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符号在PVESM场域环境中的载体设计研究

2020-10-28 08:42李雯雯
设计 2020年19期

李雯雯

摘要: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使乡村空间环境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乡村空间设计已进入循序递进多维重塑阶段,这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过程。文章通过对乡村符号空间内涵、复合形态的载体转译研究,并交叉引入PVESM衡量概念,分析PVESM场域环境多维空间关联度。试图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设计转译文化符号、修复乡村空间环境,全面重塑乡村价值,推动乡村文态、形态、生态、业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符号;PVESM;多维重塑;共生介入;载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0-0058-04

Abstract:The arrival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ve brought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the rural space environment.Rural space design has entered a stage of progressive and multidimensional reshaping,which is a process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lti-dimensional spatial correlation degree of PVESM?eld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rural symbol space and the carrier of composite form,and cross-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PVESM measurement.Attempts to dig deeper into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design translation symbols,restore rural spatial environment,reshape rural value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form,ecology and business.

Keywords:Rural symbol PVESM Mult-idimensional remodeling Symbiotic intervention Carrier design

引言

在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下,“乡村”已不仅是传统聚落的原生秩序空间及农业种植功能的基础载体。国内外对“乡村”概念的划分有着不同的定义。日本:乡村,更为宽阔的开放空间,是凝结弥生时代以来日本文化智慧的代表,是融合土地的自然条件、生产和生活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景观”和“农民生活景观”的复合景观(进士五十八,1991)。英国:乡村通常是在当地政府区域的规模内定义的

(Champion,1998)。美国、澳大利亚:乡村则被描述为非大都市区的更宏观的规模(Hugo et al,1998)。Halfacree(2006)在 Lefebvre

(1991)“空間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乡村空间的三重模型”(Three-fold model of rural space),即乡村地方性(Rural locality)、乡村的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the rural)和乡村日常生活(Everyday lives of the rural),以此界定“乡村空间”,不仅要考虑“乡村”的规模,还要考虑其在文化、竞争、商品化等方面的独特性。中国:(李红波2012)提出中国乡村应由“同质同构”转变为“异质异构”,日益差异化和多元化。城市化、专业化、空心化、衰退乃至消亡,构成了中国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多种场景。

乡村空间中的肌理(历史、人文)沉淀,则是田园形态表述的重要来源,重要的乡村肌理常常对地域性空间设计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具有历史的鉴证价值的肌理形态,它是控制地域景观的重要命脉。乡村符号元素是源自特定地域生产、生活过程中,构成乡土景观的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的元素与符号[1]。一切乡村景观环境设计源于地缘肌理符号的媒介传递。文章从艺术学角度,构建乡村空间环境共生关系,以生态产业为介质共建乡村符号载体空间将城市引入农村,回归田园。

一、PVESM场域环境多维研究分析

(一)PVESM概念

日本学者进士五十八教授在乡村景观设计(Rural Landscape Design,简称RLD)方法中提出衡量“舒适设计”标准:PVESM层次分析法,如表1从五个研究点明确乡土景观设计的特征与意义,强调建设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2]。乡村聚落空间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宜居性建设是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按照人居环境理论,从功能性、审美性、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入手来评价分析乡村空间环境,是“舒适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也为研究乡村宜居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PVESM场域环境多维度分析

进士五十八教授早期对乡村环境“舒适设计”的分析标准,在乡村景观保护、乡村景观设计中,利用环境美学基础理论作为指导,以审美的角度分析乡村景观设计问题,重视生态环境美学基底,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培植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文明共生、功能与审美统一的美学观,将自然、生态、文化、审美完美的统一,实现人与环境的理想关系[3]。

在实例研究中通过田野走访将场域分析渗透各空间,细化生态环境设计、景观序列、衍生视觉序列及空间叙事多维度,并糅合传统文化、艺术生活、体察自然,分析其交叉关联主体性关系逻辑,更多的考虑“人与空间”的关系。结合PVESM场域环境中的多维度提取方法及载体诠释,实现了从具体空间到抽象空间、由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的多样性研究,如表2。

