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
【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萨满教博舞的发展。探索蒙元文化发祥地的锡林郭勒博舞的与众不同。作者以史料为基础、以田园采风为实践支持。认真梳理锡林郭勒盟的博舞舞蹈动作和形态特征,让更多人关注此类舞蹈,给予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博舞;萨满教;锡林郭勒盟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9-0111-02
一、萨满教博舞的现状
博舞是萨满教祭祀时的一种舞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牧区依然有这种古老的萨满舞蹈。公共信息表明,博舞表现出原始宗教的内涵以及对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的信仰。在舞蹈过程中,巫师的服装装饰着动物的骨头和牙齿,其所握的鼓既是道具又是伴奏樂器,有些巫师还戴着有鹿角的帽子。舞蹈动作也大多模仿野兽或鹰。到20世纪中叶,中国北方仍然有十几个民族,包括蒙古族、鄂伦春族、满族、赫哲族和维吾尔族等,流传着萨满教的博舞。在元朝时期,虽然藏传佛教开始传开,但是,当时元朝的宗教还是比较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宗教都在元朝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的王朝,对蒙古族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1]萨满教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忽必烈登基后,在元上都(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举行过很多次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元史》卷七十七记载,元朝在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在元大都(今北京)举行祭祀活动,跪拜圣祖成吉思汗。蒙古族萨满教中的祭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博舞是蒙古族萨满教祭祀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祭祀活动中仍有保留,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每年在成吉思汗陵举行的成吉思汗祭典、中部锡林郭勒盟第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祭敖包盛典中萨满教的博舞祭祀活动等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蒙古人信奉“长生天”。对天地非常崇敬,称天为“腾格里”,把天视为“慈悲的父亲”,把大地称为“仁爱的母亲”,凡事都要向天地祈求,保佑平安。“博”是唯一联系上天与人间的长生天使者。过去,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各种祭祀仪式,大都由“博”主持。祭祀时将乳制品、肉制品等祭品,摆在供桌上,直接上供。祭祀起舞时由男博率领,呼唱祷词、鞭打神鼓、手舞足蹈,现场众人相和。
萨满教对蒙古族诸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都有着深远影响。博舞,素有蒙古族“古典舞蹈”之称。“博”跳舞时法裙飘飘如鸟展翼、如马奔腾。另外,铜镜的闪光和响亮的撞击声,以及击鼓的“咚咚”声,令人眼花缭乱,从内心感到雄武威严。许多地方的博舞动作基本相同,但风格各异。其歌舞、鼓技艺术风格被蒙古族新的舞蹈艺术所借鉴并发展。
博舞主要用于祭祀求雨和祛灾治病。清代以后,随着藏传佛教向内蒙古地区的渗入,博舞的境况逐渐衰落。今天,博舞更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但是,蕴含其间的神话、传说、祝词、赞语、曲调、唱词、舞蹈等,不仅余风尤劲地保存在锡林郭勒盟地区的老博舞艺人身上,而且还是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萨满教的祭祀仪式等不可或缺的部分。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博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锡林郭勒盟地区的博舞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
二、萨满教博舞的基本动作和道具使用
博舞主要是独舞,辅之以双人舞和群舞。博舞在蒙古族萨满“行博”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博”最直接、最普遍的表现方式。千百年来,古老而神秘的博舞,对蒙古族的安代舞、盅碗舞等其他舞蹈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郭尔罗斯“博”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祭天、祭湖、祭祖、祭敖包、祭火、祭神树等,也有少数为民众驱邪治病。博舞动作以步伐移动、跳跃、旋转为主,舞蹈形式为单人舞、双人舞、四人舞和群舞。
在“行博”时左右扭胯甩响腰铃、踏着鼓点节奏大步前行、口弦琴在胸前上下翻飞、左脚一步,右脚紧后挪动、原地碎步一正一反转圈。在整个“行博”过程中,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场舞必须以鼓起、以鼓收[2]。起鼓由慢渐快,由弱渐强,最后达到“行博”高潮。另外,行博人的情绪变化主要依赖于鼓点的起承转合来变化。
手击皮鼓(即抓鼓),抓鼓是一种约寸半厚、无把的圆形单面皮鼓。其规格大小,亦可因地因人而异。鼓帮是用榆木弯成,鼓面蒙以兽皮。鼓背面的中心大圈和旁边的小圈用铁制作,而且圈形完整没有接缝。中心大圈与鼓帮内侧的周边用羊皮细带系牢。在舞动时胯部的甩劲不大,步伐多为走步、旋转和大跳等。当“博”与他意念中的鬼怪争斗时,气氛紧张,呼吸急促,动作起伏夸张。在快速行走中击鼓、绕鼓、顶鼓、滚鼓、抛鼓、抖鼓、抽鼓等。边击鼓边唱词。抓鼓在舞蹈中的动作非常丰富,技艺性很强。
碎打鼓,是以左手抓鼓竖在胸腰之间,右手拿鼓槌有节奏地敲打鼓面,向四方鞠躬敬神。
半转鼓,即鼓面一上一下反复翻动的动作。抓鼓手心向上时鼓槌自上向下打;手背朝上时鼓槌从下往上打[3]。
整转鼓,当手腕从外向里往上翻的时候打一下鼓面(过肩位置),当鼓面朝下(腰胯位置)手腕由里向外翻动时又打一下鼓面,如此循环不断。
三、博舞的保护和和传承
