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静夜思》在声乐作品中的创新表现

2020-11-02 02:21王营
参花(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演唱情感表达

摘要:诗歌是一种具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形式;声乐是最富表现力的一门艺术,歌曲是通过音乐化的语言,抒发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交流情感的工具。古诗词《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经典诗作,声乐作品《静夜思》由作曲家赵季平先生谱曲,何佳乐补填白话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博士在中央电视总台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演唱。这种古诗词应用在声乐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具有创新性和现代感。中国音乐学院王黎光院长表示:“《静夜思》传承了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中国元素、中国风格、中国旋律、中國声乐。”

关键词:《静夜思》诗词韵味 演唱 情感表达

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更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的文学形式,被人们所熟识和喜爱。古诗词的声乐表现,不仅将声乐作品表现得具有美感与韵味,也将古诗词中的情境与内涵一并表现,增添了声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一、深入了解作品

唐玄宗委以李白为翰林学士的官职,希望他能做一个文学侍从,常伴身侧。可李白生性狂放不羁,惹来了不少人的憎恨与嫉妒,使得原本赏识他的唐玄宗慢慢也开始疏远他。李白认为自己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非常失望,便辞去了官职,决心离开长安。临行前的夜晚,李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回想起自己在长安度过的这段时光,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一层明月照在了李白的面前,这月光皎洁柔和,依着光,抬头望着夜空中,深深地感叹,便写下了这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这篇诗作没有华丽的词句,有的只是思乡之情,生动地刻画出了不舍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景。拥有真挚的情感,流传千古,让读者回味无穷。当身在异乡时,吟诵这首诗更能感受到李白想要表达的思乡情感。

赵季平先生谱曲的这首古诗词作品旋律简明优美、意味深长,他所创作的多首古诗词类艺术歌曲都完美地将诗词与音律融合。在音乐创作的领域独树一帜,是最具有中国作风、民族文化精神与中华气质的作曲家。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在演绎这首《静夜思》时不仅有思乡的凄美苍凉,更有对故乡魂牵梦绕的呐喊之声。如果说《静夜思》是李白通过文字引起人们共鸣,那么,声乐作品《静夜思》则是通过音乐层次的变化更为深刻地将感情赋予观众。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下蕴藏的却是共同的情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故土浓厚的眷恋。用音乐辅助古诗词文化,描绘出更加精彩的画面感,是与诗仙李白跨越千年的对话。

二、细致分析作品

(一)诗的魅力

《静夜思》语句凝练,诗调柔和,会让人不断地回味,寥寥的四句话便能描绘出一幅感人的思乡场景。四句诗句有着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中段部分在原诗词的基础上增加了白话。演唱这首作品首先要了解古诗词部分,“床前明月光”描写了诗人在月明人静时难以入睡,抬头望见空寂的院子,夜空中悬挂着明净的月亮,心中泛起阵阵思乡之情。“疑是地上霜”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诗人在睡眼蒙眬间误把窗外透进的冷淡月光当作水汽凝结住的寒霜,“霜”字既交代了时节寒冷,环境凄凉,又巧妙地衬托出作者孤身一人的寂寞与孤苦。“举头望明月”中的“望”字与前面的“疑”字相互照应,交代了诗人从睡梦中醒来后被月光所牵引,抬头望着天,遥想着故乡此时也正被这一抹明净所笼罩。“低头思故乡”这一动作与窗外宁静的月色前后相随,寓情于景,沉浸于浓浓月色里。“思”字不但是诗人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对往事的回忆都深深隐藏在这思念之中。清晰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月夜思乡图,对于诗人孤身一人在他乡来说,最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传递了在寂寥月夜里诗人对家乡的浓浓思念。

这简短的四句古诗文,只有20个字,却写得清新朴素,内容虽然简单却又非常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这正是古诗词独有的韵味和独特的魅力,诗人的情感也通过古诗词的韵味展现得惟妙惟肖。