二、乡村符号的载体转译

研究乡村空间环境领域中的美和审美问题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空间中的审美表述通常从具象实体表达,而建筑形态则是人类审美载体的重要依托。德国哲学家G.W.F.Hegel就把建筑看作最早的艺术;而思想家Friedrich Von Engels在其研究著作中指出,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作为艺术的建筑的萌芽”形态表达[4]。因此重释的乡村符号语义应该通过构筑物的物化转译,构建视景的具象认读,从艺术的美学根基研究渗透到乡村设计过程中。

(一)空间内涵的美学转译

空间中亦可依附美学思想与创作手法的转译、渗透,帮助环境空间主体唤起受众者心灵的共鸣。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村环境空间是历史的延续,美学转译则是情感容器的模式创新。

1.    艺术情感化转译:美好愿景的构筑需通过感官体验并引起受众群体人境关系沉浸式情感共识。而艺术柔性的美学介入,其元素提炼、空间整合、创意设计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具有多维呈现优势。一方面艺术天然的连接性将乡土环境、生产方式、乡土文化等因素融为一体,从而优化生产要素、保护生态环境、重塑乡土文化。另一方面艺术参与不同空间的塑造,类似于文本的章节梳理:威严的、抒情的、有趣的场景书写,通过肌理的感官冲击、纹样的隐喻象征、尺度的空间重组,呈现艺术塑造空间设计的参与能力。而艺术转译空间语义如诗歌的诵读,强烈的了解欲望引导受众沉浸其中。国内外空间设计中的艺术情感表达从未停止,德国艺术家Joseph Beuys认为“艺术是治疗社会创伤的手段、艺术的社会责任就是直接干预社会生活”。俄罗斯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代表画家Robert Motherwell同时也认为“艺术不是手艺,是艺术家们将所体验到的情感表达传递”。[5]艺术的情感化转译更注重空间与参与者的交流,更能成为塑造空间特色的媒介。

2.    空间符号化转译: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乡村空间环境研究是一种美学量化编码再译的过程,将不同类型乡村地域文化元素挖掘提取并糅合产生新的意象符号。村民与游客自然而然地接受艺术赋能空间符号,体会赋予空间价值的符号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空间共融。而在空间转换赋义中不论是记忆印记的剥离转述、文化精神的物化塑造,其核心载体都是乡村人居环境。符号必须依附于显现物才能获得价值,而接受者在其明喻、暗喻的符号化转述过程中通过对视觉焦点的符号感知,达到乡村文化的意涵解读以及乡村符号的记忆传播,最终获得乡村记忆符号信息。在设计中,必须透彻解读各种符号承载及传递的信息,并渗透到空间(文化)环境中的深层理解释义。简言之,符号化转译过程是将复杂的空间“语言”,通过艺术化编码的手段以更清晰的思路展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记忆符号。应首先对乡村空间、构筑物、植物等环境要素进行符号化提取并整合分类,其转译核心是乡风文化的赋义。借助乡愁情感化共鸣与农耕行为互动,产生空间情绪赋能,真正地实现空间与自然对话,重建空间价值与文化自信的解码载体。转译解码载体的过程则是乡村文化意蕴空间思辨关系再造重塑的新阶段,产生的空间编码符号序列是转译的信息释义形态。

(二)空间复合形态的载体转译

通过增量空间复合视角,美化乡村自然景观、村落街区、院落、建筑、设施等形态环境,提高乡村空间载体的文化与艺术品质,探索艺术介入乡村设计策略与方法。解读乡村文化资源,设计转译文化符号。此外层叠展现乡村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做足生态文章,以生态为前提和底色,更好地优化发展路径和模式。突显地域生态文化特征,解决“千乡一面”的城镇发展窘态,做到“艺术介入、一村一品”。

