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晓宏 蒙仲举 高永 李传福 韩彦隆
[摘 要]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需要农林卓越人才的培养,卓越人才培养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农业学科的重要学科,其人才培养方式与其他学科既有共同点,又有独特的鲜明特点。本文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支撑体系、深化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得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卓越人才的培养应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构建完善“3+1+1”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学习模式,培养创新性人才;同时需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以期为高等农林院校制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卓越农林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荒漠化监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GYB201915);内蒙古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风沙物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GYB201711)
[作者简介] 党晓宏(1986—),男,陕西合阳人,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荒漠化防治;蒙仲举(1980—),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荒漠化防治;高 永(1962—),男,内蒙古包头人,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荒漠化防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3-0126-04 [收稿日期] 2020-03-19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由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下发[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旨在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的才人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卓越人才。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于2014年获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旨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卓越计划”视域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践应用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2]。内蒙古农业大学从2016年成立了首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卓越班”,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经过近三年半的探索,已取得诸多成果,但也存在些许问题,需要改进。本文探讨其他高等院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情况,结合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总结以往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优点与不足,探索更加适合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等院校制定适宜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一、构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支撑体系
(一)健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组织机构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既需要教学资源的支撑,还需相关政策支撑。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支撑政策。院校本身应加强构建领导体系教育资源建设,夯实教育资源基础,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组织管理上提供政策与资源保障支持。
(二)构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这两方面素质和能力的优秀教师:第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第二要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班”的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实践经驗丰富青年教师、人才引进的博士各有所长,但教学中“双师型”教师的配备人数较少,所以应坚持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造就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构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平台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需要良好的实践平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应深入贯彻落实“微课”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学院在准格尔旗圪秋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巴彦淖尔磴口县建有“内蒙古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基地”,能使学生将科学研究融入到野外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院建有沙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培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风沙物理与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设置有沙地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国土整治与利用研究中心、碳汇计量与评估中心,提供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应积极完善基础教学实验器材的储备,科研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为了更好的加强实践教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重点实验室(风沙物理实验室)的建设,使其尽快投入使用;在聘请中国林科院荒漠所、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等知名专家、学者为导师或客座教授的形势下,积极主动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育平台,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科研项目野外实验点、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二、深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与其他农林专业不同,所学课程涉及方向较多,未来发展方向多样化。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市、县、镇及国营农场的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林业、水利、环境保护、国土整治、土地管理等行业的生产、科研及管理部门任职,所以人才培养方向的多样性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细化培养方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定高效学习模式的构建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必须改革人才培养过程,实行双导师制,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继续实行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教学,增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一)实施“双导师制”,全程互动,因材施教
全程“卓越班”双导师制的总体设计[4]。双向互动制,在卓越班学生入学后,安排班主任见面会,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在大一结束后由班主任与学生共同选择一位校内导师和一位创新团队或企业导师,由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涉及植物学、生态学、地质学、水土保持工程学等多学科课程,因此本专业呈现百花齐放发展方向。涵盖知识比较全面,学生很难全部掌握全部知识,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及爱好,要求学生学习有其侧重点,因此,应该注重因材施教,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拔尖型人才。
(二)采取择优进入机制、“小班式”教学、“分流滚动式”管理,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班”招生计划进行调整,提高招生门槛,限制招生人数,实行“全国考生、各民族”考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提高学生质量,依据学生性格特征、个人兴趣爱好等选取三十人左右为卓越班成员,采取小班教学,实行动态管理制。根据学年学业成绩、综合测评、个人创新思维等为考核依据,每学年末进行动态滚动调整到普通班继续完成学业,普通班同学也可进行申请,通过“拔尖选拔制”进入卓越班,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应制定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5],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三)形成“反向设计”课程体系、“成果导向”教学策略、“闭合循环”评价反馈机制
为适应农业科技对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需从培养目标出发,形成“反向设计”的课程体系,根据教学目标决定课程教学要求,根据教学要求决定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是教学过程,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支撑学习成果,在教学策略中进一步強调实施“研究型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实时的、闭环路的质量保证,需形成“闭合循环”的评价反馈机制,从全程性、市政化、多主体、高时效等方面完善质量保证系统。
三、构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班”培养模式
(一)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构建完善实践教学模式
水土保持与和荒漠化防治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型学科,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应充分考虑卓越林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行落实“3+1+1”的实践教学模式[7],具体指“3”层级实践教学、“1”综合类实习和“1”拓展类训练。“3”层级实践教学包括基础课程实践、专业课程实践和课程综合实习;“1”综合类实习即毕业实习,主题为毕业论文撰写;“1”拓展类科研训练。该实践教学模式符合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优化课程组成与学时分布,提升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该模式虽已初步形成,但仍需精细管理,强化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运行和保障机制,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制。通过“3+1+1”的多元化和特色突出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为学生从学校向社会的过度与衔接提供保障。
(二)构建创新型学习模式,培养创新性人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农林卓越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需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以课本教学,以课程考试为重点的学习模式。原有的“课本教学”,经常会导致学生传统听课形式乏味,感觉没有太大吸引力,觉得自己看课本就够了;面对课程考试,有的学生只靠“考前突击”,大大增加了挂科的风险,而且没有真正理解专业知识。对此,应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下开展“微课、慕课”教学,深入完善落实适合“卓越班”的课程考核模式,以创新探究学习为主线,以课本教学为支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鼓励和带领学生参加“互联网+”等创新型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创新性思维,加强团队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外语能力是跨文化交流的保障。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化,具体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英语课程,主要就是通过课程学习,可以熟练阅读和翻译相关英文文献资料并加以应用,使学生达到国际学术交流和专业领域知识学习的专业英语水平。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卓越班”虽开设有“专业英语”课程,但其课程类型为基础教育拓展课程,是一门限选课,学生在选课时由于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选课人数过少,课程开设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以后教学计划安排时,可设置其为必修课程,或者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专业英语课程应适应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安排,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考核方式,注重知识应用。而且应加大学生出国、教师出国学习深造的支持力度,引进国外精品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双语教学课程比例。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专业研究前沿,了解最新的动态,培养综合发展的卓越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需要加强农林卓越型人才的培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农业学科的重要学科,需培养更多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来适应时代的变化,需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拔尖创新型人才来继承与创新。高等农林院校必须把握农业发展的方向,积极以新的姿态适应新时代农林科技与教育的创新与挑战。
参考文献
[1]桂萍,李鲁华,李智敏,等.基于卓越农林人才计划的农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4-25.
[2]党晓宏,高永,蒙仲举,等.“卓越计划”视域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8(6):64-67.
[3]崔福顺,梁成云,全雄吉,等.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探讨——以延边大学农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18):21-22.
[4]邹晶晶,曾祥玲,蔡朝晖,等.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以湖北科技学院园林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41):227-228.
[5]张心壮,张玉,芒来,等.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726-731.
[6]刘为浒,李刚华,汪欢欢,等.新时代背景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范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8(6):50-55,95.
[7]赵锦梅,马瑞,马维伟,等.基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创新探索——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9):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