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永红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昆明650500)
联合采购是指在同质单位中,通过合作把需要采购同类商品的单位合并联系在一起,使其需求商品的数量足以取得价格折扣的规模,联合向供应商提出采购的行为。联合采购是不同单位之间结成采购联盟来实施联合采购决策,体现规模效益。①通过扩大采购批量,来获取供应方提供的价格,提高采购绩效[1];②通过共同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使每个单位支付的费用有所降低。联合采购是利用资源共享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区域内联合采购的一种新形式,本质是通过规模经济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从而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和经济效率最大化。
近年来,联合采购的运行模式在军队、医院等行业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大成功[2],其发展以星火燎原之势推行至高校。由于高校采购需求的同类性、需求的批量性、地理区域的集中性,北京、浙江、郑州等区域内高校均已举办多届后勤原材料的联合采购,高校常用实验耗材、图书资源、公共教学类设施设备也悄然兴起联合采购行动。经过多年实践,高校联合采购本着服务师生降低成本原则,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来看,联合采购可以从源头上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扩充物资的种类来源,维护高校师生权益。从经济效益来看,联合采购与高校单独招标相比,整体降价幅度在4%-5%左右,减少约5%中间环节费用。云南某高校全年采购金额约1 亿元,联合采购可节省采购费用约500 ~800 万元。
高校采购管理专业化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又是一种专业实践[3]。相对于高校联合采购的迅猛发展,对其理论探究学界更多的是从联合采购的优势、动因、方式与决策进行研究[4]。联合采购的核心在于组织模式创新,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采购管理组织机构与机制,本文对高校联合采购的组织进行探究。
联合采购在我国高校迅速开展,通过不同区域内实践,在目前实际采购中逐渐探索出了不同的组织模式,依据伯纳德·赛蒙因关于战略联盟划分形式[5],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 种采购组织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表现在区域联合采购由一家高校牵头、多家高校参与的方式。牵头高校一般为规模比较大的高校,区域内的其余高校以“搭便车”形式将采购需求汇总到牵头高校形成规模,以牵头高校为主进行采购管理与决策。供应商与各高校分别签订采购合同分别供货配送。例如郑州、重庆与江苏部分高校采取这种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属于非正式松散型采购联盟,优点是易于高校间的沟通与达成,采购管理成本小,进退自由;缺点是其余高校受制于牵头高校的采购时间与采购内容,灵活性与自主性较差,规模效益往往还不够明显。
区域内高校通过共同成立协会或联合采购中心等机构,该机构没有行政约束力和经济制约力,区域内高校以会员形式申请加入,该机构通过制定章程和文件,召开联合招标会议实行集体决策,由全体会员高校共同组织采购工作。这种联合采购以合作伙伴的形式达成一定约束力的契约,各方在采购领域内根据契约进行协同议价,追求“1 +1 >2”效果。这种模式适用于联合采购的高校体量相当且管理方式相差不大,成员高校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例如北京的部分高校采取这种模式。优点是成员高校自主性较强,规模效益较大;缺点是联合采购的控制力差,松散的组织缺乏长远计划,易出现沟通不到位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更紧密合作及产生更大的效益,由联合采购高校共同出资组建新的企业经济实体,合资共建一个独立采购组织来完成成员高校的采购任务,成员高校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为了保证各方的相对独立性与平等地位,通常追求的是股权平均。该模式为了长期抵御市场变动风险,通常设立平抑基金,在采购价格上涨时拿出基金进行补贴,在价格下跌时作为经费存贮,以此来保障采购的价格稳定。上海部分高校采取这种类型联合采购。这种组织模式属于紧密型联盟,优点是组织有力,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强,便于信息反馈。缺点是增加资金投入,过于集中缺乏监督易造成寻租空间。