(二)演唱分析

在演唱古诗词声乐作品时,在音色上要注意以“古香古色”为其韵味加以处理。演唱者需要设计自己的音色,演唱技巧上要有所调整,可多借鉴古琴、洞箫的乐器音色,多借鉴古人吟诗中的吟,将凄美、孤苦的画面呈现出来。在作品处理上,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在气息的控制上要平缓、柔和、绵长,声音要有深度,语气要幽静。“床”字的行腔通过ang母音铺垫出幽暗、朦胧、宁静的月夜。唱到“明月”二字时,旋律提升,同时情感要跟着旋律推动上去,但不要太满,要留有余地。最后的“光”字长拍字头、字腹、字尾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还要注意力度的控制,以免破坏了宁静夜晚的意境。这时要气息合理分配,不要断开,否则会破坏古诗词的韵味,要通过悠长的气息控制表达作者望着月光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疑是地上霜”,这句说的是看到了地上明月泛起的层层白光,进而想起了家乡这个时候也应该是霜露漫天的情景,不免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在这一句中最后一个“霜”字是跟着旋律到了低音区,这一句本就是比较失落的情感,在演唱时要有音色的变化,通过内心的情绪寻找情感来传达声音,从而突出词的魅力,在演唱技术上要注意哼住声音位置不要掉下来,否则会破坏意境。第三句“举头望明月”旋律依次下降,寄托了对家乡深切的怀念,在“月”字旋律下行并且进行了长拍的拖延,要流露出感慨之情,无奈回不到家乡只好看着月亮。第四句“低头思故乡”思绪又渐渐平静了下来,描绘了人在寂静的夜里沉思的画面,在“故乡”两个字上,作曲家用了同音处理,表达出对故乡朴素的思念,虚词“啊”的运用是对故乡思念的又一次呼唤,引出第四句的重复,“低头思故乡”在演唱上语气要与前一次的出现有所区别。这四句诗有起有伏,演唱时要注意情感的填充,使古诗词的韵味和情感表达紧紧相连。接着来到了歌曲的转折部分,结合旋律的上下起伏写了一段虚词“啊”,这是声音与情感的延伸,更加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思念之情,同时旋律起伏表达了作者内心情绪的起伏,对故乡的呐喊。接下来到了歌曲的高潮部分,“那魂牵梦绕的地方”中用魂牵梦绕四字表达了作者内心对故乡的向往,在演唱时情感要不断升华,要注意力度的变化、节奏的变化、内心情感的爆发。接着“你的名字叫故乡”,这里的“故乡”二字,要唱出源远流长的感觉,要有流动性。“山水眉间的芬芳”不但夸赞了故乡的美丽风景,也突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夜越深越发滚烫”音区虽然低,但情感和状态不能塌下来,要更加丰富,表达离乡漂泊在外,思念故乡的激动心情,也是对过去的追溯之情。在这里作者用了一段反复,旋律虽然是一样的,但词不同,“那炊烟升起的地方,是我思念的故乡,春去秋来满地黄,洒满儿时的模样”再反复出现时,情感要再次加深,情绪要更加激动,伴随着旋律的高低变换,音的高低转换,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词都要唱到心里、骨子里、血液里,突出作品的意义。接下来伴唱“啊”,连续的高音,不但是旋律的至高点,更是情感宣泄处,是内心的呐喊,将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伴随着全曲的最高音,原诗词再次出现,像暴风雨过后的彩虹,恢复了安宁与平静,让人回味无穷。最后用了“低头思故乡”的长音,又一次渲染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沉浸在回忆之中。

三、艺术修养

优秀的歌者之所以能使听众为其喝彩,不单单是他们拥有精湛技巧,更是源于多年积淀的音乐修养、文学修养,他们精准地把握作品风格,挖掘作品深处的内涵,表达情感真实自然,使得听众在欣赏作品时得到精神享受和情感交流,同时更触发了内心深处的共鸣。传递情感对于舞台表演而言是最应当优先考虑的,唯有被充分注入情感的表演,方可使听众全面而深层次地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意境。此时,演唱者需要将思维情感同体态举止相融合,倘若表演中忽视了与情感的融合,单方面注重自身表演的技巧与完成度,就会导致表演缺乏渲染力,显得陈旧老套;相反,表演者若是能重视演唱曲目中匿藏的浓情深意,结合自身高超的技艺,使表演内容与形式完美契合,那么该表演的艺术观赏性与情感渲染力兼备,声情并茂地表现作品,更有广度与深度地表现作品,进而提升听众的艺术品位。

四、结语

古诗词声乐作品《静夜思》诗意盎然,曲风柔婉,旋律特点鲜明,是诗与乐的完美结合。把握好古诗词的韵味和深入了解作品是唱好古诗词作品的基础和前提。演唱者要结合自己的演唱技术,逐字逐句地细致分析作品,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表达情感、展现情感。以情带声,情感走在声音的前面,声未到情先达。“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在中国灿烂的文化历史中,诗词与音乐相伴相生,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曲等,这些作品不仅成就了文学史上的存世名作,也造就了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

[1]宋碧.古诗词歌曲在近当代的发展[J].北方音乐,2018,38(01):3+14.

[2]邓珺芳.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语言特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刘凤梅.中国当代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分析[D].西南大学,2013.

[4]刘晓龙.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05):10-12.

[5]黄彦.“诗”语境下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分析[J].音乐创作,2010(04):124-125.

(作者简介:王营,男,本科,大连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演唱情感表达
陇东民歌演唱特征探究
传统民歌中方言演唱的重要性阐释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