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东璐,周 珊
(1.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8;2.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3)
杜威(John Dewey)曾说:“想要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1]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2],学校建筑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3],也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使命。因此在进行学校设计时既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功能需求,也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感及交往场所的营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启发,来满足人们对于现代教学模式的需求。
“体验式学校建筑”与“传统学校建筑”相对应,体验式学校建筑是通过营造丰富的交流场所,使同学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及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4]。路易斯·康曾提出:“学校是一处适合学习的空间环境,一群人坐在树下就自己的理解进行知识的交流,这就是学校的起源。”[5]这正是体验式学校建筑向往营造的环境——为师生们创造一个亲切交往的空间。而传统学校建筑大多数为单廊布局,功能相对独立,业余时间只能在走廊或者教学楼下进行短暂的休息活动和简单的交流,不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也与现代化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
诚然,“体验式学校建筑”的模式更符合现代学校教育的需求,如何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塑造出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是学校设计的重点。
新加坡学校的教学空间注重自由、灵活、适应多功能的空间形式,以廊相连,建筑之间的通道以舒适和互动为主,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作为服务性的交通空间,如走廊门厅等,通过设计提高利用率,成为很受师生欢迎的交往空间。
日本体验式学校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6]:教学空间的灵活设计,交流场所的人本设计,生活场所的温馨设计[7]。在交流场所的设计中,日本建筑师十分重视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校园各种交往空间的设计,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达到体验式学习的目的。
设计在校园中增加学生集中活动的场所、阅览室,结合庭院设计交往空间,走廊扩大开发利用,餐厅作为多功能厅,兼作交流及阅览室。
基地位于杭州市三墩镇,杭长高速以西,池华街以北,为非正南北方形用地;学校北侧为高层住宅,东侧毗邻已建文理小学。
项目用地约3.2 hm2(48亩),地上建筑面积约2.55万m2,用地相对紧张,在满足规范和业主要求的基础上,减少与周边四邻的互相干扰,创造最大化的室外活动场地,给学生提供体验式的学习环境,是设计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首先,地块环境条件对设计的形成有一定制约性。在校园规划的初期,如何使该地块内的学校建筑布局合理,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并且在“城市”而非建筑本身层面,与城市空间和谐对话[8]。其次,在保证内部功能实现动静分区的基本要求下,如何使各功能区之间进行对话。尤其在用地紧张,场地不足的苛刻条件下,既要保证各自区域功能的相对独立、不受干扰,又能保持必要的“交集”。其三,如何为师生们营造多层次的体验空间,满足他们的不同诉求:学生集会活动、课间休息与彼此间的交往、学生作品展示、饭后交流休憩等,努力为同学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生活场所。
尽管用地紧张,在创作中建筑与场地的关系仍坚持尽可能地与周边环境融洽共存。建筑主体位于地块东侧,地块自西向东分别为相互平行的西、中、南三列,其中中列的报告厅和风雨操场分别与西侧运动区及东侧教学区进行搭接,三列串联组成群落。作为响应周边场地的对策:西侧运动区最大程度隔绝了杭长高速的交通噪音;中侧尽可能后退北侧住宅,形成校园集散广场,以缓解高层住宅带来的压迫感;南侧设置的报告厅作为“城市街墙”限定了道路界面,也最大化减少公交总站给校园带来的影响;东侧的教学区则呈现45°正南北布置,解决日照的同时,使之与东侧的文理小学总体布局呼应,达到自然和谐。见图1。
图1 鸟瞰图
因地制宜的原则是“对话”与“和谐”,而非“对抗”或“张扬”。校园空间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相互渗透,和谐共存。
在总体功能布局上,设计充分考虑到周边道路、建筑和景观的影响,对各功能区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
地块东侧是行政楼,作为教学区与外部道路的天然屏障,L形的设计,既满足了学校北侧城市界面与道路、小区界面的协调统一,又对教学区的建筑界面起到了缓冲作用。教学区位于地块东南侧,由三栋教学楼和一栋综合楼组成,教学楼呈南北向45°布置,各单体之间以开放的连廊相接。综合楼作为共用的教学辅助用房,布置在校园中轴线的南侧,运动区和教学区分设两侧,是学校的动静交互中心,报告厅、图书室、实验室,这是一个探索求真的空间。运动区后勤区位于地块西侧,风雨操场的底层与地下层作为后勤配套空间,餐厅经礼仪广场西南侧的下沉广场引入,与教学活动互不干扰。
