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这话,源自于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老手艺“锔瓷”。简单说,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一种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重新修复起来的手艺。
对于过去的市井百姓来说,锔瓷不仅意味着生活器皿的修补,也意味着勤俭持家、惜物聚福。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修补瓷器的场景。
再后来,这门古老的手艺越来越精细,分出了“行活”、“当活”两类,前者是走街串巷修补锅碗瓢盆瓦缸,后者逐渐发展成贵族子弟追求美感的修补艺术,但不管哪一类,“惜物聚福”的精神,一直流传着。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锔瓷”技艺还能生存吗?作为锔瓷世家第五代传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中国锔瓷匠人,王振海的答案是“能”。
王振海的家不大,地上是垒成小山的从各地寄来的快递盒子,里面都是待修复的碎瓷器。
他的锔瓷工作台,在阳台上一个小角落里,地方虽然小,但各种物件摆放得井井有条。墙上挂的、桌上摆的、盒子里放的全是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器物,金刚钻头、钉、素钉、金钉、豆钉、米钉……随便拿一个,往往就有几百年的历史,几代人的时光好像都被镶在那了。
王振海,外号王老邪,这个外号是他少年时期北京中央美院雕刻系的同学起的。上学时,仗着家里祖传五代的锔瓷技艺,他的美学理念和传统学院派格格不入,同学们觉得他“不玩正经,老走邪道”,就给他起个绰号叫“老邪”。
“老邪”是有一点傲气的。他的老先祖是清朝宫廷造办处御工;爷爷是北平琉璃厂状元锔匠,贵族圈里名噪一时的山东巧工“王神手”。现在他家里,还留有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御赐的“乌龙堂”匾额。
王老邪四岁开始在北京琉璃厂西侧的自家老宅内学艺,当别的孩子还在弹玻璃球、跳房子时,作为王家的技术传人,他每天要窝在家里练习夹豆腐,豆腐只要夹烂了,奶奶就立即下锅,让他把失败的“作品”吃下去。有时候,他还要跟着爷爷走街串巷,一边摇着拨浪鼓拿着小旗子,一边吆喝着“锔盘锔碗锔大缸”,人们一听到声音,就会拿着破碗、破锅跑出来。
晚上回去,他还要学着使用钻头。王家至今所用的珍贵金刚钻,还是自康熙年间流传下来的,动荡年代,家里人把老金刚钻等十几件工具包起来,藏在酸菜缸里才逃过一劫。
这些珍贵的工具,现在就摆在待修复的瓷器旁边。
王振海国家级非遗锔瓷传承人,别号﹃王老邪﹄ 。锔瓷世家第五代传人,世袭斋号乌龙堂。
王老邪工作时聚精会神。有一件精致的水杯,裂成了两半,杯口沿处有一磕碰缺口,他仔细观察碎片的碴口,凝神的样子仿佛在做陶瓷鉴定,之后小心地将各个碎片摆正,对上碎片拼接起来,麻利地用绳子反复扎紧。
接下来,370多岁的“祖传金刚钻”登场了!
王老邪持着这件“老古董”在裂缝两边钻孔,钻孔要钻到瓷器厚度的2/3,留下1/3,这样锔钉之后不存在漏水的可能。只見他来回拉动钻杆,带动钻头旋转,直到把眼打好,他才开始絮叨:“别小瞧打眼儿,打偏了不行,打深、打浅都不行,必须恰到好处。”
孔钻好后,开始选锔钉。每个小锔钉都是先将铜板剪成两毫米宽的枝条,再剪成小小的菱形,他的锔钉和别人的不一样,里面有百分之一是黄金,延展性更好,而且不会生锈。这次使用的锔钉是一只可爱的小金蛙,“老邪”兴奋地拉着我们说,“看,都金光闪闪。”
等选好钉子,下锔钉的步骤就很考验人了:数量及距离需考虑力学与美学,下钉位置还要避开器具表面的题字与图案,选的锔钉一定得配合器物的寓意——碗底不能用鸟、蝶钉,因为倒了水会淹死(它们),寓意不好,用于碗沿较适合;青蛙是两栖类,碗底及碗沿都可用;特殊点的物件,还会用上龙、荷花等图案锔钉。
这次锔补好的杯子,“金蛙头”填在缺口处,仿佛在向外张望,杯外壁的一颗小补丁上,清晰地印着“王老邪”三字。一只原本残缺的杯子,却让人感受到“荷塘月色蛙鸣声”的意境。 再在里面装上水,嘿!滴水不漏!
