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明天之前》中伴侣机器人与人的未来

2020-10-29 18:06李奉倩陈加英朱娇娇李欣
关键词:社会关系人工智能

李奉倩 陈加英 朱娇娇 李欣

摘要:AI人工智能作为当代最前沿高端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很多人都察觉到了人工智能子集伴侣机器人的商机。纪录片《明天之前》以世界视野,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对机器人能否进入家庭成为人类的伴侣提出了思考。当智能全面、拟人化的AI产品出现时,伴侣机器人普及的时代将变得不可阻挡。而AI伴侣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还是将我们与社会存在的问题放大,我们都无法预料。本文旨在结合《明天之前》与一些大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浅述。

关键词:伴侣机器人;社会关系;《明天之前》;人工智能

引言:2019年6月国内上映了《明天之前》,用记录片的形式展示在科技与人类、现实与未来之中,人类会面临怎样的考验,引发人们的思考。伴侣机器人作为纪录片中讨论的第一个主题出现,就其能否进入家庭成为人类的伴侣这一问题展开。片中采访了AbyssCreations公司的创始人马特·麦克马伦及其机器人团队、该公司的资深用户、伴侣机器人反对者理查森教授、伴侣机器人支持者戴维·拉维(人工智能教授)等。他们结合自己所在领域的知识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而我们在明天之前面对AI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应该做什么,也值得深思。

人类对机器人的研究从未停止,AI也从未止步不前,人工智能的时代终将到来。《明天之前》中对伴侣机器人很多人都抱着积极的态度,笔者简要概括出如下两大点原因:

一、完美择偶标准的实现者

(一)满足使用者对理想伴侣的所有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激情+亲密+承诺=爱情。等价于性欲+温暖+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爱情。而伴侣机器人,满足爱情成立的所有条件。它能够记住伴侣的所有喜好,能够及时给伴侣需要的安慰,能够接受伴侣所有的负面情绪,对伴侣的了解超过本人,能够随叫随到,时刻准备着被伴侣需要。这就意味着,伴侣机器人能够做到普通伴侣能够做到的事情,也能做到普通伴侣做不到的事情。在《明天之前》中,对马特·麦克马伦及其机器人团队采访时,马特作为伴侣机器人的生产者认为伴侣机器人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也是陪伴,是友谊,是感情。同时布里克、菲尔、戴夫三人作为成人玩偶的资深用户表示,他们都或多或少在现实生活中与异性的相处出现了问题,也是成人玩偶让他们重新振作了起来,让他们不再感觉到孤单,变得积极乐观。他们也期望着伴侣机器人的到来,给他们更多的陪伴与安慰。

(二)伴侣机器人是另外一种选择

进入婚姻,成为父母,成家生子是很多人的必然选项,却不是绝对。有人只是需要陪伴,需要不一样的选择。而伴侣机器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也是陪伴,是友谊,是感情。对于与异性交往无障碍的人,伴侣机器人给他们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但是对于与异性交往有障碍的人,伴侣机器人将会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也许应该努力把自己变成与异性交往没有障碍的人,但是努力之后还是有这种障碍的人就不配拥有自己的选择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有人都平等,他们有权力去选择,也应该有这样一个机会去选择。

二、伴侣机器人对社会的影响

(一)伴侣机器人能够减少性侵案件的发生

性暴力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无论当事人双方是何种关系,以及在何种情形下(包括但不限于在家里和工作中)任何人通过强迫手段使另一方与其发生任何形式的性行为、企图发生性行为、令人厌恶的性暗示或性骚扰、买卖行为或其他另行说明的行为”。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全球有35%的女性都曾经历过身体或性暴力。在全球范围内,女性性骚扰现状触目惊心。近几年来,无数性侵丑闻被公之于众。告子曾说:“食,色,性也”,如果是本性而不能改变,那如何减少性侵案件的发生呢?答案是伴侣机器人。在纪录片中,马特对伴侣机器人做出了如下解释:伴侣机器人不会让拥有者产生负面的行为,而那些会物化女性,待机器人很不好的拥有者,他们面对真人也会如此,所以在设定伴侣机器人的价值观时,会鼓励人们采取更积极友好的互动模式,有意识地设计AI程序,对人们的行为加以引导,改善。正是如此,伴侣机器人的出现将为如何减少性侵案件的发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二)伴侣机器人能够减少性病的发生

2019年6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项严重的数据: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都会增加超过100万例性感染疾病案例。每天上百万的性疾病数字在增加,社会却没有引起重視,大众也没有引以为戒,致使风险依旧存在,甚至风险越来越高,我们的健康也将受到严重威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健康的性生活?伴侣机器能够解决性病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吗?性病被定义为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的疾病,感染病源体的途径包括不洁性行为、高危性行为。而伴侣机器人的材质采用无毒硅胶树脂,让伴侣机器人本身不具有性病传播或感染的威胁,也将带领我们远离性疾病的威胁。

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戴维·拉维预言“2050之前,会有人和机器人结婚”,伴侣机器人的时代终将到来。在未来,逐渐趋于完美的机器人会普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那么有支持的声音,反对的呼声出现也无可避免。对此,笔者同样结合《明天之前》与自己的思考简要归纳出下面四点:

一、异性之间、同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上的健康问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伴侣择偶标准的降低,致使肥胖健康问题加重

爱情发生的基础是彼此心动,外貌则是心动的外因。因此,催长了医美和健身行业。当对外貌没有要求的完美恋人出现,同时降低择偶要求。肥胖问题是否会因此愈演愈烈,人的健康是否会受到影响,人的惰性是否会增长,这些思考无可避免。在2019年的肥胖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自1980年以来,全球超重和肥胖症发生率翻了一番,以致目前将近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被归为超重或肥胖症,并且发生率在所有年龄段和性别中均增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便捷的出行,出现了“能坐绝对不站,能躺绝对不坐”的普遍社会现象,越来越便捷高质量的生活,催生了现代人的惰性。当伴侣这一栏也将不再具有限制性,肥胖问题又将失去一个强大的对手。

