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代序,岁月如歌。2020年10月29日是山东师范大学70华诞。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自1950年建校以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山东师范大学党委登高望远、审时度势,对标对表、守正创新,团结带领全校师生,科学谋篇布局“十四五”,深度推进综合改革“精装修”,努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确保学校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建设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全力冲击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薪火相传砥砺耕耘 1950-2020
山东师范大学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师范馆。1950年10月,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山东师范学院,系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整建制并入。1981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同年8月,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年3月,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11月,学校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回顾山东师范大学70年走过的历程,改革、发展、创新,负重、担当、奋进是70年的主旋律;与祖国共成长、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是70年的主线;传师道、育师德、筑师魂是70年的主题。学校70年历史,是一部为国而立、为国而兴、为国而进的创业史奋斗史,也是一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成就史贡献史。
目前,山东师范大学在济南市历下区和长清区两地辦学,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建筑面积141.05万平方米。学校现有21个学院(部),88个本科专业,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6个学科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24个学科参评,其中有13个学科进入B及以上等次,B+等次和B等次数量均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学校建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省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16个专业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8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学校图书馆馆藏书刊452.94万册,数据库198个,各类电子图书912.94万册,电子期刊4.44万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10人,具有博士学位师资占比达64.1%。学校有双聘院士10人,33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2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9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30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专家。1人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31人获评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个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强抓内涵走在前列
1950-2020
山东师范大学注重加强教育教学顶层设计,突出教学改革创新和特色发展提升,教学研究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侣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编写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部,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00余项。学校不仅是全省最早承担“国培计划”高校,更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承担教育部“质量工程”全部类别项目,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示范性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已建立起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型齐全的完整教育体系,形成从培养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体化的教育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是山东省同时拥有这2个培养体系的唯一高校。
山东师范大学现设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7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等53个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研究培训平台。
“十二五”以来,山东师范大学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12项。2012年,学校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学校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滚动支持。学校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东省社科重大成果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和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近300项。
近年来,学校坚守服务基础教育的本位使命不动摇,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需求,以传统优势学科为依托,以提升服务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为突破口,深化科教、产教、校地融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高端智库建设,开展政策决策咨询服务,着力聚集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催生大成果,对接与服务山东“十强产业”能力明显加强,服务与引领山东基础教育发展影响力显著提高,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中贡献了山师智慧和山师力量。
弦歌不辍高标致远
1950-2020
山东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将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打造大宣传、大思政、大文化和大安全工作格局,把党建思政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着力推进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院和教育部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获批教育部省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学校获评省级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工作示范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1个项目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个项目获批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2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学校共青团组织多次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总支),连续26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動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
建校70年来,山东师范大学培养的40余万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广大校友扎根基层、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甘为人梯,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涌现出了数以千计的齐鲁名师和名校长等基础教育名家,为学校赢得了“齐鲁教学名师半数出自山师”之美誉。在广大校友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培根铸魂的哲学社会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叱咤风云的外交官、搏击商海的企业家,以及为党立命、为民立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维和军人,还有许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新兴产业工作者。一代又一代校友秉承母校优良传统,胸怀理想、勤勉奉献,勇于担当、建功立业,展现出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山师文化品格和精神特质。
征程万里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山东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坚守人才培养使命,以建好服务山东“八大战略”标杆大学、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和全面建成国内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为己任,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激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满池春水,努力答好人民期盼更好教育“关切题”,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山师卷”,再创师大发展新辉煌。
(编辑/张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