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河老街鑫丰达小区滑坡基本特征与稳定性研究

2020-10-29 09:50李健生
科技视界 2020年28期
关键词:滑带董家条块

李健生 张 洒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 信阳 464000)

0 引言

图1 董家河老街滑坡全貌

董家河老街鑫丰达小区滑坡位于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老街, 滑坡体特征:该滑坡规模为(长71.0 m×宽25.0 m×均厚5.0 m),平面形态为扇形,坡角20°~40°,主滑方向 356°。 岩体发育 4 组节理:西部主要节理产状:(1)250°∠44°;(2)335°∠80°, 东部主要节理产状:(3)110°∠46°;(4)160°∠64°, 其中节理产状倾向 160°~250°∠倾角 44°~64°最为发育,岩体风化强烈,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产状:170°∠42°,滑坡具切层滑坡性质;滑面位置为全-强风化层中软弱面,沿倾向坡外的软弱面滑动,滑动面与岩层层面大体相切, 该滑坡下方为鑫丰达小区居民,前缘为人工修筑挡墙,挡墙有通长裂缝,前缘高程94.0 m,后缘高程 113.0 m(见图 1)。

1 气象与水文

该区地处淮河以南,气候湿润,降水充沛,位于冷暖气候过渡带上,亚热带气候表现较为明显,具有冷暖适中、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天气多变的气候特征。 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5.1℃,年平均地表温度为16.9℃,多年平均降水量1 120 mm,多年平均蒸发量700~800 mm,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年内降水量变化不大,丰水期年最大为 1 400 mm,最小为 1 200 mm,枯水期最大为1000mm,最小为740 mm。 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多集中于5~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在此期间多暴雨且强度大往往易造成洪涝灾害。

2 滑坡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1 岩土体工程分布及特征

董家河老街滑坡区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耕土,下伏地层为下元古界斜长角闪片岩(Pt1)。 岩土性质自上而下分别为:

(2)斜长角闪片岩(Pt1):灰黄色,青灰色;全风化,变晶状结构,块状构造,片理产状:150°~170°∠35°~42°,成分斜长石、角闪石,该层岩石风化程度较强烈,岩石裂隙发育,岩石极破碎,岩芯呈砂土状,少呈碎块状,局部风化成土;标准贯入试验击数28.0~36.0 击,层厚 0.90~6.40 m,层顶高程 97.06~105.74 m,层底高程 94.76~109.28 m。 高差 8.68 m。

(3)斜长角闪片岩(Pt1):黄褐色,青灰色;强风化,变晶状结构,块状构造,片理产状:150°~170°∠35°~42°,成分斜长石、角闪石,该层岩石风化程度较强烈,岩石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岩石质量等级为Ⅴ级,岩芯采取率为80%~90%,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28.0~51.0 击,层厚 0.60~15.00 m,层顶高程 94.76~109.28 m,层底高程91.19~96.99 m,高差14.52 m。

滑带土:青灰色,黄褐色;松散-稍密,强度较上部土层降低,孔隙发育,主要成分中粗砂,含少量泥质,岩芯采取率90%以上, 层厚0.2~0.3 m, 层顶高程94.39~106.28 m, 层底高程 94.09~106.58 m。 高差11.89 m。

(4)斜长角闪片岩(Pt1):青灰色,中风化;变晶状结构,块状构造,片理产状:150°~170°∠35°~42°,成分斜长石、角闪石,该层岩石风化程度弱,强度较高,岩石呈裂隙发育,裂隙石英充填,岩芯较破碎,多呈短柱状及柱状,少量呈碎块状,属较硬岩,岩石质量等级为Ⅳ级,岩芯采取率为80%~90%左右,RQD 约为70%。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 14.00 m, 层顶高程 91.19~101.37 m,层底高程 85.04~96.69 m。 高差 10.18 m。

2.2 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上部全-强风化带中节理裂隙发育, 为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提供了通道和赋存条件[2],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径流途径短,水力坡度大,地下水位高程96.66~106.17 m, 水位随季节变化, 年变化幅度 1.0~2.0 m。

滑坡地段浅层孔隙-裂隙水的运移和对相对软弱的风化带岩土软化、滑动带界面的形成及滑坡体的失稳起到了必然的不利作用;由于斜长角闪片岩强风化带中、下部渗透性相对较低,渗透系数相对较小,常将地下水阻滞于残坡积-全风化和强风化上部斜长角闪片岩等裂隙化地层中,尤其在降水入渗后,在残积土-全强风化岩层中易形成小范围上层滞水,软化滑带风化岩土,降低其抗剪强度,直至降低坡体抗滑稳定性。

