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松年 孙艳芳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我国居民对于体育运动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参与积极性大增,体育赛事举办也逐渐增多,参与人员增多、参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运动损伤在所难免。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使受伤病困扰的运动员得到迅速、有效、合理的救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体育赛事医疗保障更加完备,但其救治多以健全运动员损伤或所有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为主,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缺乏对残疾人运动的思考。残疾人体育运动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残疾人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应得到支持。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仅可以带动民众参与体育锻炼,增强民众体质,还能给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城市的国家与国际知名度,因而各城市积极举办体育赛事。大型体育赛事参赛人员一般人数在1200 人以上,并且观众人数也在1500 人以上[1]。赛事顺利召开离不开赛事组织,体育运动本身是具有较高运动损伤风险的项目,赛事医疗保障是赛事保障不可分割的部分。
2015 年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赛事在保障机构的运营和维护下顺利进行。医疗保障为运动伤病和现场急性外伤提供了及时的救治。具体损伤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损伤情况构成
北京世锦赛到场人员众多、人口基数大、现场突发的疾病类型较多。根据表1 数据可知,在接受救治的737 人中,外伤占比35.1%,呼吸系统疾病占26.6%,而消化系统疾病也在10%以上,其他疾病均占有一定比例,说明现场的医疗保障体系能保障赛事和赛场秩序井然。病员工类别构成如表2 所示。
表2 病员工类别构成
在接受救治的737 人中,病员类别分布均匀,工作人员、运动员、观众等不同群体都有一定数量的伤病,在医疗保障筹备时应保障充足的医疗物资储备。病例就诊地点如表3所示。
表3 病例就诊地点
赛事规模宏大,竞赛场馆、训练馆和酒店利用率高,在各场所均有不同比例的伤病需要救治,因此在赛事医疗保障规划时应合理布置医疗救治点,确保覆盖到赛事运行的各个方面。
大型体育赛事参赛人数、观众、媒体和工作人员总数较多,发生运动损伤和突发疾病的概率和频次也相对较高,行之有效的赛事医疗保障能有效缓解受伤病员的病情,能保障赛场秩序和与会人员的生命健康。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赛事医疗保障,组委会出台了《2015 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医疗技术手册及应急预案》,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赛事保障人员的辛勤努力。
残疾人体育赛事受体育环境影响,举办数量也逐渐增多,国家也较为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残疾人体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基础。由于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长期滞后,其各层面的基础建设较为薄弱[2]。残疾人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也直接沿用正常竞技比赛赛事的医疗保障措施,鲜有残疾人赛事医疗保障针对性举措。此外,有关残疾人体育赛事医疗保障的相关研究和相关政策条例也相对较少,残疾人体育赛事医疗保障在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和具体实施方案方面都缺乏足够的基础,不利于残疾人体育赛事的健康发展。
北京残奥会共吸引了来自140 多个国家的4000 多名运动员和2500 名随队人员,角逐共计1300 多场赛事,北京残奥会组委会建立了完备的赛事保障体系,基于比赛场次组委会招募了充足的赛事医疗服务人员,有效确保赛事伤患能得到及时救治,保障了赛事的平稳有序进行[3]。
残奥会和正常成人奥运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两者在项目类别上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残奥会将某一比赛依据残疾运动员残疾程度划分为不同级别的比赛。残奥会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伤病类型存在差别,同等项目之间因残疾程度和运动辅助用具等因素导致损伤产生差别。以轮椅篮球运动为例,残疾人篮球运动员极有可能出现投篮性质的上肢肢体损伤,也有可能出现轮椅碰撞引起的肢体挫伤,因此在制作赛事医疗疾病预防方案中,需要具有专门性和针对性。
北京残奥会医疗团队需求量大,组委会从各医疗机构抽调了大批的医务人员,组成赛事医疗保障团队,由于不同人员治疗手段和经验不同,对于现场运动急救知识储备存在差异,因此进行了医务人员标准化和规范化培训,对现场急救意识、诊疗转送流程、现场急救处置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培训。同时根据比赛项目、比赛场地、时令气候等各种因素进行了不同环境下的急救演习,提升了医务人员治疗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性,同时也形成了现场运动损伤急救的标准化处理流程,有效保障了赛事有序进行。
残奥会比赛场馆内医疗救治涉及各种不同病种、不同疾病类别。医务人员在进行现场救治时,需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疾病类型进行识别,并依据初步诊断结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因此,除进行科学有效的救助培训外,还需借助高科技设备辅助诊断,提升诊疗效率,提高现场医疗救助效率。北京残奥会期间,无论是医务人员诊疗水平,还是医疗辅助诊断和急救设备配置都得到了足够支持。
北京残奥会为满足运动员需要,增加了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厕所等,同时还为残疾人运动员开辟了绿色通道。同时,在体育场馆内增加了轮椅维修点、导尿包售卖更换点和专项医疗救助点等人性化设置。场馆的无障碍改造方便了残疾人运动员参赛需求,提升了赛事运行效率。
北京世锦赛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其他大型赛事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赛事筹备过程中为确保医疗保障筹备工作有序进行,组委会制定了《赛会医疗技术手册及应急预案》,在纲要性文件指导下赛事圆满举办。残疾人体育赛事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更多,制定相应的《赛会医疗技术手册及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首先要确定核心团队,进行医疗保障团队各项工作的统筹管理,依据赛会医疗手册指导团队动作,同时协调各医疗点人员分配。其次要招募医生和志愿者团队。医生是各医疗救助站点的负责人,志愿者是医疗行为辅助执行者。在主管医生指导下,志愿者积极配合下完成各场馆的医疗任务。最后做好规范化培训,让团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可包括三个方面:赛事理念的培训、赛事文化的培训和针对赛事创伤特点等的岗位技能培训。在赛事开始前的演练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
首先做好医疗站点的布局,根据医疗保障人群(运动员、观众、工作人员等)设立运动员医疗站点和观众医疗站、流动点,统筹好转运伤、病员的路线,保证急救的顺利实施。其次做好站点物资的供应工作,医疗物资要严把质量关,确保伤员使用合格的医疗物资,其次物资配备要结合医疗站点覆盖区域与常见损伤特点。在竞赛场馆、独立训练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分别为运动员、观众等人员配备急救车,急救车上配备的急救设备(心电监护除颤仪、心电图、电动/手动吸痰器、氧气瓶、诊箱、外伤包、铲式担架/硬脊柱固定板担架)方便危急情况的急救处理。
残疾人体育赛事中损伤情况更容易发生,因此需要针对残疾人体育赛事的特殊性,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赛事医疗保障体系。当前,残疾人赛事保障体系尚有待完善,在进行残疾人赛事医疗保障筹备时需制定纲要新文件,做好统筹规划,组建医术精湛运转高效的团队,同时做好医疗资源的分配和急救设施的筹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