小屋子里有很多王老邪的作品,他总会根据瓷器的图案、文字来锻造花钉,比如杯口锔一朵荷花变成水中荷塘,装水的碗或盘锔一条鱼是如鱼得水,或锔一只蝙蝠是福从天降。
明明早已破碎的物品,经过他的双手,残缺也变成了一种美。
他有一件得意的作品叫“七合盏”,是用五个朝代、五个窑口、五种材质的六块瓷片锔成的一个茶盏,六块瓷片分别为宋代越窑、清代景德镇龙窑、元代青花瓷、宋代龙泉瓷片、明代南海一号。他用内外嵌丝、平锔、嵌锔、梅花钉、镶嵌、名钉、标识等技法,把百年、千年的瓷文化浓缩在一只杯中。六块不同时空中的珍贵瓷片,加上王家五代相传的锔艺,因此被称为“七合盏”,是中国锔瓷匠人“锔聚和合”理念的最好阐释。有人曾出1200万的高价收藏此盏,王老邪摆摆手,没卖。
还有一件他很珍惜的作品,那是一把古旧的传炉壶,壶正面嵌雕的一枝梅花图案上,裂开一道小纹,一朵秀气可爱的梅花钉锔在正中,仿佛点活了整个瓷品。“这是我8岁时锔的,我的第一件作品。” 王老邪说。
4岁学艺,10岁成手,还未成年便继承家传,至今做了六十多年的锔活。2004年,王老邪和另外两名民间锔瓷手艺人一同申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几年后申请被批准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领到了证书,另外两位老匠人已经去世。过去的老手艺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机械批量生产所带来的瓷器贬值,正在淹没锔活赖以生存的基础。 王老邪说:“从前是碗贵钉贱,一只普通的瓷碗也要5毛或1块钱,锔一个钉才一两分钱,最贵也只有5分钱。现在恰恰相反,锔一个钉上百块钱,买一个碗才两三块钱。”
王老邪生活中最大的忧虑,就是这个寂寞活儿没人愿意做,传承堪忧。
王老邪惊觉,手艺是人身上带着的一种技能,人走技艺肯定要绝,如果技艺不能传承下去,再多的“本事”也要湮没在历史里,只有做好传承才是振兴手艺的正道。他决定,即使违背祖上“不传外人,不传女人”的规矩,顶着家人“叛徒”的指责,也要把掌握着的“24样72种136道锔瓷技艺”传承下去。秉持着这个信念,王老邪开始广招学徒,男女老少,只要能静下心,想学都可以来,他的学徒遍布全国。他还上《天天向上》《非凡匠心》等综艺或纪录片,在屏幕上跟观众聊锔瓷,甚至受邀远赴德国、英国去讲学。
名气大了,王老邪接受的委托也多了,叮叮咣咣大半辈子,至今他已經修复了九万多个物件。
他为收藏者修补心爱的古玩,也为故宫博物馆修补珍贵的瓷器,就是寻常百姓家的一只饭碗,他也不曾拒绝过,因为锔瓷的出现源自人们对瓷器的疼惜,不仅是修复器皿,也是在延续情感、人生。
“曾有人拿来家传的瓷器要修复,虽然瓷器价值不高,但却是几代人的感情寄托,我把这些破碎的物件重修于好,也是想修复一份破损的情感,这正是锔瓷的价值,不在于钱,而是修补的用心。”王老邪说。
如今他的家中囤着一整面墙的快递盒子,里面装的都是从全国各地寄来的破碎瓷器,等着王老邪妙手回春。演员张国立曾说,“人们寄来的是一个希望,王老邪给的是一份成全,锔瓷里面有成的厚重和全的美满。”
王老邪对于“缝补”有自己的理解。人的生命难免碰碰撞撞,有人遇到伤痕会选择忘却或遗弃,但锔瓷匠的创作,永远要通过小心翼翼的检视,理解疤痕的存在,在不完美的裂缝里,开一朵温润的花。
在他的工作室里,有一位小姑娘在一边操作锔艺。她是廊坊师范学院雕塑专业的学生,也是王老邪资助的第七个大学生。王老师授课比较特别,技艺以外,也会唠叨些修身养性的匠人心得——心不静,不成事;锔活没有什么高科技,每一步靠的都是经年累月练出来的手感;锔法因器制宜,面对缺憾,坦然而为,尽心修补,不求完好如初,只求余生无悔……
小姑娘安安静静地听着,手里的活儿也没停下,偶尔给说得口干舌燥的老爷子添点茶水。窗外的日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几代人、几百年的时光,好像要跟着锔艺活儿,一起流淌到更遥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