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投资报告2020》预测国际生产格局的变革方向

2020-10-31 02:26孙浩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技中国 2020年10期
关键词:区域化格局价值链

■文/孙浩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近年来,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的经济、贸易和生产全球化进程遭遇了巨大挑战,引发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于未来国际生产格局发展方向的热烈讨论。2020 年6 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了最新的《世界投资报告2020》。该报告认为,技术进步、全球经济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是影响国际生产格局的三大主题,生产回归、区域化、多地复制和多元化是未来国际生产格局的四大发展方向。据此,报告向各国政策制定者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一、技术进步、全球经济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是影响国际生产格局的三大主题

国际生产是指由跨国公司建立的全球生产网络。虽然生产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一个普遍特征,但对于不同产业而言,其重要性和呈现出的格局千差万别。如今,各产业的国际生产格局正在面临巨大变革。

国际生产格局的变革是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大体上归结为三大主题:技术进步和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三大主题通过影响产业的价值链辐射度、附加值的地理分散程度以及管理模式的选择(贸易或直接投资)进而带来国际生产格局整体的变革。

在技术进步和新一轮工业革命领域,数字化、自动化和增材制造是影响国际生产格局关键决定要素的三大技术趋势。第一,数字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更加集成和模块化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管理和交易成本,能够有效协调复杂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并使中小企业供应商更加容易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另外,数字技术增加了制造业中的服务份额,用户数据和产品定制化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数字技术对国际生产的总体影响是促进生产分工、海外生产和外包。第二,以先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降低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到发展中市场寻求套利机会的需求,自动化升级改造的庞大资本投入增强了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的重要性,生产流程中更高的知识产权密集度则让企业更偏向采取封闭的管理模式。总体而言,自动化对国际生产的影响为减少生产分工、促进生产回流或区域化生产、增加业务内包的比例,但对不同产业和国家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第三,增材制造的端到端生产方式降低了生产流程的模块性,在不同地点均可复制的生产流程则带来了更加分散的地理分布、更靠近市场以及更高的产品定制化程度,知识产权的价值将更多地集中在设计环节,生产环节的知识产权密集度将会下降。增材制造对国际生产的影响主要是减少生产分工、增加海外生产和外包。

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领域,国家政策中的干预主义、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保护主义以及经济合作中的地域主义的增强是影响国际生产格局的三大政策趋势。第一,过去10 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或规定产业发展框架的方式干预经济发展。此类政策倾向于支持特定产业的集聚化和集群化,特别是资本和创新密集型产业,同时希望将更多模块化的价值链整合进自身的价值链,以占据更多份额。这一政策趋势通常是与国际生产的理念相悖的。第二,越来越多的国家以保证国家安全和本国就业为由出台投资和贸易管制等保护主义政策,造成跨境贸易成本上升,高技术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和行业的贸易和交流受到愈发严格的审查和限制,进一步阻碍了国际生产的发展。第三,在干预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下,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转向建立区域、双边或特别经济合作关系,区域性的贸易和投资协定逐渐取代多边贸易体系,本次新冠疫情危机则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总体而言,三大政策趋势对国际生产格局的影响为减少生产分工、加速生产回流或区域化生产、增加外包生产比例。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政策、市场变化和供应链调整是影响国际生产格局决定要素的三个方面。第一,各国和地区针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和计划存在巨大差别,可能会导致各国以碳边界调整的形式增加贸易壁垒,提高贸易成本,碳定价和绿色交易政策则会增加成本,一些国家还可能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台保护主义和区域主义政策的借口。第二,一系列市场因素的调整将导致产品和生产流程的巨大变化,如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偏好,以及国际长途运输更易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影响等因素造成交易成本上升,针对产品和生产流程更加严格的市场审查将缩小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套利机会。第三,气候变化导致的长期风险将促使企业降低自身供应链对外国的依赖性,并促进原料来源的多元化,进而降低供应的集中度;基础设施和运输路线的变化则也会影响交易成本。总体来说,可持续发展趋势对国际生产格局的影响为减少生产分工、加速生产回流或区域化生产、增加内包比例。

