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欣 杨盛力
[摘 要] 在转化医学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医学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临床知识和经验及科研思维和能力的优秀医学人才。在医学教育过程中,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众多医学院校已开始致力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在培养实践的过程中仍旧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基于医学院对本科生培养的现状,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若干改进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 黄佳欣(1998—),男,陕西西安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2016级本科生;杨盛力(1982—),男,湖北黄梅人,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主治医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肿瘤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3-0274-03 [收稿日期] 2020-03-19
生命科学的进展促使了医学模式发生着极大的转变。包括生命医学在内的多门学科的发展将医学从经验模式转变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深入到分子层面的生命科学的组学时代也将医学转向一个和基础科学研究结合得更加密切的方向。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指以患者为中心,将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转化为临床具体实践并用于患者的治疗,同时又将临床实践过程中收集的重要数据资料和反馈出的问题转向生命科学领域,推进未知领域的进一步发掘。对于医学人才的要求,一方面是要具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加以运用,另一方面,则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素养,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以科学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医学科学理论创新、技术革新的重要源泉[1]。
在转化医学的大背景下,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联系愈加紧密。一名新时代的临床医生角色不仅仅是医疗行为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其科研工作者的角色应当被更加凸显。
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哲学家就提出学校应该培养创造型人才[2]。在医学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医学生只有在基础阶段培养敏捷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才能发现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而关注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3]。作为未来国家医疗事业的主力军,目前的医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当被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教育部和原卫生部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中也提出:“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4]。
一、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临床教育与基础教育并重的实践由来已久。长学制医学教育已经经历了从七年制(本科+硕士)到八年制(本科+硕士+博士)的种种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长学制的医学生往往作为医学院内的佼佼者,能够在较早阶段接触到科研能力的培养,包括制定相关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为例,八年制学生的前两年会在化学与化工学院进行两年的本科通识类课程的学习,完成后会进入基础医学院完成两年的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在本阶段会加入到基础医学院的导师实验室进行基础科研的训练;之后会用接下来的四年进入相应的临床学院完成专业学习、临床科室的轮转实习和临床实验室的科研任务。
二、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问题
长学制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尽管能够较早地接触到科研导师和实验室环境,但因为时间的限制,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临床培养任务和科研培养任务。虽然其中不乏完成相当出色的学生,但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其时间相对紧张,对于各项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不扎实的情况。相较于长学制医学生,其他类型医学生的科研培养方面则存在较大差距。
1.课程的设置和跟进不够理想
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为例,五年制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过程包括一年的通识课程学习、一年半的基础医学阶段学习和两年半的临床医学的学习和科室轮转实习任务,未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出要求。医学生本科教育方面课程内容较多,与大多数的医学院类似,本科内容包括约40门课程,共3300—3600学时[5]。而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还是根据课程类别进行教学,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交叉内容较多,缺乏足够的统合式教学。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虽然也存在较多的PBL式、三明治式、翻转课堂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式的教学,但仍旧存在着以下问题:(1)此类課程的设置相对有限,仅存在于若干学科的固定内容上。(2)学生实际获益不足,结合当前课程的现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相关任务的重视程度不够,依赖性较强。(3)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的选修课实际参与程度不高。开设的选修课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以修得足够的选修课学分为目标去的,仅注重于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对于课堂内容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培养学生科研技能的课程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缺乏适宜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目前短学制的医学生本科阶段,专业考试成绩仍旧作为衡量学生学业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方式,以成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促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将专业课程的机械性记忆作为自己学习的首要目标,加之专业课程的考核内容相当程度上存在着重复题目内容,同学会将自己的学习重心更多地放在对于考试题目的研究和机械式记忆中,而缺少对于自身实际能力的提升。参与科研的同学中仅仅有一少部分同学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科研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同学仅仅在初期参与,缺乏跟进与进一步实践。
