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在城市湿地公园中景观应用分析

2020-11-02 12:06戴湘君许砚梅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年10期
关键词:浮床营造水体

戴湘君,许砚梅

(中南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湿地是构成自然生态多功能的系统源,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1-2];城市湿地公园是集生态优化、市民游憩、湿地研究、科普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共空间,是湿地保护的有效途经之一[3-5];城市湿地公园中植物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水生植物的特异性表达更为重要[6-7],在维持湿地的生态平衡、净化水体、衔接陆地与水面空间、软化硬性边界、改善小气候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8-10]。因此,城市湿地公园中水生植物的科学配置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自我平衡及生物多样性、营造生态美学空间的多功能需要[11-13]。

1 水生植物的定义

传统意义上水生植物即是根据湿地植物群落成分来进行判断和划分的生物群体,在整体的发育生殖周期中至少有一部分时间发生在水内或是水体表面,具有依附于水源环境生存的特点[14-16]。根据《植物群落学讲义》来阐述定义为:在水分充足或周期性缺氧的基底上生长的植物即为水生植物;在《EPA湿地鉴定与描述手册》中定义为生长活动以水源为主或是至少因水体隔绝氧气基质上生长的大型植物[17]。按照生长状态和形体特征可以分为水缘、挺水、沉水、浮叶和漂浮五种类型[14,16]。本研究对水生植物定义为:生长依附于水体空间及水陆交接滨水空间,可以利用湿润环境土壤成长的植物。

2 水生植物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作用

2.1 维护生态平衡

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及污染物质增加水体氧气含量,在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涵养水源及维持水体生态环境平衡都发挥显著生态作用[18-21]。水生植物根系的重要吸附能力,促使泥沙沉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同时改良土壤保护岸边生态环境[22]。

表1 水生植物分类Table 1 Aquatic plant classification

2.2 改善区域环境

水生植物是改善区域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提高区域内的含氧量并轻微降低区域温度,营造清凉舒适的小气候环境[23-24],生长在水中的特性使得水生植物可以减缓水流,为动物及微生物提供生存与生长依托,从而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25-27]。

2.3 美化景观环境

水生植物独特的延展性丰富了景观空间层次,特有的倒影观赏极大的丰富了景观空间,增加景观绿色表现,完美诠释透景的内涵[28-29]。水生植物集观色、赏形、闻香于一体,能营造幽静、淡然的自然画卷,令人浮想联翩,营造耐人寻味的独特意境[30]。

3 水生植物在城市湿地公园中应用原则

3.1 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协调水体生态平衡

结合当地的水文、气候、地形、环境特点,从区域内群落生态结构出发,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景观发展的连续性、地域特征及生物多样性,优先考虑选择本地品种,以经济实用性为前提,营造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地域性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景观是目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工作重点[31-33]。应遵循科普展示原则,向居民展示湿地、植物、生态的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5]。遵循动植物和谐共处原则,遵循生态理念,展现崇尚自然的思想,运用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及美学效益,来营造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景观[34-37]。

3.2 利用植物多样特性,丰富景观层次

水生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丰富岸际群落多样性,创造多样的城市湿地岸线空间,优化城市公园景观内涵、提升景观综合效益[38-39]。城市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景观营造应参照以下原则:

3.2.1 形式表达和谐

植物的形状特征、色彩、肌理、质感应体现连贯感及和谐性,从水生植物景观的构图主次、组成要素、视觉分布、空间营造、生态功能等要素进行协调对比,通过合理有序的组合方式组成完整的统一体,给人的视觉感官提供整体和谐体验[32,40]。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根据本土水生植物的观赏要素、季相变化、生长特点、自然形态,分区域培植水生植物,营造整体和谐的植物景观[41]。

3.2.2 空间层次多样

水生植物的合理配置可实现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私密空间等多层次空间结构的完善,充分考虑水生植物的层次、色彩、季相变化,提供观赏视觉,营建错落有致的身体多重感官氛围体验[42-45]。长沙洋湖湿地公园内水生植物种类丰富,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错落搭配美化岸际空间,丰富景观层次[46](见图1)。

图1 长沙洋湖湿地公园Fig.1 Changsha Yanghu Wetland Park

3.2.3 展现地域特色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及水文条件各具特色,应紧密结合当地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社会要素,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采用本土植物营建持续稳定的植物群落[47-48]。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水生植物景观营造主要选用杭州具有较长栽植历史的乡土植物,如菱、芦竹、芦苇等,营造西溪水景之最“秋雪听芦”、“河诸芦花”等地域特色景观[49]。

4 城市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景观应用方式

4.1 岸际花镜式

水生植物花镜式设计常见于岸边潮湿环境,可极大程度丰富水际岸线及路旁空间,丰富水际色彩。以片状或带条形状自然式在临水空间栽植开花植物,层次结构多样,从植物的外形、质感、机理等诸多方面实现了植物团簇的整体美与韵律美。(见图2-3,植物选择见表2)。

图2 岸际花镜式平面示意图Fig.2 Shore flower mirror plan view

图3 岸际花镜式立面示意图Fig.3 Shore flower mirror elevation view

表2 岸际花镜式景观营造植物选择表

4.2 疏林花地式

花地式主要应用于大面积的草地上,展现乔灌木组成的岸际植物群落景观,具有林下活动空间,以疏林乔木为背景林,岸际种植草本并点缀花卉景观,借此形成有变化的通透空间,既能美化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又能为人们提供开阔的活动区域[46]。(见图4-5,植物选择见表3)。

图4 疏林花地式平面示意图Fig.4 Open forest and flower land plan view

图5 疏林花地式立面示意图Fig.5 Open forest and Flower land elevation view

表3 疏林花地式景观营造植物选择表

4.3 浮床集中式

运用无土栽培原理,以生态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在水面空间人工种植水生植物[50]。浮床充分运用物种间生态效益创建高效的生态环境,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分解水体污染负荷、改善水质生态方面发挥巨大效用[51]。浮床可依据不同缓解要求,利用人工设计、拼接、组合成所需的几何形状,栽植兼具生态修复与景观美化功能的水生植物,丰富水面空间的同时为动植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见图6、7,植物选择见表4)

图6 浮床集中式平面示意图Fig.6 Floating bed concentration plan view

图7 浮床集中式立面示意图Fig.7 Floating bed concentration elevation view

表4 浮床集中式景观营造植物选择表

4.4 自然散落式

以营建水体部分植物群落景观为主,选用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与漂浮植物合理搭配,营造不同氛围的水生景观,应遵循自然之法,营造变化丰富的自然野趣之感[52],植物栽植不应过于拥挤,也不应过于规则。同时,水生植物可与桥、水中亭、廊、汀步、驳岸等硬质景观要素相结合,软化空间交接,拉近人与自然植物、水体的距离。(见图8-9,植物选择见表5)。

图8 自然散落式平面示意图

图9 自然散落式立面示意图Fig.9 Natural scattering elevation view

表5 自然散落式景观营造植物选择表

5 结论

水生植物在城市湿地公园造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生植物群落配置成为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研究重点。本研究综述了城市湿地公园中水生植物的应用,提出水生植物配置应遵循生态可持续性原则及景观多样性原则,并提出岸际花镜式、疏林花地式、浮床集中式、自然散落式四种应用方式,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生态效益及美学特性,营建生态健康、自然野趣的城市湿地公园。

猜你喜欢
浮床营造水体
浅谈生物浮床技术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浮床植物在水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复合修复技术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评价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