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川
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是家长惯用的方法。期末考试考得不错,奖!进了奥数小组,奖!绘画有了进步,奖!为让孩子更高更快更强,家长愿意出钱出力。但是,这种奖励真的有效吗?
心理学家德西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喧哗。老人难以忍受,于是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并對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来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也行吧,孩子们接受了。第三天孩子们来,老人只给了每人2美分,这下孩子们生气了:“才2美分,我们再也不来你这儿玩了!”老人的目的就这样达到了。
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金钱而玩”,他控制了金钱的多少,就等于控制了孩子们的行为。
家长用物质奖励孩子,其实就是“德西效应”在生活中的表现。这种方式在短期内能够激励孩子,但长期使用,不仅会丧失激励作用,还会使孩子产生不正确的想法:我学习是为了一把糖、一件新衣、100元钱。一旦糖少了,新衣没了,钱减了,其学习积极性顿时就没有了。
那,有家长就问了:虽说如今是经济社会,但对未成年的孩子进行物质奖励,是否有庸俗之嫌?可如果无法回避物质奖励,怎么奖励对孩子才更有益呢?
别光给孩子看童话,要给孩子符合社会实际的教育
(汪松,两个孩子的家长)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会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大中小学,只要你功课好,就能拿到奖学金;无论小微企业还是世界500强企业,都会根据勤、劳、德、绩等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发放奖金;面对高精尖人才,国际上有诺贝尔奖,我国有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可以说,物质奖励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正当地追求物质利益,是劳有所获、多劳多得,是公正公平,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无可厚非的。一个人如果连追求正当经济利益的勇气和能力都没有,怎会是高素质的人才呢?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优秀地做人,成功地做事,幸福地生活”。要幸福地生活,就得有相应的经济基础,这很现实;靠自己的能力追求物质利益,是进取的表现,是激发人们摆脱平庸走向伟大的重要源泉,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现实。
以诚实劳动,满足所有正当需求的意识、能力、观念,必须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知道,所有的正当需求都可以通过诚实劳动来满足。这样,他们长大成人后才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在社会上生存。
所以,物质奖励不仅不庸俗,反而很有必要。我们就是要让孩子知道,正当的物质奖励要以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地赢得。别光给孩子看童话,要给孩子符合社会实际的教育。
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这样才不会把孩子引向唯利是图
(幼青,某幼儿园园长)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适时奖励会对其起到激励作用,利于他更上一层楼,所以奖励是必须的。可问题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用物质奖励孩子,有些家长甚至因为孩子不愿服从要求而不断地对物质奖励加码,硬是把奖励变成了贿赂。
我们主张,在一段时间内,家长应坚持一贯的原则和奖励制度。可以物质奖励,但不宜过多,价值不宜过高。把物质奖励当成辅助措施,注重精神鼓励,才不会把孩子引向唯利是图。
相对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更为重要。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尊重、被认可、被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当年幼的孩子学走路时,绝不会有家长说:“宝宝,如果你能走上10步不倒,我给你10元钱。”那个时候,每个家长都会无条件地为孩子连走10步没摔倒而欢呼,那时的家长可以说是优秀的激励大师。可等孩子大了,家长忙于社会事务,身心疲惫,往往忘记了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
而孩子年幼时心中对精神、物质并无严格的区分,一朵纸做的小红花就可以让他开心好几天,这种简单的满足是建立在精神愉悦基础上的。只要得到肯定,不论精神奖励还是物质奖励,孩子都会很高兴。所以,当孩子年幼时,家长不妨多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表扬,有时一个微笑就是奖励。当你面对幼儿微笑时,他会为感受到你内心的喜悦而喜悦。这时,你要距离幼儿近些,近距离的表扬影响力更大。
你可以表扬幼儿具体的行为,如“我很高兴你修好了玩具”,而不是空泛地说“你真棒”。当幼儿帮了你的忙,哪怕很小的事,也要记得感谢。当他知道你在关注他,那他做每件事时都会加倍努力。
物质奖励也可以用代币法来实行。代币法奖励,即由家长设立一种奖励机制,自制钱币作为代币,幼儿因良好行为而得到代币。代币法与积分法一样,但更实物化,更有趣。四五岁的幼儿更喜欢采用代币的形式。如,整理玩具(4分),帮助收拾桌子(2分),按时入园(3分)等,积满一定分数可以获得物质奖励或活动奖励。如积满20分,可以得到一个新玩具,积满40分可以去游乐场一次。