(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远

伴侣机器人的到来,可以解决一些人在人际关系中受挫的交际问题,给他们陪伴与安慰。但是会不会让那些在封闭和努力走出封闭中间徘徊的人退回自己的世界,继续选择封闭与社会脱节呢?《明天之前》中理查森教授在接受曾宝仪采访时说“这是人类第一次,人类被鼓励不要互相之间建立关系。”“这场运动是希望人们去思考,我们到底在进入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人们一直在说,和人建立感情不是必要的,你完全可以代之以橡胶娃娃或者是机器人,不用一定要和人相处,如果这种观念成为一种常态,人类会陷入危机之中。”其实我们仔细多思考一番,理查森教授的忧虑并不是危言耸听。研发者可以设计程序,让它制造一些假象和我们“正常的相处”,可是我们人类是在互相之间学习交流经验之中成长和进步,这些机器人真的能取代这些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被机器人取代,将会让人与人相处的关系成本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越来越远。

二、促进婚姻制度的解体

皮尤研究中心曾发起的一项心理学调查研究数据显示,88%的人认为“爱情”是结婚的重要理由。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婚、一段稳定关系已经不再是目的,幸福才是。古往今来,人们追求爱情的愿望从未消失,甚至愈演愈烈。但是全球75亿人,从理论上讲,能遇见爱人的几率只有75亿分之一,从数学的角度来讲是趋于无穷,是可忽略的存在。自2013年以来,结婚人群每年均在下降,2019年达到了低谷,离婚率近十年却持续增长,甚至于离结比相较于前十年,翻了个倍。离婚率逐年升高,结婚率逐年降低,都表明婚姻的不幸福不匹配,而婚后的不幸福也导致着家庭暴力和争吵的出现。随着社会男女比例失调,男性单身越来越多,社会也不足以支持现代人高标准的择偶要求了。所以当一个完美情人,符合心中所有设想的伴侣机器人出现时。大概没有人可以拒绝这种吸引,到时婚姻制度将受到巨大冲击,致使结婚率到达一个新的低谷,离婚率到达一个新的高峰。

三、伴侣机器人的属性定义仍然存在诟病

资本作为伴侣机器人的支持者,同时也在支撑着他运行,AI技术已然成熟,现在缺乏的是类人的外形,而类人化造价必然不菲,并不是普通人能够承担的价格。“harmony”作为全球第一个商业化的伴侣机器人,出现的目的致使她是被定义为色情商品的存在。纪录片中凯瑟琳·理查森(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伦理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人们在购买伴侣机器人时,它仍然是一色情商品,转而会影响世界上的每个女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们还是有一种把人当作财产的文化。世界上的女性,或多或少都在经历着鲜为人知的痛苦,有些国家比如印度,女婴经常被强制性流产,这就是影响之一。再如对女性的暴力,在英国,每周都有两名女性,被其现任或前任伴侣杀害,虽然我们不会出现在色情作品或妓院里,但是并不表明,商品化女性的身体就不会对我们真实的女性产生影响。”尽管这类被资本支持的商品,在目前看来不存在普及,只能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流通,却不能代表明天我们未知的一切。

四、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1978年9月6日,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的切割机器人在切钢板时,突然发生异常,将一名值班工人当作钢板操作,这是世界上第一宗机器人杀人事件,这也是悲剧的开始。一次次偶然的失误,都会有人成为科技前行路上的牺牲品。机器人的运动本来就是依靠电来带动,同时需要定时维护,如果安全不合格对人是存在威胁的,就算伴侣机器人通过了安检,是否一定就能保证万无一失,没有人敢保证。对于机器人的材质安全,纪录片中苏珊(马特机器人团队成员)如是说:伴侣机器人,我们必须尽可能保证安全,才能让它接触人的隐私部位。所以使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存在研发者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就可能会触发某些安全隐患,这些风险是否能够被控制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就显得极其重要。

结语

汽车到来的时候我们都害怕汽车,手机到来的時候我们都抵制手机。AI人工智能现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伴侣机器人作为AI人工智能的子集,他的存在同样无法阻挡。但是谁都不能完全担保他是绝对安全的,或者说他是绝对不能存在的事物,我们应该理性去看待他,在他到来之前尽量去保证他存在的安全性,尽可能的去解决我们所能考虑到的问题,让他的存在更加具有说服力。今天永远都会变成明天,而身处今天的我们,永远都身在明天之前。

参考文献:

[1]程林.“皮格马利翁情结”与人机之恋[J].《浙江学刊》,2019(04).

[2]宋健.结婚率新低现象的人口学解读[J].《人民论坛》,2020(08).

[3]翟振武,刘雯莉.中国人真的都不结婚了吗——从队列的视角看中国人的结婚和不婚[J].《探索与争鸣》,2020(03).

[4]马承凤.智能机器人伦理道德问题探析——观电影《机械姬》有感[J].《大众文艺》,2019(08)

作者简介:

李奉倩(2000-),女,汉,四川省广安市,本科,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

陈加英(2001-),女,汉,四川达州市,本科,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

朱娇娇(1999-),女,汉,四川省广安市,本科,研究方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李欣(2001-),女,汉,四川省资阳市,本科,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

猜你喜欢
社会关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关于信仰、道德、法律关系的探讨
传统商业银行如何拥抱互联网金融
马克思“人的现实性”的两个根本性规定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