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探索

2020-10-29 05:40张红梅王周刚
教育与职业(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高职

张红梅 王周刚

[摘要]高职生正处在心理渐趋成熟、理性选择能力逐渐建立的发展阶段,这决定了正义感教育与思政课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当前,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存在理论认知不够深入、实践维度不够明晰、社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的问题。据此,文章提出多元同向,落实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用制度做保障,增强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的行动之力;改革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方式方法;实现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的入脑入心。

[關键词]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

[作者简介]张红梅(1970- ),女,江苏连云港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王周刚(1984- ),男,山东泰安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江苏  苏州  215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思政专项课题)“精准理论背景下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改革动态立体模式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SJBFDY62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20-0090-04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论述正义感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中是支撑整个社会公正的心理基础。他认为“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准确地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制度,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这表明正义是一种社会标准、一种社会力量,可以对公民的社会行为产生引导性的区分效果。另外,他还论述了正义感作为意识形态对社会稳定具有影响力。

笔者认为正义感是一种来自人的内心道德源泉的情感,是人基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而形成的对自身认知、行为指向和理性评判的道德原则标准。正义感架构着人的道德准则,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指导着人的社会行为,并成为个人内心评判诸如诚信、善恶等道德现象的标准。

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正是要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实施过程,培养高职生最基本的社会公平、正义等理念,培育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健全高职生的完善人格。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正义感现状进行原因分析,进而引发对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的若干思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正义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可见,社会需要有正义感的人存在,学校教育不能缺失对学生的正义感教育。高职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他们树立正义感刻不容缓。高职阶段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思政课帮助学生培养和增强正义感。当前,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的理论认知不够深入。正义感在道德体系中具有硬性特征的“建构框架”,它往往高于其他道德内容,是基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而形成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复杂的形势。目前,社会上尚有部分人对正义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偶有诚信缺失、爱心缺失、信任危机等道德问题出现,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职生对道德内容的选择和正义感的建立。

2.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的实践维度不够明晰。高职思政课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没有正义感教育的理论体系,导致正义感实践路径无法寻找依据和落点。要构建正义感教育的理论体系,并且力争实现正义感教育“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这是正义感实践教育的基础、起点和方向标。同时,当前正义感实践教育实施的主体、主题、目标和实践教育的监管、评价、考核机制不明晰,导致高职生参与正义感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3.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正义感作为一种抽象的道德内容,需要通过人们的实践行为把社会公正和公平体现出来,这也是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现实中,高职生中存在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虽是个别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但在群体中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是缺乏公平正义感的行为表现。另外,有学者针对大学生见义勇为观进行了调查,不足20%的受访者表示会坚决制止,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要明哲保身,这反映了大学生践行正义感行为的状况不容乐观,尚未把内心正义感外化为行为。要实现高职生对正义感的正确认知,还需要高职阶段强化正义感教育。

二、正义感教育与高职思政课的内在逻辑联系

高职生正处在心理渐趋成熟、理性选择能力逐渐建立的发展阶段,这决定了正义感教育与思政课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1.正义感教育是加强高职思政课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高校扩招,高职生人数逐年攀升。高职生刚进入高职院校时,其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这意味着对高职生进行正义感教育有助于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可以对社会范畴的正义感培养产生极强的群体示范效应。

高职生是极富有激情的群体,具有追求公平正义、张扬个性、竞争意识、创造性思维等特点,并且生活周期具有稳定性,生活的空间和时间具有可控性,受社会不良道德风气影响较小,因而正义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教育性。要根据高职生身心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等制订可行性培养方案,发挥高职思政课对高职生正义感培养的正向作用。加强正义感教育是高职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培养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

2.高职思政课为正义感教育提供深度践行的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思想导向的育人学科,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思政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充分发挥以德育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理明人的全方位育人功能,实现提高高职生的思想认识、激发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端正高职生的行为方向和触发高职生的践行正义感行为等目的。同时,思政课的实践环节,有助于高职生了解社会道德现状,理解正义感理念和正义行为的社会意义,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强烈正义感和浓厚社会责任意识的人。