把代币放在透明容器里,让幼儿随时看见代币的增长,明白即将得到什么奖励。这时,奖励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奖励那么简单了——在攒代币的过程中,幼儿充分享受到满怀希望地期待心爱之物的乐趣,同时这也可以锻炼他的耐心。
奖励从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让幼儿拥有广阔的胸怀,健康快乐地成长,获得自我学习与发展的内动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当我们看到奖励蕴含的力量并正确使用它时,才能为幼儿的成长助力。
有些奖励虽然属于物质,但它充满关爱、宽容、信任、接纳和激励,饱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锦华,教育学博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为了图省事,把物质奖励当法宝滥用,不断激起孩子的索取欲望,造成不当的心理需求,从而把奖励变成了负担,并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这时,家长有必要向陶行知和老卡尔·威特学习,他们在物质奖励上都留下过经典的桥段。
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就掏出一块糖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迟到了。”学生诧异地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老师。”这个学生更诧异了。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同学,是因为他们欺负了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很善良,并且有与坏事做斗争的勇气,我应该奖励你。”这个学生感动极了,流着泪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来:“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这下,我的糖用完了,咱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陶行知的四块糖属于物质奖励,却在教育界被传为佳话,因为这种奖励虽然属于物质,但它充满关爱、宽容、信任、接纳和激励,饱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既有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会让孩子养成“不给我糖,我就不改”的习性。这样的物质奖励在我们的教育中是完全可以有的。
《卡尔·威特的教育》是中外教育史上的一本奇书。很多人将老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奉为典范,而他和我们这些普通家长一样常常用钱来鼓励孩子学习。
威特父亲为让儿子明白“学习让人生活愉快”这个道理,也采用了金钱刺激。他说:“虽然用钱来鼓励孩子,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但只要威特能够保持优秀的成绩,每天给他一个戈比,又有什么不对呢?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通过努力来获得一点报酬是多么不容易。”同时,他引导威特把钱花在正确的地方。比如,他告诉儿子用钱买糖果、点心毫无意义,而用来买书和实用工具却能让人受益匪浅;另外用钱做善事也很好,在节日给穷人的孩子买点礼物,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
老卡尔·威特用钱鼓励孩子学习,这也是物质奖励。他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鼓励孩子用钱做慈善、买书和有用的工具。这既鼓励了孩子好好学习,又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还帮助孩子学会了将钱花在有用的地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在物质奖励中,有个问题必须提醒家长们注意:如果孩子对学习本身已经很有兴趣,就不要再奖励孩子了。此时奖励孩子,不仅多此一举,还可能适得其反。
大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是绝对不能做的,那就是以夸奖、惩罚或打着改正孩子错误的旗号对孩子进行干涉。事实上,如果我们习惯于对孩子进行夸奖和惩罚的话,孩子就很容易丧失自我约束的能力,无法拥有自动自发做事的激情,一切的动力和细节约束都必须依靠父母和老师提供,否则他们就不会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会百无聊赖。
这是一种对孩子有害的做法。想象一下:当孩子豪情万丈地投入自己热爱的游戏或学习中时,父母或者老师不停地提供奖励,很容易影响孩子做事的纯粹性和积极性,最终会扰乱孩子的专注力和精神创造的自由。孩子一旦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就会忘记一切,这时任何的奖励都不能与他正在做的事情相比,父母和老師的所有奖励都只能打消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就是说,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不当的奖励机制,不仅不会增强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使其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一味地奖励会使学生把获得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品。家长们要尽量避免这样的做法。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