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双重人格状态与《七月与安生》的创作

2020-10-28 01:30李胜操
海风 2020年4期
关键词:安生身份人格

李胜操

任何的小说创作都具有作者自传的成分,《七月与安生》这部作品也不例外。但是《七月与安生》这部作品却也有不同于其他小说作品的地方,那就是在这部小说当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我”,一个是真实的作者的化身,另一个则是作者幻想出来的那个“理想的我”。

两个我之间,存在复杂的共生关系,爱得不可分离,又恨得一塌糊涂。具体来说,作者的真实化身是安生,而那个“理想的我”则是七月。本文拟依据心理学上的双重人格现象对这部作品当中两个我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庆山(安妮宝贝)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候的主观精神活动过程。

双重人格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疾病,学名叫做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患者的主观精神活动出现了分裂,经常表现为在两个不同的人格之间转换的现象。患者的两种人格具有自己的特质、记忆、特殊习惯,甚至是说话的风格。这就好像一个人的肉身中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灵魂一样。比较严重时,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多重人格,在多种不同的人格之间转换。

对于双重人格形成的原因,现在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解释。这多与童年时期遭受的不幸有关。儿童如果遭受了虐待与伤害,有些儿童就会借进入“自我催眠”的状态幻想自己是“另一个人”来摆脱那些创伤。因此,双重人格是一种无意识活动的现象,是一种异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本文所要论述的观点是作者庆山创作《七月与安生》时可能是处于一种类双重人格的状态,即作者虽然不是双重人格,然而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和双重人格类似的特征。具体来说,在这部作品中既有作为作者现实中的“我”的化身安生这一人格,又有作者幻想出来的另外一个理想的“我”七月这一人格。作者幻想出七月这另一个“我”,从而能够帮助她满足自己人生所没有获得的快乐,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整个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两个人格间相互冲突,相互转换的复杂精神过程。这表明作者的无意识活动在创作中异常活跃,从而最终创作出这部杰作。以下从个方面对上述的看法进行一定的论证。

安生童年创伤的痕迹

研究认为双重人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童年的不幸。儿童遭受到心灵的伤害后会通过幻想自己是另个人来摆脱这种创伤。这便是双重人格形成的原因。我们在原著中可以清楚地找到安生童年遭受不幸的影子。

首先,她的出生就有悲剧色彩。她是个没有父亲的孩子。她的母亲因为爱一个男人,为他生下孩子,却注定一生要为他守口如瓶,这也就意味这安生从小缺少父爱。

其次,她的母亲也并不疼爱她。虽然安生居住在宫殿一般的房间里,家庭富裕,但是母亲却在国外,只有一个保姆照顾她。这也使她的房间显得寒冷。安生对她母亲养的热带鱼的看法或许表明了她对待家的心态。安生说,这里的水是温暖的。可是有些鱼,它们会成群地穿越寒冷的海洋,迁徙到辽阔的远方。因为那里有他们的家。安生并不认可这个华丽的居所是自己的家,她渴望一个家,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寻找,只知道家在远方。

最后,从安生在学校的表现来看,她的脸上总是很阴郁的神情,言辞尖锐,桀骜不驯,常常因为和老师抢白而被逐出教室。阿德勒認为一个缺少家庭里的爱的孩子,会通过制造来获得成人的关注。安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反应了她家庭中爱的缺失。

相反,七月的家庭却是幸福的,父母都是和蔼可亲的人,很疼爱七月。可以说幸福的七月拥有安生童年所没有的也是安生最渴望的温暖的家庭,以至于安生能够被七月家庭接受,常去做客就很幸福。

虽然关于作者庆山本身的人生经历,资料并不多,但是就她的作品所透露出来的阴郁、颓废的气息,以及她曾经因为父母粗暴地干预她的工作而离家出走漂泊的经历,似乎可以判断她的人生的成长似乎并不顺利,童年似乎并不幸福。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安生应该就是作者的化身。而作者通过幻想出一个理想的“我”七月,来满足自己童年所缺失的爱。这和双重人格的形成过程是类似的。

《七月与安生》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双重人格患者的两种不同的人格是密切联系的,谁都不能离开对方单独存在,表现为一种共生关系。在小说中,作者多次暗示了七月和安生所具有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同一性。如在最初两人相识之后的状态时写道:有时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时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更为直接的是家明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这样好的女孩,你们好像是同一个人。

同时,双重人格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患者两种人格具有自己的特质、记忆、特殊习惯,甚至是说话的风格。我们可以从原著中看出,七月和安生的人格特点几乎是截然不同的。七月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乖孩子,好孩子。她性格安静,胆小,遵守既有的规则。而安生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她让老师头疼,经常顶撞老师,胆大,不喜欢受约束,渴望冒险。这种性格特点在她们的一生当中都有稳定的表现。七月像那些好孩子一样,上重点高中,读了大学,找了一份银行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工作,完全是很多父母心中理想的对自己孩子人生道路的期望。而安生却不爱学习,最终辍学,并且开始四处漂泊的人生。其实在原著中,她们的性格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只是在改编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中,改编者将七月塑造成外表安静本分,内心却和安生一样喜欢反叛、渴望冒险的性格。或许作者这样改编是为了突出七月和安生的同一性,但是这种改编其实不符合原著的内在精神的。

