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途径研究

2020-11-02 02:29田甜刘娟
中文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应用途径图书馆管理智能化

田甜 刘娟

摘 要:在图书馆管理中使用智能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也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了各种便利。智能系统用高效、简单的操作来替换重复的操作,而且智能化管理功能还提供了高效服务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基于RFID技术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的应用,分析了其实际应用的优缺点,并进一步优化技术解决方案以改善图书馆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 智能化 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01

一、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应用的技术

1. RFID技术

在大学中建立智能图书馆时,使用RFID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它的自动识别和多任务处理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书籍识别过程中的识别效率,并且RFID标签磨损速度低,可多次使用,具有加密识别功能,不仅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具有很好的保护性。其次,RFID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信息存储功能,可用于请求和读取库中的信息。它可以在图书的编写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2.无线传感技术

无线传感器技术在图书馆信息的识别、收集和传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传感器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图书馆环境中进行实时数据收集,并可以根据图书馆环境的要求进行智能处理,从而可以将图书馆的收集和阅读环境维持在标准水平。此外,无线传感器技术的使用不仅限于有限的网络和具有巨大的回放空间,还具有智能警报功能,这对于管理图书馆非常有用。

3.智能处理技术

智能处理技术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例如,借助智能处理技术,大学图书馆可以快速收集有关读者借阅的信息,有关书本归还的信息以及有关图书自身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分类和集成以提取关键内容,从而使图书馆管理者可以更有效地使用信息。同时,智能处理技术还建立了图书馆环境、图书馆管理者与读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奠定了基础,可以更有效地改善高校智能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质量。

二、RFID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之中的应用分析

1.提高图书盘点,整架效率

在图书馆管理中,对书籍类别数量进行盘点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整个项目又大又笨重。仅依靠人工劳动既费时又费力且效率低下。特别是在大量书籍的情况下,盘点非常复杂并且容易出错。RFID技术的使用使库存在书籍管理中更加智能和高效,具有快速非接触式识别的技术优势,并且可以同时读取多个电子标签中的数据。使用RFID技术将改变所有工作。它高效、简单、省力并且不需要个人经验,这使得管理合理有效。

2.查询与系统更为智能化

借书是管理图书馆及其运作的重要模块,与RFID技术结合使用,借书的管理大大简化了人员的工作,为图书的管理提供了便利。通过非常简单的操作,馆员只需请求和验证有关借用者用户的信息并进行记录,即可实现快速、便捷和准确的图书管理并查找图书。而且,这项技术还可以帮助图书馆管理人员流动,例如访问控制系统,该系统要求读者持有适当的RFID图书馆卡才能通过访问控制系统并识别其信息以控制人员流动,因此,这对于管理图书馆的时间和系统非常方便。如果借阅者携带的不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它将自动发出警告,这使得查询和系统管理更加智能。

3. RFID技术使得讀者体验更好

对于读者而言,RFID同时提供了快速借书和还书的功能,时间上对读者来说是很方便的,从而有效避免了借书和还书的高峰期,并避免了因排队而造成的不便,并且员工的工作也更加简单和易于管理,这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从而为读者提供更深入,更高效的服务。 RFID技术有效地实现了所有图书馆管理的智能化,所有工作都方便快捷,为快速的图书搜索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并为读者提供最佳的借阅体验。

4. 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不足

RFID技术在图书馆智能管理中的优缺点是成本高且缺乏标准化。芯片标签的价格很高,并且成本远高于条形码的成本,这对于拥有大量书籍的图书馆来说太昂贵了。除此之外,RFID技术的辅助设备也很昂贵:阅读器和自动借阅终端都将花费很多钱,这也阻碍了使用和推广使用RFID技术进行图书管理。此外,他的标准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人隐私和人员的健康影响。在没有通知读者本人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收集读者的阅读信息。另外,电磁波在传输数据时,其辐射会一定程度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在图书馆中使用RFID技术也有其缺点,需要引起注意,必须在实际应用中对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避免管理中不合理和不科学的方面。

三、图书馆管理智能化的路径分析

1.管理与服务模式要智能化

智能图书馆管理和维护的中心任务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将各种复杂问题集中在一起,以有效地收集、集成、统计和汇编成文档,并将其提供给管理者。因此,必须优化智能数据库管理,智能业务管理以及智能分析管理。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以及面向读者的开放概念的发展,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模型已无法适应发展。因此,在管理和维护现代图书馆时,我们必须使用新的媒体和网络技术来创新和有效实施图书馆管理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使读者可以使用具有智能阅读服务,并充分展示现代图书馆的智能性。

2.资源配置方式要实现智能化

智能图书馆的特点是通过信息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和资源获取方式来接收文档,以及在网络上共享图书馆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数字管理的过程,增加图书馆馆藏的数量并提高其服务质量。不断改善文献资源的分配,使用智能工具对图书馆中的书籍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为将来购买图书馆提供参考,而且还要通过智能分配使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使得图书结构更智能。

3.注重管理队伍建设以保障智能化

现代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还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强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是图书馆智能化实施的保证。提供技术指导并培训图书馆管理人员,使他们熟悉智能管理系统的原理和结构,获得管理和运营图书馆智能化领域的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彭强.RFID技术与图书馆智能化管理[J].智能城市,2017,3(07):204.

[2]何静涛,王奎,代文斌,朱舒欢,姚平平.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8(05):143-145.

猜你喜欢
应用途径图书馆管理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浅议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