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墓棺初探

2020-11-02 02:25林栋
关键词:辽代分期类型

林栋

摘 要:墓棺是古代墓葬中的重要葬具,是墓葬制度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全面收集辽代墓棺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考古类型学方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辽代墓棺的分期、分布、等级、族属及所反映的辽代墓葬制度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辽代;墓棺;类型;分期;族属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8-0001-06

墓棺是古代墓葬中的重要葬具,是墓葬制度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辽代墓葬中发现墓棺数量十分丰富,类型多样,是研究辽代考古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以往已有学者对辽代出土墓棺进行过专门探讨。近年来辽代墓棺又有了较多新的发现,本文拟在较为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辽代墓棺进行类型、演变及分期等方面的探索。

一、类型式划分

辽代墓棺根据制造材质的不同,首先可分为木棺、石棺和陶棺三大类。各类墓棺又可根据规格尺寸和形制等方面的差异分为若干型、式,具体情况如下。

(一)甲类:木棺

由木板制成,棺板表面多涂有棕色漆,并绘有彩绘。根据棺盖顶的形制和棺身平面形状可分为两型。

A型:盖顶横截面近似圆弧形,前后有出沿,棺盖大于棺身。棺身平面多呈梯形,前宽后窄。整个木棺造型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整个棺长度大致在2-3米,宽度在1-1.5米,高度在1米之内,以吐尔基山墓出土者(图一3)为代表。

B型:棺盖平顶,盖身尺寸大体相当,棺身平面呈长方形,前后等宽等高,整体造型近似于木箱,整体尺寸略大于A型。B型木棺主要包括耶律弘礼墓、耶律弘本墓、耶律弘世墓、小王力沟M1、岗台乡墓等出土者。其中耶律弘礼墓木棺下方带有分体棺床,并有弧门装饰(图一4)。

C型:木棺盖顶中部起脊,整个棺盖近似房屋硬山顶状。以辽上京遗址和广德公墓出土木棺为代表。辽上京遗址采集木棺,棺盖呈卷檐式屋脊形状,镶有三条木雕行龙,中间一条为独角夔龙,另外两条分别镶在棺盖两侧,头部残损严重棺底腐朽不存,只残存四个木雕坐狮,由此可知木棺原有棺座(图一1)。另外的朝阳大凌河堤坝M2出土的彩绘木棺,腐朽严重,根据发掘者推测盖顶中部有脊,因此,属于此型的可能性较大。

除以上木棺外,小王力沟M2棺盖丢失,具体形制不详(图一2)。另外还有营房村墓、叶茂台M9、叶茂台M22、白家窝铺墓、林东墓等出土木棺由于腐朽或破坏严重,形制不详,但知为木棺无疑,同属甲类,暂不分型。

(二)乙类:石棺

乙类石棺由石材建造而成。根据石棺盖顶和棺身形制的差别,可分为三型。

A型:盖顶横截面近似圆弧形,前后有出沿,棺盖大于棺身,形制特征大体同甲类A型,但尺寸明显偏小,长度大体仅在1-1.5米左右。盖和身均多分别用一整块石材做成。具体可分两个亚型。

Aa型:不带底座。可分三式。

I式:以封山屯墓为代表(图二1)。

II式:以李进墓为代表(图二3),另外包括胡化墓、李馀庆妻张氏墓、机车厂墓和孙允中墓出土者。

III式:以怀安县墓出土者为代表。

变化趋势为石棺装饰手法,由彩绘涂抹到刻画、浮雕。棺盖前沿逐渐内收,装饰造型逐渐复杂化。石棺尺寸逐渐变小。韩相墓石棺为Aa型,具体属于哪一式有待确定。

Ab型:带底座。以(戊臣)知进墓出土者为代表(图三)。

B型:棺盖平顶,四周边缘带有抹角,棺身多用多块大石板拼接而成,棺的整体尺寸较大,长度大约在2-3米左右。根据棺身的平面形状可分为两个亚型。

Ba型:平面呈长方形。包括叶茂台M7(图四 1)、萧义墓、赵为干墓(图四3)、王泽墓群、水泉M1、刘宇杰墓、城子村M2(图四2)、前海子村墓、商家沟M1、敖瑞山墓、韩匡嗣墓(M3)等出土。

