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廖洋 王敏
海洋所紫柳珊瑚的外部形态
近日,《海洋科學前沿》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最新成果,该研究采用经典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自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与卡罗琳洋脊交联区4座海山的紫柳珊瑚科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并描述了三个新物种:海洋所紫柳珊瑚、簇生紫柳珊瑚和扇形紫柳珊瑚。
其中,海洋所紫柳珊瑚是首个发表的新物种,也是迄今首个以海洋所命名的大型生物新物种。海洋所紫柳珊瑚2019年被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1549米水深,高约33厘米,呈扇状、亮紫色。
紫柳珊瑚隶属珊瑚纲、八放珊瑚亚纲、软珊瑚目、紫柳珊瑚科,全部生活于深海,常被蔓蛇尾附生,与红珊瑚、拟柳珊瑚等同为海山等深海硬底生境的建群生物,为众多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提供栖居场所。国际上对紫柳珊瑚的分类研究非常匮乏,之前仅报道紫柳珊瑚属1属6种,除1种分布于大西洋外,其余全部发现于太平洋。该研究将该属的已知种类增至9种。
该研究对紫柳珊瑚的各分类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珊瑚虫的骨片特征是对该类物种界定的最可靠分类性状,而常用于区分八放珊瑚物种的mtMutS和COI基因序列因过于保守而难以区分其相近种。该研究所涉物种分别采自4座相邻的海山,不同海山无共有种,提示海山间的生物连通性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