各个功能区在强调布局合理使用便捷的前提下,利用四通八达的廊道体系,设计“辅助空间”,来实现便捷的平面垂直交通体系和丰富的体验空间。
本案试图通过校园集散广场、共享通廊、组团内院和扩宽走廊这四个方面,来营造多层次的体验空间,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室外活动和交往空间。见图2。
3.3.1 校园集散广场
在学校北侧的主入口设计校园集散广场,作为学校空间的序章,同时也是人流集散场所。校园广场预留了充足的广场面积,满足上下学高峰期家长接送、师生和行政人员进出的需求。在设计时注意处理好各功能的关系,保证行政区、教学区、后勤区的人流和车辆的通行,不对师生的流线进行干扰,同时也为市民及家长提供休息的场所。
作为学生进出学校的集散空间,校前区也是校园的形象入口,大门将校园内外空间予以区分,但是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连续的。因此校园集散广场使校园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衔接,从而增加了彼此渗透的可能性,同时也为校内校外人员提供了更多的交流。见图3。
图3 校园集散广场
3.3.2 共享通廊
通过集散广场进入校园,行政区、教学区、运动后勤区和综合楼通过景观大道将彼此连为一体,成为整个校园的交通枢纽及景观中心,我们称之为“共享通廊”。共享通廊聚集了大量的特色空间,或林荫大道,或下沉庭院,多样而自由的交往体验空间,使师生们在这里交流沟通,可以激发社交行为和思维碰撞。
共享通廊同时也是校园的景观轴线,可达性好,是学生组织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承担着部分展示、信息公开以及校务招贴等职能。共享通廊试图打造有效的社会交往空间,方便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把传统的教学空间延伸到室外。共享通廊除了作为师生交流沟通的场所,也为班级活动及一些运动项目提供场地,师生可以在午间或课间业余时间自发组织班级活动,实现个性化需求。同时,通廊里还可以利用建筑构件创造趣味性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些空间里游乐探索,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共享通廊努力打造成一条时间和空间上都全开放的交往大街,成为校园开放式教育的核心场所,提高学校的人气和活力。见图4。
图4 共享通廊
3.3.3 组团内院
在共享通廊的东侧,教学区的三栋教学楼与基地呈南北向45°布置,围合出多边形的共享庭院,形成半私密的交往空间。这些庭院给学生们提供了独特的体验空间,是学生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同学们通过亲近自然的体验,可以缓解一定的学习压力。教学楼底层的架空层,将庭院连接起来,实现通透连续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将绿化引入建筑,营造静谧轻松的学习氛围,提供特色交往和学习的场所[9]。
借助教学楼和连廊的围合,以及底层架空带来空间的延展,使庭院空间产生强烈的层次感,给学生带来室外庭院静谧的体验感。教学区底层架空的手法,大大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性,创造了选择性的多向连接,为各栋楼之间相互渗透和流动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提高了交通的便捷性,从而激发丰富的校园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感。见图5。
图5 组团内院
3.3.4 拓宽走廊
走廊是教学单元里最基本的交通空间,学生上下课必经的场所,是与教室息息相关的辅助空间[10]。因此各栋教学楼之间通过连廊相连接,不仅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也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室内共享空间。通过对走廊适当的扩大,合理设置桌椅,使学生们在课间出了教室就可以活动[11],不必下楼,提高了学生之间互动的积极性。
在天气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底层架空层与走廊的结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室内运动游戏的可能性,形成环形跑操的流线,提供室内舞蹈、乒乓、跳绳等运动的场所,并且不受天气的影响,让校园成为一间大教室。见图6。
图6 架空层与走廊空间
由于该项目的紧迫性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整个设计团队在设计过程中付出了十分的努力,虽然建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最终在业主和校方的支持下,还是基本保留了最初的设计理念[12],学校于2017年9月正式开学,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项目竣工一年后获得杭州市建设工程西湖杯(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在新校园的各个体验空间里,除了能看到学生们积极活动的身影,还能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这里是孩子们愉快学习、交流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孩子们温暖的第二个家。
对于校园建筑中多层次体验空间的设计研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探索过程。随着未来教育理念多元化的趋势,“非正式学习空间”是校园建筑设计要努力创造的场所,也是我们需要潜心研究的方向。在本次设计方案中,不仅仅创造出四个不同层次的体验空间,更是将此理念与学校的教育模式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建筑表达。笔者认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理论领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