Bb型:平面呈梯形。包括大长公主墓、扣卜营子M1、公会镇墓、二八地M1、M2、韩氏M1等出土。

C型:棺盖有类似房屋顶的屋脊,可分两亚型。

Ca型:盖中部一道正脊。以前窗户墓石棺为代表(图五1)。

Cb型:盖顶部一道正脊和四道锤脊,整体造型接近于庑殿式房屋建筑。以张扛村M2石棺为代表(图五2)。

(三)丙类:陶棺

棺为釉陶材质,尺寸较小,专为放置骨灰使用。以马家堡墓出土者为代表。改釉陶棺为白色高岭土低温烧制而成,棺体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組成。盖顶为拱形,上面刻画交叉的菱形方格,方格内外刻海棠、菊花等纹饰盖顶四周堆贴卷云纹棺身前大后小,近底部堆塑一周柱脚,形成棺座。棺身前面嵌小门,两侧面及后面堆塑缠枝牡丹图案,各壁周边堆贴高浮雕卷草纹带棺外施黄、绿双色釉(图六)。

二、时代与分期

(一)时代

1.甲类

A型吐尔基山墓木棺时代在十世纪中期。B型的耶律弘礼墓(1096年)、耶律弘本墓(1100年)、耶律弘世墓(1087年)时代明确在十一世纪后期,小王力沟M1和岗台乡墓时代大体在十一世纪中期。C型的广德公墓木棺和辽上京遗址木棺时代均在十一世纪前期。其他A型棺中,小王力沟M2时代为993年,营房村墓、朝阳堤坝M2、叶茂台M9、叶茂台M22、白家窝铺墓、林东墓等木棺的时代大体均在11世纪前期,少数可能略晚。

2.乙类

Aa型I式的封山屯墓时代大体在10世纪初期。II式的李进墓(1015)、胡化墓(1038)、孙允中墓(1018)均有明确纪年,时代均在11世纪前期,另外的机车厂墓时代大体与之相当或略早。III式的怀安县墓时代大体在11世纪后期。三个式在时代上是前后交替的关系。Ab型的(戊臣)知进墓时代为969年。

Ba型的水泉M1时代较早,大约在十世纪中期。叶茂台M7时代和韩匡嗣墓(985年)时代在十世纪后期。刘宇杰墓(1000年)、商家沟M1、赵为干墓(1039年)、城子村M2、前海子村墓,和王泽墓群出土石棺的年代大体均在十一世纪中期。敖瑞山墓时代在十一世纪后,时代最晚的萧义墓为1112年。

Bb型的韩氏M1墓主人考证为韩德威,时代为997年。二八地M1、M2时代同样在十世纪后期。扣卜营子M1时代为十一世纪前,大长公主墓(1053年)时代在十一世纪中期,公会镇墓时代为十一世纪后期。

C型石棺中,Ca型的前窗户墓和Cb型的张扛村M2时代均在十一世纪前期。

另外的刘匡禹墓出土石棺具体形制介绍不详,该墓二次迁葬时间为1060年,距离刘匡禹去世的年代已有一定距离,推测石棺制造和首次下葬的时间应该更早到十一世纪前期。

3.丙类

丙类马家堡墓出土釉陶棺的时代大体在十一世纪后期。

(二)分期

根据以上对各个类型墓棺年代及演变情况的分析,可将辽代墓棺发展历程分为三期。

一期:十世纪中、前期。包括墓棺类型组合有甲类A型和乙类Aa型I式、Ba型。本期墓棺出土数量很少,造型简单,体现了辽建国初期墓葬制度的原始性。木棺、石棺的裝饰手法均以涂抹彩绘为主,石棺的线刻浮雕装饰手法尚未出现。分布地点以内蒙为主。