1.    场景形态中的叙事表现:乡村空间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的时代需求下渐渐失去原有的空间、生机和活力。研究利用环境中生成机制意向物化的过程,借助具象的“形”来表达抽象的“意”。以形叙事,借形表意。运用抽象、比喻与借鉴的“意蕴延伸”再现与重释的“环境语义”[6]。并合理利用美学理论,将场景形态转变为极具陌生化和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敘述空间,在给予受众视景体验的同时解读着乡村空间序列节奏。

2.    情景空间中的秩序建立:乡村空间环境中文化转承赖于形与意的叙事表达,也需要获得情景空间的秩序建立。现存的乡村文化建设阻碍,部分就来源于文化秩序的待建。文化自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精粹表现,在乡村环境重构中亦重点营造人文意境情景秩序。如分层诱发空间主题性,呈现叙事感知隐喻秩序。这些具有牵引作用的结构关系,能够引申和营造出一个有效而生动的乡愁语境,从而为文化语义的表达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指向[7]。从研究基地来看,淮安市自古有南船北马的美称,在历史上是重要的运河枢纽。因此,聚集的文化也是丰富多样的,如图1、2将淮安地区漕运文化、西游文化、科举文化、盐运文化、淮扬菜文化进行情景空间秩序建立,研究其历史文化积淀有助于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在地性塑造以及文化自信的提升。

3.    视景空间中的编译解读:在乡村环境重构研究中不论是形意的符号化提炼,还是情景的文脉秩序构建,最终依然将落在意境的主导性贯穿组织中。总结来说,视景空间中的诸多可利用资源,可抽象为对符号化编译的统合处理,如借助“意”的文脉、“景”的感知、“境”的重塑,亦可形成编译边界的渗透、共享、重叠,从碎片空间的语义表述中解读隐藏的乡村物化信息。

三、乡村符号赋能载体环境共生策略研究

相对而言,符号的全面提取解读终将寄托于载体环境的共生显现。直观的研究“承载体”,表达各影响因子逻辑关系间复杂性,即利用乡村空间环境时间标记(关联比较)和空间标记(分类比较)契合因子,从人、自然、乡村相互之间的多维关系着手,将各单元符号进行串联,结合在地性并作为乡村生态艺术化价值衍生的研究主体,亦是本文PVESM场域载体研究重点。

(一)载体场域基地状态分析

研究基地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点,位于废黄河水系、淮河水系以及沂沭泗水系的汇集处,是淮河、运河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属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示范城市、苏北优秀旅游试点区块。同时基地保留着淮安主要城乡发展痕迹,是具有代表性的待转型村落,有着优美的自然田园环境和较完整的农业生态经济。此外载体基地依附PVESM场域环境衡量标准宜居研究基础可行。

从调研现状来看,基地存在人口流失、荒地泛滥、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住宅建筑结构布局设计不合理、近现代住宅缺乏内涵文化、对城市楼房模仿而丢弃传统民居的精华元素等方面。因此文章结合种植耕地、原始建筑、闸口河道等场域特性与场所认知关系,分析场景空间与场所精神生态化衍生机制以及人居建筑与空间认知形成导向意识,从而提取乡土环境、生产方式、乡土文化等有效场景载体符号,如图3。

种植耕地:村落原始用地中,种植耕地占80%以上。在规划改造时可保持原有耕地面积,并对其进行区块化整合,发展生活体验型种植产业。通过租赁、采摘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复兴体验,感受田园自然景观审美,同时为村民提供宜居环境双效价值路径。

原始建筑:村落原址建筑整体布局沿河道呈带状分布。由于人口涌向城市,大部分屋舍处于闲置荒废状态。因此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基地实验性重构研究。

闸口河道:研究地处五河交汇区域,河网资源密布,水系发达。同时基地紧邻闸口,形成岛屿式闸口生态景观环境。地域优势凸显,淮安特有运河文化、闸坝文化亦可成为空间转译助力因子。

