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霉菌的起因及相应中医疗法

2020-11-01 22:37:25钟素昭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耳道外耳道霉菌

钟素昭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062

外耳道霉菌又称为霉菌性外耳道炎,也就是在咱们的外耳道发生真菌感染性疾病,如果外耳道进水,或者耳道中的分泌物存留较多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病。当外耳道发病后,就会感到耳朵不适,而且还痒,总想着掏耳朵,这都是耳道出现病菌感染的反应。但在生活中也容易被大家忽视掉,认为这是耳屎所导致的,因为大意,往往在病情加重后,才开始寻医问药,不仅让患病的人多受疼痛,也要多花钱治疗,与其等病发后再治疗,倒不如日常做好耳道清潔预防工作,以此可以减少外耳道霉菌疾病发作。那外耳道霉菌是因什么发病呢?具体怎么治疗呢?下面咱们就跟随文章来一一了解,早知道发病原因,可以早做预防,减少外耳道霉菌的发作。

1  外耳道霉菌

外耳道霉菌主要由真菌、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病菌引起的疾病,最终形成了霉菌性外耳道炎,因为真菌主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存繁殖,当外耳道受到真菌感染后,而在此时外耳道也进水,或者的耳道内的分泌物存积后,就会为各种病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因耳道进水后,耳道内因进水而比较潮湿,各种病菌会抓住机会繁殖,而积存的分泌物主要停留在耳道,耳道内的环境潮湿,而且分泌物可以将真菌包裹起来,对各种病菌而言就是绝好的生存机会。当细菌繁殖到一定程度,患者就会感到耳朵不适,或者出现耳朵痒的现象,总想去掏耳朵。而掏耳朵的时候,如果挖耳工具不干净,或者手指不干净,又会导致外耳道进一步感染,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2   外耳道霉菌的起因

2.1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总是在生病,轻微的流行感冒,其他人都能扛过去,而常年生病的人则躲也躲不过去,这种爱生病的人其实是身体免疫力比较差,对病菌感染的抵抗力弱,因此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那对于外耳道霉菌疾病来说,由于该疾病也是由各种病菌引起的,所以说,如果患者本身的免疫力比较差,则患外耳道霉菌疾病的概率就高。因此,身体免疫力较差容易生病的人群,更要多方面注意,做好耳道预防。

2.2挖耳工具不清洁

挖耳朵这个行为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高频次的挖耳朵就不可取,而且,许多人的挖耳勺没有固定的位置,或者出现多人共用一个挖耳勺的现象,因挖耳工具不清洁,如果挖耳工具上带有病菌,在与耳道接触的时候,就会“成功”将病菌送至耳道内,让病菌在新的地方“安家落户”。所以,在挖耳之前,一定要将挖耳工具处理干净,挖耳工具要有固定的地方保存。

2.3长期使用抗菌素或者耳朵内滴用抗菌素所导致

对于有些外耳道霉菌患者而言,并不是外耳道受到真菌感染而导致的疾病,而是长期使用抗菌素所致,主要源于患者身体出现感染而使用抗菌素,这与患者的体质有密切的关系,或者患者当下生病,在使用抗菌素治疗期间引起了并发症。

那外耳道霉菌疾病发作后,主要有哪些症状呢?当患者发病期间,主要表现为耳朵痒、耳朵内部感到不适,情况严重一些的患者,则患者内会有水一样的分泌物。检查的时候,就能看到白色、灰色、黄色、黑色等膜状物,就是菌苔,专门供病菌生长繁殖的。

3  外耳道霉菌的中医治疗

3.1注意卫生

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平时生活中都应该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比如在平常洗澡、游泳后,耳道内进水,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干净,就会导致外耳道潮湿,容易让细菌“落户”。此时,如果耳道内的水比较少,可以用棉签将水蘸干,如果耳道内的水比较多,可以分别侧头将水甩出来,然后用棉签再蘸干耳道。小孩年龄比较小,在洗澡的时候,大人要对孩子的耳朵做好保护措施,避免耳朵进水。此外,要保持耳朵干净,但不要频繁清洁耳朵,大家要将自己挖耳朵的工具放在固定的地方,每次挖耳朵前,要对挖耳工具清洁一次,挖耳朵后要再次清洁一次,避免分泌物残留在挖耳工具上,切忌不要乱掏耳朵。

3.2患病后不宜用水洗耳朵

如果不幸患病,则患者容易出现耳朵不适,或者耳内有水样的分泌物,此时,不能用水直接清洗,因为水中也有许多细菌微生物,用水清洗,不仅不能将耳道内分泌物、痂皮等清洗干净,反而导致患者再次感染,加重患者病情。而是要用植物油涂擦耳道,在耳朵疏松之后,用纱布轻轻擦拭耳道,将耳道中的分泌物、痂皮等清理干净。

3.3按时更换药物,避免抓挠

中医讲究对症用药,主要根据患者的病症用药,如果患者耳朵痒,耳内闷胀,且外耳道有淡黄色渗液流出,并有轻度糜烂,同时患者大便干结,小便颜色赤黄,患者因湿热导致的病症,需要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以起到清热解毒、疏风利湿的效果。如果患者因气虚血瘀而导致的经脉阻滞而引起的外耳道霉菌疾病,需要对患者实施活血化瘀舒经络治疗,而当归、生地黄、白芍、女贞子等均有养血功效,对缓解患者病症效果显著。

3.4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有些食物在治疗方面可以发挥突出的作用,食药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常说的食疗法就是这个道理。患者患病期间,辛辣刺激食物会进一步刺激患者病情,使其迟迟不见好,为此,对于许多喜欢吃辛辣食物的患者而言,大葱、蒜、辣椒、韭菜、海鲜等均需要的停止食用,如果患者受到刺激后,将会导致耳道流脓性分泌物,而且还会有疼痛感。

外耳道霉菌是一种病菌感染性疾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耳道干净,做好预防,患病后积极治疗可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减少对患者的折磨。

猜你喜欢
耳道外耳道霉菌
耳内插葱治不了耳聋
科学导报(2023年21期)2023-04-04 01:20:17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5:30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耳朵进水了,三个方法巧解决
今日文摘(2019年15期)2019-08-07 02:02:43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声学头模耳道入口处的声场仿真分析
我国成立耳道数据与3D打印服务中心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科学生活(2015年1期)2015-02-05 22: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