二期:十世纪后期至十一世纪前期。包括墓棺类型组合有甲类B、C型,乙类Aa型II式、Ab型、Ba型、Bb型和C型。本期为辽代墓棺的发展成熟时期,不但墓棺数量多,类型丰富,而且分布范围很广,几乎遍布辽境各地。浮雕四神石棺装饰,和甲乙类C型屋式木棺和石棺,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色,为前后期所不见。浮雕石棺造型,无疑较前一期单纯的彩绘石棺和木棺在装饰手法上有了较大发展。类屋式石棺和木棺的出现,与同时流行期造型接近的木质棺床小帐关系密切,其寓意可能是代表了一类与丧葬或祭祀活动相关的地上建筑。

三期:十一世纪中后期至十二世纪初。本期墓棺组合主要有甲类B型、乙类Aa型III式、Ba、Bb型,并且新出现了丙类陶棺。本期墓棺总体上,较上一期呈衰退态势。墓棺葬具使用数量和总类减少,且墓棺装饰恢复为彩绘或线刻,浮雕基本不见,至辽末期的萧义墓大型石棺为素面无装饰。本期墓棺的明显衰退,应与辽晚期佛教空前盛行,墓葬中大量使用墓函取代墓棺,并且实行火葬有直接的关系。本期为数不多的石棺,大部分尺寸较上期明显减小,更加接近石函的尺寸,且盛放骨灰居多,也都是受到佛教思想冲击的结果。乙类Aa型III式的怀安县墓出土石棺,和丙类釉陶棺造型装饰较前期复杂,同样体现出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甲类B型箱式木棺至上一期出现后,在本期得当更充分的发展,为大型契丹贵族墓葬所青睐,是本期墓棺发展的一个特点,显示出了契丹统治阶层与社会中下阶层墓葬制度发展上的不同路线。

三、族属与等级

辽代墓棺的类型与墓主人族属有密切联系。总体上看,甲类木棺的族属基本为契丹族(包括契丹统治下的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下同),辽代汉族使用木棺的情况极少。乙类石棺中,A型多为汉族,A型石棺前后有出沿,前高后低,前宽后窄的造型,也恰恰是中原王朝汉族所使用的传统墓棺样式。Ba型石棺契丹、汉族人大体各半,Bb型和C型石棺则多为契丹族。韩匡嗣家族墓地,墓主人所为汉族,但已敕封皇族耶律姓,墓主人契丹化程度很深,墓葬同样带有鲜明的契丹文化内涵。丙类陶棺使用者为汉族。各类型墓棺的分布地点也大多与其民族在辽境内的分布区域相对应。

墓棺的等级主要反映在规格尺寸和制造工艺上。总体上看墓棺尺寸越大,选材和制造工艺方面往往越考究,而墓主人身份和墓葬级别也就越高。从几座级别较高的大型契丹贵族墓葬情况看,早期使用墓棺葬具的情况尚不十分明确,但中期由大型浮雕四神石棺(乙类B型),向晚期大型箱式木棺(甲类C型)转变的迹象还是比较明显的。乙类B型石棺,棺盖四面带有斜坡,形成“四刹”。叶茂台M7石棺盖的四刹和四角还分别雕刻有十二生肖图案和浮雕兽首。特征与辽墓中常见的墓志盖十分接近。有用石棺代替墓志的性质,这或许是叶茂台M7这座保存完整辽墓未发现墓志的一种解释。乙类A型石棺总体尺寸较小,等级亦较低,使用者从石棺题记看,多为辽代汉族中下级官员。值得一提的是,在辽沈地区除发现的多座题记石棺墓外,还集中发现有与汉族官员石棺墓规模等级相当的单室砖墓,随葬品组合也基本一致,唯独缺少汉族官员墓石棺和石俑葬具组合。这应是辽朝统治阶层对所属汉族官员,与普通汉族百姓不同墓葬制度规定的体现。

注 释:

郑承燕.吐尔基山辽墓彩绘木棺具[J].中国博物馆,2010(03).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锦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镇市文物处.辽宁北镇市辽代耶律弘礼墓发掘简报[J].考古,2018(04).