成员高校将各自的采购需求集体交由第三方专业企业进行采购,受高校委托第三方企业对联合采购统一进行采购计划与管理,寻找供应商。该模式可以由第三方代为采购,学校签订合同与付款,也可以将采购定金交由第三方企业,由企业进行签订合同、付款并进行后期配送管理。我国个别高校采取这种模式。集体外包型联合采购优点是借助第三方专业采购公司的资源优势与专业优势,起到“防火墙”作用;缺点是增加采购间接成本,挤压联合采购收益,第三方企业与高校工作目标不一致,采购关系变得复杂[6],采购过程容易失控,采购质量难以保证。
总结上述4 种采购模式,不同的组织形式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目的均是通过区域联合,形成采购的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但还存在组织模式创新不足,缺乏全局性与长远性规划,各种组织模式的联合采购时断时续,没有形成长久机制,究其主要原因,是政府、供应商参与主体融合不到位:①政府参与指导与维护秩序不到位。联合采购的相关利益方的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实施主体还存在政府主导与高校自觉的张力,政府行业介入指导还不够;规模效益不够显著;参加采购的程序缺乏政府采购部门监管与指导;商品的质量缺乏政府市场部门的监督。②供应商的信息反馈不到位。高校联合采购要持续均衡发展,需形成多方参与的采购共同体。目前4 种采购模式在组织上还缺乏供应商的信息反馈。供应商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实现供需双赢,并促进高校联合采购不断完善与发展。
三螺旋是指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这3 个机构每一方都表现出另外两个的一些能力,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由于联系与作用,代表这些机构氛围的每一个螺线都获得更大的能力进一步相关作用与合作,支持在其他螺线里产生的创新,由此形成持续创新流,从而共同发展[7]。三螺旋理论是创新研究中的一个新范式,由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和勒特.雷德斯道夫首次提出,三螺旋理论日益受到全世界所有希望通过创新谋求发展的国家高校、产业、政府三方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日益以组织或机构范围内的协助与合作为特征,创新活动需要高校、产业、政府三方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成为创新系统运行的核心。高校、产业、政府都是三螺旋的成员,产业作为生产与供给的场所;政府作为契约关系的来源,并确保稳定的相关作用与交换;高校作为新知识与技术的来源。三螺旋起始于三者进入一种彼此互惠关系的时候,每一个机构范围都试图增强其他机构范围的性能。走向三螺旋的第一步通常是合作,区域内三螺旋存在着趋同空间、创新空间。三螺旋的组织原则是期望高校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可以成为三螺旋的领导性机构范围,也可以作为区域创新组织者[8]。政府最合适作用是制定政策并维护市场竞争和交换秩序。
三螺旋理论与高校联合采购的耦合性在于:政府、供应商与高校的角色与职责关系。三者作为独立主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可以两两相互作用,也存在三者共同作用,而相互交叉的部分既是新产权交易发生的部分,也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向三螺旋发展的下一步是政府、高校、供应商机构内部的变化,每个参与者除了履行传统义务外,还要“起其他参与者的作用”,都试图增加其他机构范围的性能,并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达到适度的张力和制衡的作用。3 种配置力量相互制衡的最优制度选择也是配置资源效率相对优化的体现。三螺旋理论提供了高校联合采购组织创新的分析框架。
针对目前联合采购组织模式的现状,委托代理模式牵头高校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不利于成本风险共担,规模小的高校失去了采购决策权和控制权,不利于长期均衡。参股合资型联合采购在目前高校校办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成立参股企业难度较大,政策阻碍较大。集体外包第三方企业要从中赚取利润,增加采购成本,降低联合采购效益,在第三方信誉得不到保障时候,不利于风险控制。
当前比较适切的组织模式是通过区域规模较大高校倡议,遵循目标统一、行动一致、平等合作的原则,以非经济实体的中间组织搭建平台,采取契约式与横向式合作模式,高校主导、区域联合、行业联办、政府参与、厂商反馈,以非经济实体中间组织(例如联合采购中心、采购协会或采购协调办公室)制定规则与章程,成员高校以矩阵式管理模式自发参与并协同组织采购,各高校自行签订合同(见图1)。此种模式优势在于合作高校围绕具体的采购任务而建立起来的高效率的组织,目的性强,有利于降低采购管理成本。
图1 高校联合采购的组织模式