3.设备环境和资金不够充裕
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足够的科研经费和科研设施的支持。一项科研实验的顺利完成,从实验设计、预实验再到后续的系列实验,均需要大量耗材,且部分试剂盒及定制的分子工具价格相对昂贵。本科生科研的主要直接经费来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这一部分的资金一般为3000元至5000元,远不能满足完整科研流程的经费需求,所以主要的经费来源是导师的实验经费。这些因素也是导致部分导师对于本科生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不够投入的原因,同时,授课教师在完成繁重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为了职称评定还要投入大量精力与时间进行科研,造成脑力与体力的严重透支,这种现象在青年教师身上尤为明显[6]。
对于科研思维训练的缺失不仅仅存在于本科生范围内,由于“传帮带”机制在一些实验室的运行中缺失对科研思维的引导,使得很多研究生成为了“实验员”而非“科研工作者”。本科阶段应当对科研思维进行初步的了解与掌握,这一点不仅仅需要实验室导师的指引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主观意向,将科研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而非获利工具。
4.参与科研的动机与持续性问题
以同济医学院为例,同学具有较高的参与科研实践的热情。在大二学年有较多的同学自行联系老师加入实验室进行学习,在实验室会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中。但是在项目的实际推进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访谈可以得知,有较大一部分同学加入实验室并不是为了能够真正提高自身的科研思维水平和科研能力,并不能够按时参与实验室的组会讨论或是学习基础的实验操作技术。一部分学生加入实验室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指导诸如综述类文章写作指导的机会,以获得加分、评优及保研的机会,在完成一些写作任务后便将自身重心转移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三、为提高医学生科研能力给予的若干建议
现阶段将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紧密结合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本科阶段对于医学生的培养应考虑对于学生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当前的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均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提高医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旧存在着部分问题值得改进。
1.扩大科研能力培养类课程的覆盖面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现阶段的医学类课程主要采用大班授课的传统模式,在部分课程中会穿插有2~3次的PBL类教学活动,对于长学制的医学生而言PBL类的教学模式会更加普遍一些。PBL的设置应当考虑到学生当前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减少PBL课程的设置,因为较低年级学生尚未形成较系统的医学知识体系,且对于初次进入医学院的学生而言,单纯的PBL介绍内容难以使学生完全掌握文献检索的技能。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适合运用PBL模式完成相关病例的讨论,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对于病例内容可以具有初步的把握。在进行PBL的过程中亦可对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回顾,起到更好的效果。
2.优化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现阶段许多院校已经将学生的评价模式进行了优化与改进。例如临床类课程强化了临床见习过程中的成绩占比,但是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见习任务不按时参与,流于形式等。以现阶段教育情况而言考试成绩为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有力形式,但也会促使学生形成以考试为中心的复习模式,忽略自身能力的真正提升。
3.建立更加完备的科研孵育平台
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重视与相关资源的提供。很多院校已设置针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平台。科研孵育平台的设置包括一定资金的支持、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指导教师的配备。在课程内容方面,平台内可以设置诸如医学类文章绘图软件的使用、医学文献撰写要领、投稿指导、医学统计学软件和统计学方法应用指导等课程,亦可举办科研学术讲座和沙龙类活动,以启发学生科学研究思维和兴趣,并可凭借此成为学生选择心仪实验室和研究方向的平台。指导教师的配备可以考虑有责任感,并有丰富科学研究经历的青年教师,学校亦应对此类教师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奖励;教师应结合本科生自身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引导他们结合所学,从生活经历及社会环境中发掘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让他们了解所选课题的相关最新研究及成果,通过查阅文献的结果,分析并评价所选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7]。
现代大学教育要求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對于医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和挑战。针对医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成为医学院校的关注重心。各高校也应当结合自身院系特点,综合考虑来自社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建议,规划出一条更加卓越的医学生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薛冰.科研能力培养在临床医生成长中的作用与地位[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0):67-68.
[2]吴丹桂,徐名颂,刘世明,等.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19-21.
[3]陈瑞玲,李娟.基础阶段提高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必要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17):5-6.
[4]高立伟,殷菊,申昆玲.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7(12):71-73.
[5]杜文胜,朱杰华,陈莉,等.检验医学生科研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与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9(7):59-61.
[6]王顺,刘乙蒙,任丽莉,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医学生科研团队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3):30-32.
[7]徐尚福,金凤,石富国,等.基于大学生创新课题项目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