3 滑坡基本特征及危害对象

3.1 滑坡空间形态特征

滑坡位于董家河老街鑫丰达小区南部,覆盖层较薄,上部主要为全、强风化斜长角闪片岩,滑坡主滑方向 350°,坡角20~40°,东部较陡,东部下部出露中风化斜长角闪片岩,西部相对较缓,全-强风化斜长角闪片岩较厚,滑坡平面形态呈不规则马蹄状,剖面形态呈阶梯状,滑坡轴线长约71.0 m,均宽25.0 m,总面积约1 757.0 m, 厚度一般在 1.0~8.4 m 左右, 平均厚度约5.0 m,总体积约 8.8×103m3,属浅层小型土岩滑坡[3];滑坡前缘高程94.0 m,滑坡后缘高程113.0 m,高差19.0 m;滑坡后缘(见图2),堆积物以全-强风化斜长角闪片岩;滑坡区地形复杂,岩体风化强烈,产状与坡向斜交,目前山体已产生裂缝,变形迹象明显,滑坡区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暴雨中心, 该滑坡潜在威胁为中等。

图2 董家河滑坡后缘

3.2 变形特征

滑坡前缘剪出口呈凸起状,挤压修建的砖砌挡墙,并发生断裂变形,裂缝为通长裂缝,裂宽最大5.0 cm,挡墙上部向北倾斜, 一处无塔供水灌也被挤压变形,造成轻微损失,该滑坡还具有继续变形的状态。

3.3 滑带土结构特征

从滑体的物质成分及变形特征分析,滑坡的滑移深度判定滑坡滑带[4]在1.0~8.4 m 存在软弱带,从钻探取出的岩土芯显示,该土层为黄褐色-青灰色的全-强风化层,用手搓捏,容易解体,强度较上部土层较低,滑带土厚度0.2~0.3 m,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泥质,该土层由于长期在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下,使得该土体的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由于受到上部土层的挤压及自身重力的作用, 滑坡下部滑带附近土层中孔隙发育,强度较上部土层降低,含水量增多,含少量泥质。

3.4 滑床结构特征

滑床岩性为中风化斜长角闪片岩,基岩顶面附近岩石风化较强烈,向下过渡为强-中风化岩石,岩石裂隙发育,滑坡岩层产状:170°∠42°,由滑坡后缘至前缘基岩面坡度由陡变缓,滑坡范围内基岩面形态在纵向上呈折线型。

3.5 滑坡危害对象

董家河老街鑫丰达小区滑坡前方为人口密集区,分布有小区、车站、街道,滑坡危险区范围包括滑体及周边50 m 的区域; 滑坡严重威胁董家河老街鑫丰达小区450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街道、 车站的正常运行,威胁资产约800 万元。

4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4.1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滑坡变形与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

(1)地形地貌:滑坡为地表高程 94.0~113.0 m,坡度20°~40°,滑坡坡度比较陡峻,在雨水和地震力的作用下容易失稳;滑坡前方为一池塘,塘底标高106.9~108.1 m,勘查期间水深0.5~1.2 m,塘水对滑坡的渗透性较小,但当暴雨时,池塘水易溢出,流向坡体,不利于滑坡的稳定。

(2)地质构造:由于董家河断裂的切割,该区域的岩层受到了挤压,岩层完整性比较差,岩层较破碎,整体抗剪能力差,不利于稳定。

(3)地层岩性:滑坡坡体主要为全-强风化斜长角闪片岩,由于全-强风化斜长角闪片岩结构松散,裂隙发育,其透水性较大,容易使得地表水渗入到坡体内部,降低坡体岩性抗剪强度,同时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增加了坡体的下滑力,不利于坡体稳定性。

(4)降雨影响:该滑坡的活动与降雨关系密切,是导致滑坡活动的主要激发因素;在长时间或强降雨条件下,不仅使表层土体饱水软化,而且入渗后沿土体与基岩接触面构成的滑动面径流排泄,降低了滑体与滑床间的摩阻力,土体自重增加,抗剪强度降低,容易引起滑移变形破坏,一般雨季为裂缝出现阶段。

(5)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人为的开挖坡脚,使得坡脚形成临空面,在前缘给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临空面,也提供了斜坡物质势能转化的有利条件;同时由于人为的改变滑坡体的地形地貌,容易使土体结构发生破坏,使得抗滑力和下滑力的平衡破坏,并且地形的变化使得地表水的排泄发生变化,这些人为因素都会造成坡体的滑移变形。

4.2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及参数取值

表1 重度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2 滑坡滑带土物理力学试验统计表

4.2.1 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在董家河老街鑫丰达小区滑坡进行1 组大容重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

4.2.2 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本次在滑坡钻孔内的基岩顶面采集了滑带土进行了室内试验,为滑坡稳定性计算提供参数,试验成果见表2。

4.2.3 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钻孔揭露地层情况,滑床主要为古元古界斜长角闪片岩。 滑床上部为全强风化岩层厚2~10.0 m,下部为中风化岩层,青灰色,裂隙发育,中风化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见表3。

4.3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4.3.1 滑体重度

根据滑体土室内试验及现场重度试验测试成果,综合确定滑坡稳定性和滑坡推力计算中所采用的重度值为:

滑体的天然重度 γ=21.2 kN/m3; 饱和重度 γw=22.4 kN/m3。

4.3.2 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

(1)滑带土取样试验结果。

滑坡现场原位剪切试验数据,滑坡不同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参数为: 天然残剪抗剪强度平均值:C=15.1 kPa,Ф=18.0°; 饱和残剪抗剪强度平均值:C=12.1 kPa,Ф=15.0°。

(2)计算参数的选择

参照类似工程经验结合临近场地综合确定,滑坡稳定系数和下滑推力计算抗剪强度参数取值,见表4。

4.4 滑坡稳定性计算

4-4′剖面为滑坡勘察设计的主剖面,剖面方向与滑坡滑移方向一致,在剖面上布置勘探钻孔13 个,均钻入滑床一定深度,剪出口位于边坡前部居民房屋后部,滑坡边界清楚。

该滑坡主要对主剖面4-4′剖面进行稳定性和推力计算,在各工况下的计算示意图见图3。

图3 4-4′剖面计算示意图

结合滑坡工程特征,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折线型滑动面的传递系数法[5]来评价斜坡的稳定性及计算潜在滑坡推力。

4.4.1 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

式中:

式中:

ψj-第i 块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 块时的传递系数(j=i)。

ψj=cos(αi-αi+1)-sin(αi-αi+1)tanφi+1

Wi-第 i 条块的重量(kN/m)。

Ci-第 i 条块内聚力(kPa)。

Φi-第 i 条块内摩擦角(°)。

Li-第 i 条块滑面长度(m)。

αi-第 i 条块滑面倾角(°)。

表3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4 滑坡滑带土体抗剪强度及重度综合参数取值

βi-第i 条块地下水线与滑面的夹角(°)。

A-地震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

Kj-稳定系数

4.4.2 剩余下滑推力计算公式选择

Pi=Pi-1ψ+KS·Ti-R1i

滑坡推力计算的模型见图4。

图4 滑坡推力计算模型

其中:

传递系数:ψ=cos(αi-1-αi)-sin(αi-1-αi)·φi

下滑力:Ti=Wisinαi+Acosαi

抗滑力:Ri=(Wi(cosαi-Asinαi))+CiLi

Pi-第 i 条块推力(kN/m)

Pi-1-第i 条块的剩余下滑力(kN/m)

Wi-第 i 条块的重量(kN)

Ci、ψi-第 i 块的内聚力(KPa)及内摩擦角(°)

Li-第 i 条块长度(m)

ai-第 i 块的滑面倾角(°)

A-地震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

Ks-设计安全系数

按照上述工况及方法进行滑坡稳定性计算,根据滑坡勘查规范将稳定性划分为四级: 稳定系数Fs>1.15 为稳定,1.15≥Fs>1.05 为基本稳定,1.05≥Fs>1.0为欠稳定,Fs<1.0 为不稳定,计算结果见表 5。

由计算结果可知, 在天然工况下,4-4′剖面均处于稳定状态; 在暴雨工况下,4-4′剖面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勘探、访问、计算综合分析,滑坡整体较稳定,存在大范围失稳变形的可能性较小, 暴雨工况下,滑坡出现蠕滑变形,将可能对坡下的鑫丰达小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5 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及防治方案建议

通过对滑坡进行物理模拟计算,基本与目前滑坡的状况相符合,滑坡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的状况下,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由于滑坡在外力及地下水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都有可能改变目前的状态, 使得滑坡变形有继续加大的可能,由于滑坡前缘危害对象较大,所以治理滑坡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根据该滑坡的形态、 结构特征以及形成机制分析,考虑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滑坡失稳以后的危害性, 建议该滑坡防治工程采用地表排水+抗滑桩的方案[6]。

5.1 抗滑桩

滑坡前缘人为开挖建设小区, 陡坎高约3 m,建议在鑫丰达小区后部设置抗滑桩,桩径0.8 m,桩间距1.5 m,桩长8.0 m,地面上下各4.0 m。

5.2 地表排水

暴雨工况对滑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考虑结合坡体上的自然冲沟修建截排水沟,防止地表水大量入渗引起滑坡稳定性降低。

6 结语

董家河老街鑫丰达小区滑坡属浅层小型牵引式土岩滑坡;在天然状态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在连续降雨、暴(大)雨及地震影响下,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易产生不同规模滑移垮塌, 滑坡有变形失稳隐患,直接危及滑坡体附近的70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老街公路的正常运行, 采用地表排水+抗滑桩的治理方案切实可行。

表5 滑坡稳定性计算成果

猜你喜欢
滑带董家条块
董家鸿院士
基于条分法对边坡渐进破坏分析及多参量评价
黄土-三趾马红土滑坡滑带土的长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边坡倾倒稳定分析的矢量计算
Neoclassical tearing mode stabilization by electron cyclotron current drive for HL-2M tokamak*
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滑带土卸荷状态下的直剪蠕变特性研究
基于环剪试验的四方碑滑坡滑带土残余强度空间差异性和稳定性分析
求解推移式滑坡的一种改进条分方法
Effects of trapped electrons on the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 in tokamak plasmas with hollow density profiles
考虑剩余剪应力的滑带土强度再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