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改善与管理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玉米种植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玉米质量,为市场市场提供更多的玉米产品,增加国家的粮食贮备。但目前玉米种植技术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玉米的种植,对玉米种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玉米种植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玉米种植效率。
关键词:玉米种植;种植技术;种植现状
一、玉米种植现状
1.种植范围大
玉米种植范围较大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人口众多,多粮食的需求量较大,玉米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农作物,在我国各地区都有种植,部分地玉米种植集中区域还实现了种植机械化,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玉米种植的效率。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玉米的生存能力较强。所以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玉米,导致了玉米种植范围较广。
玉米的种植范围较大导致了技术人员在推广新技术的过程中不能全方位的推广新的种植技术,新型的玉米种子在偏远地区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偏远地区最新型的种子无法及时有效的推广,而且人们的观念落后,消息闭塞,新型号的种子与最新的种植技术也无法深入的推广。
2.对玉米种植的关注度较高
玉米的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能够作为粮食产物,而且能够为发电机等提供能源,也可以作为饲料、废料等被应用在各领域中,所以国家对玉米种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积极研究科学的玉米种植技术,农业部门也在玉米种植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培养更加优质的玉米种子,提出更加科学的种植技术。基层部门也加大对新技术的推广,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玉米种植的过程,提高玉米产量。
二、提高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效率的措施
1.栽植技术的优化
首先,玉米栽植时机械的使用,机械化种植提高了玉米种植的效率,尤其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大型机械的使用可以贯穿玉米栽植整个周期,缩短了栽植时间。平原与丘陵地带的玉米栽植可以实现集中管理,大面积控制。玉米栽植的过程中可以对大片的玉米统一种植、培育,实现玉米栽植统一控制,有利于提高玉米整体质量。然后,标准化的管理。玉米栽植技术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主要是使用机械化的手段,对大面积的玉米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情况下种子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统一种植,在浇水、施肥时能全面的进行,改善土质不良区域,从而提高玉米栽植的质量。最后,玉米产量的优化。玉米产量的优化主要依赖机械化的种植机械,不同区域农作物的成熟制也不相同,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可以一年多数,机械化种植可以满足一年多熟的種植条件,提高玉米产量。
2.种子的改良
由于农业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新的玉米种植技术离不开新型玉米种子的出现,玉米种子的改良可以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效率。目前玉米种子都是通过不断的嫁接、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种子。首先,玉米种子的改良能够适应不同区域的条件,增强玉米种子对环境的适应。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不同,北方地区需要玉米种子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的能力。南方地区需要提高种子抗倒伏、耐涝、防病虫害能力,从而提高玉米种子的适应性提高种子的成活率,保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种子的发育时间不同。因为玉米种植地区跨越的维度较广,导致玉米发育时间也有所差异,对种子进行改良,针对不同地区的种子培育出发育时间不同的种子,可以增加种子的适应能力。
其次,针对市场需求的不同,可以将玉米种子优化改造,使玉米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因为玉米不仅可以作为粮食,还能作为工业原料,为生产提供能源。用于畜牧业生产,作为家畜的饲料。也能通过玉米开发果汁、糕点等玉米为主的副产品。不同需求的玉米种子也各不相同,用于农副产品的玉米种类要偏甜,含糖量要高一些,针对做玉米淀粉的玉米,需要淀粉含量高的玉米种子。如果用于饲料、工业,玉米的口感是次要的,关键是玉米的产量。对玉米种类的需求不同导致了玉米种子的多样化,在种子改良时根据实际的要求优化玉米种子,提高了玉米新种植技术的应用效率。
最后,种植在不同区域的玉米,受到的病虫害也各不相同,所以在玉米种子改良时,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状况培养出针对该地区病虫害的种子,对抗不同的病害。这种抗药性种子的培育,可以提高玉米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生存率,保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3.病虫害防治技术
首先,在玉米种植前要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种子的选择要经过高精度的仪器进行筛选,将问题种子剔除在外。如果缺乏高精度的种子监测仪器,在种子选取时要根据当地常见的病虫害,选择针对性较强的防病虫害玉米种子,增强玉米抗病虫害的能力。
其次,技术人员对种子的生长过程中进行观察与监测。在种子生长过程中选择抗菌能力较强的种子。抗菌能力较强的吴均种子生长周期较比普通的玉米种子短,而且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降低病害对玉米的影响。抗菌能力较强的种子可以进行标记,作为下次玉米种植时的种子。而且对种子生长过程进行观察监测,以便种子在发生病虫害的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最后,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可以转变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第一控制好农药的用量,不能让农药污染环境,绿色防治病虫害。第二,针对玉米经常发生的病虫害,可以使用生物治理的方式,养殖益虫、养殖燕子、鸭子等动物,动物可以吃害虫的虫卵,在根源上控制虫害的产生。而且动物产生的废物也可以作为玉米的肥料,形成绿色农业。第三,使用紫外线灯、捕虫灯等仪器对玉米在生长时进行物理杀菌、物理驱虫。
4.种植技术的创新
玉米种植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创新,针对榆木种植的阶段性需求,促使玉米种植技术不断的发展。例如,玉米种子在生长的过程中,要根据玉米种子的情况栽培种子,以因地制宜为主要原则,使用先进的数据仪器对土壤状况、空气湿度等进行精确的测量,在玉米植株种植时选择更加合理的种植数据,提高新技术应用的效率。
首先,种子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盐水选择出空瘪的种子,增加玉米种子的存活率。
其次,在玉米种子种植时要控制好种子的间距,玉米种子的行距在62cm-65cm之间,植株间距在16cm-18cm之间,在种植完成后用镇压法的方式调整玉米植株间的间距。玉米种子间距调整好要对其进行施肥,施肥量要以土地覆土的厚度为准进行施肥,避免过度的施肥污染土壤环境。
再次,进行玉米田间管理。“查苗补缺”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措施,农户在种子发芽后到田间查找烂苗,并且使用新苗及时填补烂苗的空缺。农户要定期观察田间玉米的生长情况,不仅能够发现玉米生长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并且做出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最后,科学的施肥计划。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制定施肥计划,如果玉米的叶片颜色较浅,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补充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如果玉米额叶片出现高光,是玉米成熟期的标志,此时要对玉米进行晚收,提高玉米产量。
总结:
综上所述,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范围较广,而且国家对玉米种植给予了高度重视。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了种植技术的改善,玉米种子的选择,新型病虫害的防止,栽植技术的提高,在应用时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提高种子的生存率,保障玉米的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1] 王喜庆. 试论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 36(005):100-100.
[2] 杨绒. 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 新农村:黑龙江, 2017(23):89-89.
作者简介:罗广群,女,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农学专业,研究方向:小麦、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现参与枣庄市农业科学院《脱毒蜜薯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山东省农广校讲师团成员,主讲《智能手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农作物病虫害远程诊断》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