另外,在原著中对七月和安生的一点差异的描写也非常符合临床上所发现的双重人格差异的表现。那就是对性的态度。临床发现,双重人格患者的两种人格对待性的态度上往往是截然不同的,表现为性压抑和性开放的差异。安生对性持开放的态度,基本上喜欢谁,就会和谁发生性关系,而七月却并不是,她对性持压抑态度,只忠于家明一人。

《七月与安生》的冲突

双重人格患者的两个人格之间往往存在着冲突和竞争,以实现自身对个体的控制。七月与安生在整个故事当中表现出来的冲突和竞争与双重人格患者两种人格的这种冲突和竞争有着非常相似的表现。需要说明的是双重人格患者两种人格之间的竞争和冲突的结果是某一人格控制个体的精神活动,使个体表现出不同人格之间的交替现象。作者庆山在进行创作时并不是处在这种病态的状态,而是表现为有时以七月的身份自居,有时又以安生的身份自居,出现类似于双重人格的互相交替的现象。

首先,一个问题是作者在创作《七月与安生》时,是主要以七月的身份自居,还是以安生的身份自居呢?答案很清晰,整部作品是以七月的视角写的,说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主要以七月的人格自居。或者说作者在创作故事时,是主要把自己想象成七月的。这也和一些临床研究的发现相吻合。在一些案例中,主要人格往往不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而其他人格却知道主要人格的存在。安生实际上更多的是作者现实中的自己,類似于作者的主要人格,但是如果作者在创作中更多地以安生的身份自居,她就不能够很好地讲述她和七月的故事,这与临床发现主要人格往往不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相一致。相反,七月是作者想象中理想的自我,类似于非主要人格,作者以七月这一身份自居时,她就能比较好地讲述她和安生的故事,这与临床发现其他人格往往知道主要人格的存在一致。

我们也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来理解七月与安生矛盾冲突的实质。作者在创作时,主要是以理想的我“七月”这一身份来自居的,因此从童年开始,她就是幸福的,父母疼爱,家庭温暖,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她也能够上市里最好的高中,并且找到她16岁以前包括以后看到过的,最英俊的男人家明,虽然经历了波折,还是能够幸福地和家明过着平凡的小日子。但是不时地,作者又会突然以安生的身份自居了,于是此时的安生又成为作者的化身,开始喜欢家明,与七月争夺家明的爱。这就类似于双重人格患者被压抑的一种人格突然冲破压抑,掌控了个体。对于作者而言,则是她从理想的我“七月”重新变回了现实的我“安生”。

故事中有明显的三个事件与作者从“七月”状态变回“安生”状态相关。首先是三人在登山过程当中,本来相安无事,但是在小庙里安生却对家明说出了喜欢他的话。其次是当七月和家明结婚前夕,毫无预兆地就出现了安生与家明同居的事情。最后是家明和七月已经结婚,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却突然传来安生怀上家明孩子的消息。

这比较明显的三次事件是作者从理想的我“七月”重新变回了现实的我“安生”,进而争夺爱情的表现。但是,很快作者就又再次变回了理想的我“七月”。此时,以理想的我“七月”的身份自居的作者意识到安生对她的幸福的侵犯,所以马上开始惩罚“安生”。三次事件之后等待安生的都是悲惨的经历。第一次事件之后,家明送给安生的白镯子被七月的绿镯子碰地粉碎,接着安生就开始流浪的悲惨生活;第二次事件之后,安生被七月打了一耳光,并最终离开家明和一个可以做她父亲的中年人漂泊加拿大;第三次事件之后,等待安生的是最严重的惩罚:生完孩子后死亡。

在对《七月与安生》原作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从故事创作的原因:作者现实的“我”安生的不幸童年,到故事的具体表现:安生与七月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及安生与七月的矛盾冲突,都与临床上所发现的双重人格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表现类似。所以,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应该是处在一种类似双重人格的状态中,被自己的无意识所引导,从而一气呵成,创作出这样一部震撼心灵的杰作。本文或许可以提示杰出的作家往往具有一种特殊的天赋,使自己处在一种异常的无意识掌控的状态,从而创作出一般意识活动所无法创作出来的杰出作品。

(2019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中国影视观众的无意识审美心理研究(立项号:ZD201906132)”的研究成果。作者供职于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安生身份人格
以鸟喻人
最好的驸马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知足
“自我”与“他者”互为影子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安生
身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