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编”外?

2020-10-28 09:31姜胜群
杂文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拙作杂文刊物

杂文式微,表现之一,是能发杂文的报刊寥寥无几。

搜肠刮肚写出了杂文,不甘“窝”在案头。酒越酿越值钱,杂文未见得越放越“洛阳纸贵”。

恰巧,读到一篇谈论当下杂文概况的文章,里面谈到了杂文式微,谈到了当下还在发表杂文的几家刊物。我眼睛一亮,哇塞,可找到组织了!

事不宜迟,打开电脑,上“百度”上把一家刊物的名称输入进去,搜到该刊物的“官网”,按“官网”上的地址,将一篇拙作发到了该刊的编辑部邮箱。

好事多磨,耐心等待。

大约一周后,在路上,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

“收到投稿,請与编辑联系,详见信箱。”

大喜过望,回到家里,顾不上饥肠辘辘,先打开电脑,打开邮箱。果然见到该刊一位Q编辑的来信——

“尊敬的作者:

您好,您的文章《xxxxxxx》已进入初审状态,还需返修才能提交终审,请尽快与责任编辑联系,谢谢!QQ:xxxxxxxx 电话:xxxxxxxxxxx(Q编辑)”

“返修”?文章不是零件,也能“召回”?我有些纳闷。清醒一下,几秒钟后,理解是笔误,是让我修改一下。我投的稿件是篇千字文,投出去之前,改了又改,看了又看,自我感觉良好,才投出去的。哪里不合适?哪里需要改?自己真的不知道,也猜不到。

于是,我在邮箱中回复该刊Q编辑——

“您好!

多谢拟采用拙作,您可以依需要删改为盼。

祝编安!

姜胜群

12,16”

过了几天,我的邮箱中,收到Q编辑的回复——

“好的。您可以加责编QQ:xxxxxxxx 电话:xxxxxxxxxxx(Q编辑),有些问题需要沟通一下。”

“有些问题需要沟通一下”?一篇千字杂文,不是万字学术论文,能有什么复杂问题?即便有问题,手机短信中也可以说明白,更不用说电子邮件了。有必要相互加好友加QQ加微信吗?

我没有按Q编辑的要求办,全当没有给该刊投稿这档子事了。

一天,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位女士,声音甜甜的——

“您好!我是Q编辑,我们这里,热情为作者服务。我可以帮助您发表论文,帮助您出书……”

电话都打过来了,却一句没谈“返修”之事。

我不知该怎样回答了,只好挂断。

Q编辑真的是编辑吗?如果是,岂不功夫在“编”外?

猜测毫无意义,把这次投稿,当作一次肉包子打狗罢了。

猜你喜欢
拙作杂文刊物
宋九江
刊物贺词
画与理
赴汉参加海峡两岸诗词论坛呈罗辉吟长叠前韵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木板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我最喜欢的刊物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