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兰 张永萍 王燕
摘 要:黄精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国内各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国外对其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本文通过查阅有关黄精的研究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黄精的深入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精;研究进展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亦称“鹿竹”、“土灵芝”、“救命草”、“老虎姜”等,属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多年生草本植物[1]。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性中药材。对于黄精的描述最早见于晋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后《本草经集注》及《本草纲目》明确指出其功效:“黄精宽中意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实,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究[2]。研究表明,黄精化学成分主要有糖类、甾体皂苷、酮及蒽醌类化合物、生物碱、强心苷、木脂素、维生素和多种对人体有用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3,4]。本文从黄精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和总结,为黄精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1.化学成分
1.1多糖 药用黄精中的糖类成分主要包括多糖和寡糖。黄精多糖是其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其中,生黄精中多糖含量最高,4.47%~21.34%,且因炮制技术的改变导致多糖含量不同程度地降低。
1.2皂苷 皂苷类成分是药用黄精中主要的药效成分,包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其中,甾体皂苷以螺旋甾烷为苷元,是药用黄精的主要活性物质,也是其特征性成分。
1.3 黄酮类 化合物主要有二氢黄酮、查耳酮、高异黄酮等多种结构类型。Yu H S等从滇黄精中分离鉴定了甘草素、新异甘草苷、异甘草素、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苷等多种黄酮类成分。
1.4挥发油 在药用黄精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中,高茜等发现烃类、萜类和醛酮类是百合科黄精属植物中最主要挥发性成分。研究表明黄精植物的根中分析出26种的化合物,其中含有芳烃(53.43%)、醇类(14.48%)、烷烃(7.70%)等;从黄精植物的茎中分析得到37种化合物,其中含有芳烃(52.11%)、醇类(15.15%)、烷烃(6.24%)等。
除此之外,还包括氨基酸及无机元素、蒽醌类化 和生物碱类化合物[5]。
2.药理作用
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可以明显得知黄精多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在抑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领域的出色效果已被临床所广泛证实[5]。同样,药用黄精在医疗、保健、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2.1 抗肿瘤 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多花黄精粗多糖可有效促进荷瘤鼠的胸腺和脾脏的生长发育,并通过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来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S180 肉瘤细胞、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2.2抗氧化 药用黄精可通过抑制衰老动物体内氧自由基、调节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体现对机体的抗氧化作用。研究发现黄精的正丁醇层提取物对实验大鼠的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减轻脂质过度氧化有关。
2.3增强免疫力 黄精在增强免疫功能方面优势显著,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崇,具体表现为增加免疫器官质量、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免疫防御系统活性等。黄精用于长期超负荷游泳致阴虚内热模型大鼠,可以提高其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 水平及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对免疫力低下大鼠具有改善其免疫功能的作用。
2.4 降血糖、调血脂 黄精具有显著的降血糖、调血脂功效,因其作用缓和、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广泛,可有效防止高血糖、高血脂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一项动物实验。显示,给予成年金黄仓鼠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然后分别ig辛伐他汀和黄精多糖,结果表明黄精多糖对血脂、载脂蛋白及内皮功能紊乱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2.5 抗病毒 辜红梅等探究黄精多糖(PD)抗病毒的实验中,通过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Stoker株、2型sav株和333株3种病毒进行注射PD,发现PD在稍高浓度情况下可明显提高实验组非洲绿猴肾细胞(预先使用HSV病毒侵染)活力。王金芳在1994年12月至1997年7月对14例疱疹皮肤病做治疗对照的研究中,发现药用黄精抑制疱疹病毒的效果十分显著。
2.6 抗炎作用 实验证实黄精多糖能有效减轻二甲苯对小鼠耳肿胀造成的局限性炎症,且可减少细菌带来的炎症损伤,提示黄精多糖具有抗炎作用。
3.结语
随着对黄精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由于其具有极高的藥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又具有药食两用中药材的特点,因此越来越重视黄精的开发应用。
目前对黄精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仍不够深入,如甾体皂苷类和多糖类成分药理作用的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与其他类中药配伍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药效分析及临床评估抑菌谱、有效剂量等方面深入研究,从而寻求到更多能与黄精配伍的物质,以便更好的开发利用黄精资源,促进黄精种植 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洪,张惟郁,朱伟嵘.黄酮类化合物调控肿瘤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7,48(24):5252-5262.
[2] 柳威,林懋怡,刘晋杰,等.滇黄精研究进展及黄精研究现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4):226-234.
[3] 陈辉,冯珊珊,孙彦君,等.3种药用黄精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15):2329-2338.
作者简介:张兰兰(1999)、女、陕西汉中,药学专业,2018级本科学生。
通讯作者:王燕(1982-),女,陕西西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研究。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陕产黄精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编号“201913123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