3.正义感教育与高职思政课教育同向同行。高校思政课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公平意识、正义理念、责任意识等。正义感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对于正义、公平等的判断能力,使正义行为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三、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开展途径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正义感是人的重要道德内容,也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要求,还是人的最重要的公民道德素养之一,加强正义感教育是高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1.用制度做保障,增强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的行动之力。第一,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来保障正义感教育的正常开展。罗尔斯曾论述制度对于社会个体在行为养成中的作用,“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的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样的人”。高职院校实施正义感教育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制度,包含正义感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实施办法、考核和评价标准等。

第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争取正义感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正义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是公民的德性教育,培养公民的同情心、友爱和责任感,形成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准。高职生是富有激情的群体,心中也有着那一份正义的坚持。但是,高职生本身欠缺正义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高职院校要建立正义感教育的相应激励机制,把正义感学习的成效作为学期成绩评定、优秀学生干部评定、优秀毕业生评定等的加分项目之一,以提高高职生正义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

2.改革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方式方法。第一,摆脱说教、呆板、老套的“满堂灌”教育方式,坚持因时而异、因人施教,如开展专题授课、开设主题讲座、组织现场观摩等。以校内思政教师、党(总)支部书记、辅导员作为主要讲授人员,开展专题授课;针对高职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等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开设主题讲座。专题授课和主题讲座要紧密结合高职生的思想关注点、情感困惑点和社会热门话题展开。根据理论内容和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寻找具有代入感的场景,组织高职生现场观摩,如法院旁听案件审理、参观看守所和廉政教育基地等。

第二,正义感教育是一种有温度的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影响和认知提升的教育。高职正义感教育只有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正义感理论,加深对正义感的认知。一是进行分组学习。可把“抄作业”“考试作弊”等与学生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设计成“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轮流发言。高职思政课都是大班授课,分组学习有利于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个人的见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进行阶段总结。及时的阶段总结,既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阶段总结,可以半学期为单位,还可以教学周为单位。

第三,采用情景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一是运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高职生参与调研“老人倒了扶还是不扶”的实践活动。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数据整理分析,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感悟教学内容,对社会公平与正义进行思考。二是运用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是指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社会生活现场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或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旁听案件审理,使学生了解法律诉讼的程序,增强法制观念,认识到要想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首先就要自觉遵守各种社会制度和规则。三是运用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指结合文献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事物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的方法。教师可以收集古往今来具有正义感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增强学生对正义感的理解,提高正义感教学的实效性。

3.实现高职思政课正义感教育的入脑入心。第一,营造弘扬正义感的文化氛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要“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正义感教育素材。教师要在教学中选取合适的例子,把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内容融入正义感教育的全过程,发挥主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营造积极的、向上的育人环境,让正义感教育入脑入心。例如,可以围绕正义感教育主题,通过征文、知识竞赛、演讲、古诗文诵读等活动对高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再如,让高职生认识到,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无数一线医护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勇往直前,肩负起拯救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实践研究表明,通过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故事讲述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正义感教育,可有效增强了学生对正义感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第二,发挥学校在正义感教育上的主阵地作用。学校是培育公民正义感的“重镇”,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正义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高职阶段是高职生正义感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要根据高职生身心特点选取合适的案例、方式、场景进行正义感教育,让高职生在正义感教育过程中认知和体会诸如正义与非正义、权利与义务等道德标准,促使高职生忠于职守,恪守承诺,从而逐渐形成恰如其分的判断力和处事公正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王秀丽.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培养大学生公平正义品质的重要价值[J].科教导刊,2017(33):69-70.

[3]何文华,张伟军.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4(7):14-18.

[4]方世南,徐雪闪.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1):13-18.

[5](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

[6]鞠玉翠.试论公民正义感的培育[J].教育研究,2013(11):73-80.

[7]刘明明,陈园园.当代大学生正义感培育的意义、障碍与路径[J].教育探索,2017(4):66-69.

猜你喜欢
思政课高职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