我们应该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民族文化的出现意味着形成了特定于人类的意识形态并逐渐展现出民族特色。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乐舞历史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舞蹈,是一种由人们创造、代代相传的表演艺术形式,与人们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祭祀活动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传承作用。而现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地区的博舞正在面临着失传危机。
锡林郭勒盟萨满教博舞是蒙古族人民最为古老的原生态民间信仰之一,是研究蒙古族萨满祭祀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是了解蒙元文化的又一途径。博舞更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的珍贵资料。我们要从文化多元化角度了解锡林郭勒盟博舞的历史流传及与其他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系统地了解锡林郭勒盟博舞历史特征与独特的命运。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继承博舞艺术,更好地传承萨满文化,为现代文化服务。博舞的舞蹈动作,对安代舞、盅碗舞等民族舞蹈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研究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丰富素材,对乌力格尔、好来宝、民歌等蒙古族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如今,具有现代特色的各类大型文体活动,特别是大型民族舞蹈,许多都借鉴了流传近千年的“博”的舞蹈动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萨满“博”的信仰和民俗活动的传承,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博舞传承人日益减少、原生态的内容和形式匮乏,濒危状态下的锡林郭勒盟博舞亟待重视和保护。
现在,作为一种宗教仪式的萨满活动几乎绝迹,由于其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从事萨满活动的传承者还会跳萨满舞蹈,因此,博舞被相对完整保存下来,并多次在民俗活动、节日庆典的舞台上表演。
萨满教的博舞创造了蒙古族的精神世界,而博舞在蒙古人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博舞不仅是蒙古族人们喜爱的舞蹈,而且是研究蒙古族民间习俗、宗教、历史、医学的“活化石”,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作为舞蹈专业的学生应该去了解和探索,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完善,保护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几经修改传承,博舞逐渐演变成一年一度祭敖包活动中的一种舞蹈艺术。如今提起萨满教博舞,不再是封建迷信、“装神弄鬼”,而是令人叹为观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逐渐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着蒙元文化的丰富多彩、别具一格。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写道:“在那段岁月里,我相信,照耀温度翁河的是两轮月亮,一轮在天上,由神托举着;一轮在岩石上,由我的梦托举着。”
萨满教博舞,承载着几千年蒙古族的文化底蕴,在时代的舞台上大步前行,而我们要做的,是欣赏,是尊重,更是传承。笔者认为想要继承和发展博舞,一方面,要让博舞走进千家万户,从而提升全民的保护意识。可以将博舞融入到社区文化中,实现博舞的大众化普及。比如,法国的“文化遗产日”就大大增强了大家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将博舞与新媒体相融合,制作出更多贴近生活的舞蹈视频,普及萨满教博舞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生活美学”。同时,要与商业化行为有所区分,博舞的生活化转型需要平衡把握宗教文化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锡林郭勒盟萨满教的博舞是迄今为止遗存的蒙古族萨满教博舞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它不仅具有蒙古族萨满教博舞的一般特点,还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锡林郭勒盟萨满教的博舞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一带,它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有复杂的原因。首先,与锡林郭勒盟蒙古族诸多部落的地理位置有关。乌珠穆沁部落地处锡林郭勒盟草原的东北部,而喇嘛教是从西南各部传入的,然后才逐渐东行,传到乌珠穆沁部、苏尼特部、察哈尔部等,所以相对较晚。对于萨满教博舞的冲击较小。其次,也与锡林郭勒盟萨满教的斗争有关。在与喇嘛教的斗争中,一些萨满教行博人采取了灵活的策略,曾巧妙地利用和吸收了喇嘛教的一些宗教习俗以达到“明降暗保”的目的。因此,近代锡林郭勒盟地区的萨满教明显地带上了喇嘛教的色彩。
萨满教的博舞是一种历史底蕴浓郁的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即将逝去的文化,只有传承与发展下去,才能避免消失后留下的遗憾。作为舞蹈专业的学生,作为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蒙古人来说,有責任将祖先留下的萨满教博舞进行调查、研究、创新。并将锡林郭勒盟萨满教的博舞传承下去。目前关于萨满教博舞研究的资料、书籍等有很多,但舞蹈作品十分稀缺,如果不去调查,不去亲身感受萨满教博舞,是无法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这就启示我们,对今天仅存的萨满教博舞遗存进行田园采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要让锡林郭勒盟地区的萨满教博舞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给予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梅雪.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现代际遇[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2).
[2]赵林平.博舞探寻[J].内蒙古艺术,2004,(1).
[3]高度,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术语词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