二、生产回归、区域化、多地复制和多元化是未来国际生产格局的四大发展方向

在上述三大主题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际生产格局的变化将是多方面的。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以及其当前的生产格局和模式,未来国际生产格局将最有可能向着四个方向发展,即生产回归、区域化、多地复制和多元化(见图1)。这四大方向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生产的后退趋势,其中前三种直接表现为全球价值链的回归和缩短,最后一种情况下虽然价值链仍在扩展,但附加值的地理分布却将变得更加集中。

生产回归是指企业简化生产流程,更多采取本土生产或临近本土生产的方式。其特点是价值链更短、更集中,生产分工更少,以减少海外生产和外包任务。这一发展方向可能会出现在高技术产业和当前比较依赖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如机械和设备制造、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零售和批发、物流业等,其影响包括国外直接投资下降、国内投资增加、全球价值链贸易下降。

区域化是跨国企业将从前的全球价值链后撤到区域层面,或在临近本土的地区开展业务活动的结果,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以及新冠疫情后各国出台的区域主义政策是生产格局区域化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其特点是价值链更短,但仍保持在区域范围内的分散,同时附加值的地理分布会变得更广。区域加工业、部分依赖全球价值链的产业以及初级产业都可能会向着区域化方向发展,如食品饮料工业、化工、汽车制造业、农业等,其影响主要是区域内直接投资和贸易增长。

图1 不同产业与四大发展方向的关联度

多地复制是由增材制造、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带来的新型生产格局,其生产地点分散在全球临近消费市场的多个地点,且生产方式为自下而上的自动化生产模式,任何企业甚至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这一过程中。这一发展方向的特点包括价值链更短、更集中;生产分工更少;生产活动的地理分布更广,但附加值更集中在研究、设计等前端环节;外包业务增加,适用于中心辐射型产业和区域加工业,如制药业、服装和食品加工业中的高定制化领域。多地复制的生产格局将导致国外直接投资下降,全球价值链贸易下降,同时促进服务、无形资产、数据贸易以及专利和授权费增长。

多元化是除生产回归外的另一种增强供应链弹性的替代选择,指放弃一定的规模经济收益,而在供应链中加入更多的地点和供应商。多元化生产格局的特点包括价值链继续保持分散,平台形式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增加,海外生产和服务外包增加,附加值分布更为集中。相比生产回归,多元化对于高度依赖生产分工和海外生产的低技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而言可能效率更高,如纺织和服装业、金融服务业、市场服务业等。这一发展方向的影响是国外直接投资下降,无形资产投资上升,服务和数据贸易增长。

上述四大发展方向并不是独立的,不同产业和区域会同时受到这四大方向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的生产格局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三、对各国的政策启示

国际生产格局的变革要求决策者尽快调整现有政策,以适应其发展。主要的政策启示如下:

第一,需建立一种面向国际生产格局逐步调整的贸易和投资政策环境。当前,国际生产变革的总体方向是价值链更短、附加值更集中以及国际对生产性资产的投资下降,这将造成三方面的不利影响,即减缓经济复苏、损害低收入国家利益,以及对价格、竞争和创新产生诸多副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各国制定相关政策的目标应是在保持国际生产发展的同时增强其可持续性,包括构建更具弹性的供应链、使国际生产网络不易受到危机影响,以及降低产业能力的地理集中度。

第二,抓住国际生产变革的机遇。国际生产的后退趋势虽然会对出口导向型和依赖全球价值链的经济体产生冲击,但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如:寻求供应链多元化的投资者会考虑新的投资地点;建立区域生产网络和多地复制的生产方式会带来新的投资需求;价值链缩短会使各国拥有更广泛的工业能力和集群能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和平台的建立将催生新的全球价值链。

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应对之策应是在自身的政策框架中纳入以下四个关键要素:一是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从以全球价值链为驱动的出口导向转为基于区域价值链的出口扩张;二是开发新的生态系统,加速基础设施现代化;三是建立动态的生产能力,扩大制造基础,加强产业集群;四是制定新的投资促进战略,以适应新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区域化格局价值链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城燃企业区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小人物的大格局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