(二)乡村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共生介入策略

载体环境的共生策略是由符号基础理论的指代关系上升到境景的视景功能并渗透到文化思想精神的全面提升,是民间、村间、宅间设计助推效应的互鉴表现,也是衡量设计层阶关系价值常态化的体现依据。乡村符号在基地环境设计的共生策略研究,从在地性认同中找寻共鸣,而符号的表征提取重点是渗透的信息表意,其最终实现载体搭建后的引入(主體)沉浸。其共生设计过程是思考如何选择抽离个体寻求语汇共鸣并赋予载体内涵的创作构架,乡村符号与环境设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    认同中的共鸣:从基层走访到刚性需求调研,结合实际受众体进行乡村空间环境互动适应性的合理评估。并整合乡土资源艺术化语义,寻求有效交流媒介。

2.    提取内涵渗透:以时间、空间多维度为轴线,运用分类分析法提取乡村地域性空间环境信息及类型符号分化表象,并从外围景观、田园生产与生活行为、乡土环境空间多角度渗透符号表意本体,将“表象、表意、表态”的过程层次剥离,触发设计符号信息解码。

3.    载体共建沉浸:透过现有空间秩序强调多维共生环境,即寻求受众精神层面的认同与共鸣,其过程更是显现在对乡村文脉记忆的提取渗透中,而共生概念的核心载体也将最终糅合于乡村环境的动态衍生关系中并引人沉浸其间。

(三)多维空间复合形态的PVESM载体重构设计

研究以PVESM载体再生为出发点,并拓展农业产业结构。从文脉共生产业、农耕环境体验以及民宿功能拓展全面辐射环境生态活化、乡土资源保护、民俗文化传承、产业经济创收等适应性空间复合体系,如图4。

结合淮安独特水系载体的乡村符号赋能重构,研究倾向于通过释义田园审美的动力诱因;乡村旅游的环境优势拓展;宜居环境产业的双效机制;乡土地域文化的助推效应等多方面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环境并剖析影响因子,提炼潜力数据运用于新农村建设及文旅业发展。具体而言,则是利用基地生态资源优势并柔性重构(宜居)环境共生策略,综合PVESM原理并交叉延伸关联层级,自觉诱发农村生产生活复兴机制。

1.    乡村符号特性转译:符号转译遵循保护原始地域乡土表征的原则。在村落改造规划设计中,保留了原始农田与建筑。首先对农田进行体验式乡土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其次对原始建筑在保留原始特色的前提下进行符合时代的改造,如村落增加公共图书馆、广场区域。此外闸口岛屿部分承担了新生活化的主要功能,主体中实验性地引入空间美学转译概念。以时间轴线、树状生长为符号表述媒介,多维度拓展乡村田园符号转译,提取水文景观符号,以水波纹为地面铺装分界线,呈现波纹涟漪的视景效果,让平面化的广场形态富有动感,如图5。

2.    肌理表象共识新生:在细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景观、道路、休闲区域的审美共享中,充分考虑符合人因刚需要素,在空间与色彩的布局上以满足人的体验性为重要指标。如桥梁作为连接村落与闸口岛屿的纽带,代表连接过去与现在,以时间维度为轴线展开设计。在材料肌理表述上,桥梁钢架采用篱笆为设计原型,地面铺装则利用村落原始的石磨盘,如图6。石磨与年轮的肌理表征相似,使桥梁更加具有维度感,强调乡村建设的地域性、文化性、民间性,衍生虚空间肌理表象。

3.    宜居环境形态重构:村落是人文环境的形态体现,而建筑则是村落的构成元素。在材料选用、肌理质地、展面色彩、结构延展方面进行阈值修正体现。当然,乡村宜居空间的建设不应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需要考虑到空间的独特性与适应性。在继承乡村文化的同时打造宜居空间,处理好空间的秩序性、节奏性,如人居环境产业拓展,从结构上改变乡村居住思维模式与管理机制。建筑空间采用“一栋建筑,多种选择”:1+1、2+1、3+21+N等空间模块类型组合,设计中将各层入室分层规划、独立管理,满足更多类型消费群体的需求,如图7。与此同时室内各细部设计充分考虑宜居尺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