巴林右旗博物馆.辽庆陵又有重要发现[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02).

巴林右旗博物馆.辽庆陵又有重要发现[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02).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多伦县文物局.内蒙古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墓葬[J].考古,2016(10).

从艳双.阿鲁科尔沁旗道尔其格发现一座辽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Z1).

张兴国.内蒙古巴林左旗出土彩绘木棺[J].文物,2009(03).

项春松.内蒙古翁牛特旗辽代广德公墓[J].北方文物,1989(04).

辽西博物馆.辽宁朝阳发现两座辽墓[J].北方文物,2008(03).

赵文刚.天津市蓟县营房村辽墓[J].北方文物,1992(03).

辽宁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辽宁法库县叶茂台8、9号辽墓[J].考古,1996(06).

许志国,魏春光.法库叶茂台第22号辽墓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2000(01).

辽西博物馆,北票市博物馆.辽宁北票白家窝铺辽代墓葬[J].北方文物,2008(04).

汪宇平.昭乌达盟林东清理了十座辽代墓葬[J].文物参政资料,1955(02).

扎鲁特旗文物管理所.扎鲁特旗封山屯契丹墓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90(03).

辽李进墓发掘报告[M].文物参考资料(2卷),1951.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机车厂辽代壁画墓[J].文物,2006(10).

金毓黻.辽金旧墓记[J].东北丛刊,1931(07).

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市文物志[J].沈阳出版社,1993.

趙晓刚.沈阳城区辽墓初探[J].边疆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11).

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迁安上芦村辽韓相墓[J].考古,1973(05).

张家口地区文管所,涿鹿县文管所.河北涿鹿谭庄辽(戊臣)知进墓[J].文物春秋,1990(03).

徐建中.怀安县发现辽代墓葬[J].文物春秋2002(01).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铁岭地区文物组发掘小组.法库叶茂台辽墓记略[J].文物.1975(12).

温丽和.辽宁法库叶茂台辽萧义墓[J].考古,1990(04).

邓宝学,孙国平,李宇峰.辽宁朝阳赵氏族墓[J].文物,1983(09).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近年来北京发现的几座辽墓[J].考古,1972(03).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辽宁北票水泉一号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12).

王成生.辽宁朝阳市辽刘承嗣族墓[J].考古,1978(02).

许志国.辽宁省调兵山市城子村两座辽墓清理[J].北方文物,2008(03).

富占军.内蒙古商都县前海子村辽墓[J].北方文物,1990(02).

邓宝学,孙国平,李宇峰.辽宁朝阳赵氏族墓[J].文物,1983(09).

赤峰博物馆考古队,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温多尔敖瑞山辽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3(03).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巴林左旗博物馆.白音罕山辽代韩氏家族墓地发掘报告[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02).

张翠荣,白云香.浅谈辽大长公主石棺的雕刻艺术[J].文物春秋,2001(03).

辽宁朝阳地区文物组.北票扣卜营子辽墓发掘简报[J].文物资料丛刊,1978(02).

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张北县清理一座辽代壁画墓[J].考古,1987(01).

项春松.克什克腾旗二八地一、二号辽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09).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巴林左旗博物馆.白音罕山辽代韩氏家族墓地发掘报告[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02).

靳枫毅.辽宁朝阳前窗户村墓[J].文物,1980(12).

刘谦.辽宁锦州市张扛村辽墓发掘报告[J].考古,1984(11).

曹臣明.山西大同市东郊马家堡辽墓[J].考古,2005(11);张秉仁.大同城东马家堡发现一座辽壁画墓[J].文物,1962(02).

金永田,等.韩德威和耶律元佐墓志铭考释[J].文物,1998(07).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辽代分期类型
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骨病活动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分期及临床意义
84例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