理论工作没有跟上去。
四是一些地勘单位在文化建设中缺少一以贯之的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与时俱进。当前一些地勘单位的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创新性,未能将地勘文化建设根植和延伸到职工的工作生活中,没有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功效。
三、关于当前地勘文化建设的思考
针对地勘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加强地勘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弘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等优秀传统地勘文化精神,另一方面,要结合地勘单位发展愿景,积极吸纳先进的经营理念、企业人文精神,培育起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地勘文化,实现继承中有发展,弘扬中有创新。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让地勘文化成为推动地勘事业发展、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提升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是加强地勘单位精神文化建设。地勘单位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地勘单位价值观念、经营理念、行业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地勘单位长期总结、提炼和培育起来的。加强地勘单位精神文化建设,一要大力弘扬以奉献、创业、朴素精神为特质的“三光荣”精神。地勘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兵,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代地质人响应党和国家找大矿、找好矿的号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沐风栉雨、奋发向上、艰苦创业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矿产资源保障,涌现出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我们要不忘奋斗史,弘扬地质情,坚守地质人的初心使命,把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爱党爱国的革命情怀传承下去,使之成为新时代全体地质人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二要培育新思想。新时期,地勘行业面临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地勘单位迫切需要培育新思想,树立新观念,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绿色科学环保的发展理念融入到地勘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書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在确保国家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积极发挥地勘行业的专业技术优势,不断拓展地质服务领域,做青山绿水的守护人;三要有鲜明的个性。随着地勘事业分类改革的实施,地勘单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与经营特点,这就要求地勘单位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创新性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增强职工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职工感受到在单位发展中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四是要加强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文明单位创建、文明机台评比、设立职工书屋、队史馆等都是较好的精神文化载体建设,它们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可行的实践性,地勘单位要丰富这些文化载体建设,使精神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二是完善地勘单位制度文化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勘单位在转型发展中,分配制度不合理、激励措施不完善的弊端日渐显现。要提高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就必须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通过废改立,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增强地勘单位活力和实力。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就需要对职工进行正确的引导。每项制度的出台都需要通过单位内部网站、工作QQ群、工作微信群等新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职工对制度规范的认同、理解及接受,从而将这些外在的、硬性的制度约束,转化为职工的自觉遵循。
三是培育地勘单位的行为文化建设。企业行为文化建设一般包括领导者和职工这两个层面。在领导者行为层面,作为文化建设的倡导者与引领者,它要求地勘单位的领导者要从工作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总结凝练出富有地勘特色的地勘精神,成为单位的行为规则,经过宣传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同、遵守。随着地勘事业的快速发展,地质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广泛应用,这就要求地勘单位的领导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推动地勘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职工行为方面,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即广大职工是单位文化建设的根本。在地勘文化建设中,地勘单位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形势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也要不断促进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力提升职工素质。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全体职工尽快适应新形势,展示新作为,主动担当,勇于开拓,成为地勘事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增强地勘事业核心竞争力,为地勘事业转型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四是巩固地勘单位的物质文化建设。属地化以来,地勘单位逐步走向市场,在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地质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使地勘单位的发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地勘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品牌效益。一方面要重视地勘品牌建设,现阶段,矿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地勘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戰,我们要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先行性、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加强质量管理,以高效优质的地质成果为地勘单位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赢得更多的行业口碑,从而不断丰富其地勘品牌的文化内涵;要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加强与社会各部门的协作,发挥地质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不断拓展地质服务领域。比如,近年来,地勘单位主动适应新形势,在地质灾害治理、汛期地灾应急调查处置等方面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完善地勘文化的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是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勘单位应不断改进生产基础设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保证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基地的美化工作、完善职工的文化教育设施,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地勘单位对外形象,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总之,加强地勘文化建设,要以弘扬优良的地勘传统精神为依托,结合地勘单位自身发展特色,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地勘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地塑造地勘单位形象、培养地勘职工精神,使之成为地勘单位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提升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不断推动地勘单位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张新民.浅议地勘单位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风,2009(7):62–63.
[2]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李霞.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合作[J].经济与科技,2011(1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