采购组成的联合组织是系统中最关键的一个主体,处于联合采购过程中的核心位置。无论以哪种模式建立的联合采购组织,依据三螺旋理论,都需要改变高校-供应商的单边作用,形成政府、供应商与高校三边相互作用,积极发挥政府与供应商的作用,形成区域联合采购的高校-供应商-政府三螺旋结构(见图2),搭建三边相互作用的网络与混合组织,加深、加密三者之间的螺线,形成超越线性模式的闭环链条,特别是发挥政府与供应商的作用,不断探索高校采购管理的新机制[9],使高校联合采购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良性运行轨道。
图2 高校-政府-供应商三螺旋结构
三螺旋理论指出,高校可以成为三螺旋的领导性机构范围。因此,为服务师生,提高采购质量,不断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是联合采购的原始需求方,应作为联合采购的区域创新组织者(Regional Innovation Organizer,RIO)。由高校牵头,联合组成非经济实体的中间组织,该组织是介于市场与高校之间[10],成员单位包含高校、政府、供应商等主体,履行组织协调职责,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对采购的需求差异、时间差异、信息屏障等风险进行控制。走向三螺旋的第一步通常是合作,从个性中寻找共性,首先以合作联盟的方式组织,当采购产生显著效益时,区域内三螺旋存在着趋同空间、创新空间,会有更多高校、供应商加入,会有更多的创新采购模式涌现。由于组织规模过大引起运行效率低下,协调成本增加[11],引发组织管理失控就是所谓的“组织失灵”,应规定联合采购最经济的规模和成员数量,以防止成员高校的无限制膨胀,确定采购的一些管理原则、方法和运作方式,做好采购联盟的收益分配[12],着力克服组织协调带来的效率问题。
目前,联合采购的组织机构没有行政能力及行政管理权,更没有行政处罚权,不是经济实体企业,没有经济约束力。个别成员高校不遵守章程与制度,联合采购组织也没有具体的约束。供应商大范围失信及出现商品质量问题,联合采购组织没有处罚执行权。因此,依据三螺旋理论,借鉴北京、上海、浙江部分高校的经验[13],应加大政府这根螺线的作用。政府的教育、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纪检监察等行政执法部门参与高校联合采购工作,维护市场秩序,增强执行力和宏观监控,以解决联合采购过程中的“市场失灵”。另外,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目前联合采购不建议政府主导,政府适度参与,更多发挥“看不见的手”作用,不过渡干预各高校主体及供应商的市场行为。
供应商是联合采购组织中的一个重要主体,是联合采购商品的最终供给方。供应商来源广泛,市场竞争充分。联合采购在实施过程中容易造成实力较大的供应商联合抵制,供应商因利润率下降不愿与这种“庞然大物”打交道,可能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去阻碍它的形成。因为从表面上看,供应商的利润似乎减少了。但实际上,联合采购带来的大批量、长期合同和相关的管理成本节约对供应商极其有利。持续稳定的联合采购组织模式需要供应商不断参与,消除供应商抵制的关键在于联合采购要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因此,为了消除这种抵制,必须与供应商信息沟通反馈,把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扩大社会参与,请供应商适时参与联合采购决策,使供应商积极向采购联合组织提供物资信息[14],不断向联合采购组织提出采购的意见与建议。以便公平竞争。在供应商参与的同时,采购联合组织对供应商实施动态、客观合理的评价考核[15],通过友好双向互动,使供应商从联合采购的抵制者转变为拥护者、促进者。
在当前高校办学成本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联合采购能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分工趋于专业化的结果,其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高校联合采购是一项综合系统性工程,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实践的快速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展望未来,需不断解决联合采购具体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创新、改进采购组织模式,优化现有联合采购制度,发挥各个参与主体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条件下,努力实现不同参与主体深度合作与融合,着力形成区域联合采购的高校-供应商-政府三螺旋结构发展趋势,使高校联合采购形成长效机制,达到持续稳定发展状态,从而实现高校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市场的最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