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清,穆贵玲
(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635;2.珠江水利委员会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610)
粮食安全是关系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大战略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历来均受到国家的重视。而耕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保护工作是关系到乡村繁荣振兴、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作为“中原粮仓”,河南省一直都把保护耕地放在重要的位置,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红线的要求。通过近些年的坚持与努力,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河南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耕地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地方政府“重发展、轻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长效的耕地保护与监管机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依然任重道远。
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是指以耕地生态保护的成本与生态服务价值为衡量标准,实行激励性的保护工程,灵活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发展,提高基层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避免出现耕地侵占、破坏等行为[1-4]。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耕地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全覆盖。因此,完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保护治理措施势在必行。
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的确定关系着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实施效果,回答耕地生态保护补偿中“补多少”的问题,是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
国外学者主要是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进行测算。如Bohm[5]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居民对不确定财产支付费用和接受补偿的意愿进行了随机抽样与调查分析;Cooper等[6]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农户愿意接受的补偿金额进行了模拟研究。国内学者也有许多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进行测算的,如牛海鹏等[7]采用综合方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河南焦作地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进行了测算。马爱慧等[8]采用选择实验法和条件价值法,根据对湖北武汉市的居民进行的耕地生态补偿问卷调查结果测算出耕地生态补偿额度。
基于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测算也较多,如张效军等[9]通过对我国耕地价值商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的核算确定了我国耕地保护标准;单丽[10]在嘉兴市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时采用了生态承载力模型和当量因子法;苏浩等[11]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能值生态足迹对河南耕地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赵青等[1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河北省环京津地区耕地盈亏量,得出河北环京津地区各县区的耕地生态补偿量。
目前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核算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测算体系。大多采用单一方法如条件价值评估法、当量因子法、生态服务价值法等,并没有建立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补偿标准测算体系[13-16]。这些模型方法既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内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如条件价值评估法采用实际调研数据,能反应一定的实际情况,但其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补偿或受偿意愿,更多反映利益相关者的主观因素,主观性过强;当量因子法所需数据易获取,但是只能反映区域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不能体现具体差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对数据可靠性要求很高,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可操作性差。
本研究在建立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测算体系时,总结了现有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同时考虑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利益相关者意愿,通过博弈模型,综合考虑条件价值评估法和当量因子法,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滑县位于豫北平原,全县面积1 814 km2,人口139.05万人,辖10镇12乡。滑县全境均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别适合农作物生长。耕地面积13.014万hm2,占县域面积的70%以上。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中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小麦产量第一大县。作为“豫北粮仓”,滑县的耕地保护关系着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
根据《2018年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63.5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2.3∶37.9∶39.8。全年粮食总产量158.5万t,比上年增长1.4%,其中,夏粮总产量88.3万t,下降2.9%;秋粮70.2万t,增长7.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7.403万hm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12.067万hm2,玉米播种面积为8.640万hm2,棉花播种面积为0.049万hm2,油料播种面积为2.603万hm2。
(1) 改进当量因子法。当量因子法是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一种评估、测算体系,基于Constanza等[17]和谢高地等[18]的研究成果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是指某种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服务相对贡献大小的潜在能力,我国农田当量因子定义为1 hm2全国平均产量的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19]。谢高地等[19]在 Constanza[17]的研究基础上,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景观美学、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持、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并于2002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其中最新农田生态系统中对应的当量值Di分别为:1.00、0.39、0.17、0.72、0.97、0.77、1.47、1.39、1.02[18,20]。
单位当量因子价值量的计算具体参考黄丽媛等[21]和牛海鹏等[22]的研究成果,计算公式如下:
(1)
补偿额度根据农田总价值与政府补偿意愿系数确定。农田总价值的计算采用农田总当量值与单位当量因子价值量的乘积。政府补偿意愿系数反映政府补偿能力与补偿意愿,用农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表示。补偿额度计算公式为:
P=k×Ea×D
(2)
式中:k为政府补偿意愿系数;D为农田生态系统总当量值。
(2) 条件价值评估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评估方法,被美国作为资源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列入法规[23],它是基于被调查对象的回答,反应个人偏好及支付-受偿意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在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CVM 原理、步骤具体参见文献[24]。
(3) 博弈模型法。博弈模型形成生态补偿标准主要是综合考虑几种单独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合作博弈协商,达到几种单独方法优势互补的目标。
当量因子法所需数据易获取,但仅能反映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的平均服务价值,不能体现具体的差异。
条件价值评估法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愿,更多反映主观因素,测算结果有可能会超出实际价值水平。
故采用博弈模型,对上述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讨价还价博弈分析,确定出较合理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博弈模型原理、步骤具体参见文献[25]。
根据公式(1),采用《2018年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中数据,对滑县2018年农田单位当量因子价值量进行计算,得出滑县2018年农田单位当量因子价值量为2 650.72 元/hm2。具体计算过程见表1。
根据《2018年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中数据可以求出滑县2018年政府补偿意愿系数为0.164。根据公式(2)求得补偿额度为3 444 元/(hm2·a)。
表1 滑县2018年单位当量因子价值量计算表
通过实地走访获得调查问卷,在滑县的王庄镇、瓦岗寨、桑村乡、白道口镇、留固镇、万古镇等地对农户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23份。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社会经济特征、耕地种植情况、耕地保护认知情况、耕地保护受偿意愿等。耕地保护受偿意愿采用在0~7 500元/hm2的限制条件下自由填空作答。
对农户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受访者大多有耕地保护意识,423份调查问卷中有345份有耕地保护意愿,占比达81.6%。87.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进行耕地保护应该得到经济补偿,且认为现行补偿标准偏低。
对农户受偿意愿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农户平均受偿意愿为5 527.95元/hm2;因有受偿意愿范围限制,农户最高受偿意愿为上限值7 500元/hm2。本研究认为农户平均受偿意愿反映了大多数农户的实际意愿,故用农户平均受偿意愿作为该方法的补偿标准,为5 527.95元/hm2,即5 528元/(hm2·a)。
用基于改进当量因子法计算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作为农户愿意接受的最低补偿,即CL=3 444 元/hm2;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计算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作为政府愿意支付的最高补偿,即CH=5 528 元/hm2;用现行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作为农户接受补偿的下限,即m=1 515 元/hm2。
贴现因子计算公式为:
σ=1/(1+r)T
(3)
式中:T取1 a,根据央行最新标准一年定期利率r取1.5%, 计算可得研究区贴现因子为0.985。
博弈求解得到CP1=3 551 元/hm2,此时,(m+CH)/2=3521>CL,农户接受该出价,谈判结束。
因此,滑县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最终标准为3 551 元/(hm2·a)。
目前全国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规定每年每亩补贴标准,主要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种是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办法,即对考核优秀的乡镇村集体奖励标准。根据《河南省2016 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河南省县级行政区域实行统一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为1 515 元/(hm2·a)。
根据《山东省耕地保护激励暂行办法》、《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耕地地力保护)实施方案的通知》、《南京市耕地保护补贴暂行办法》、《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江西省2019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及实施方案》、《湖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方案》、《海南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浙江省瑞安市耕地保护补偿办法(试行)》、《贵港市港北区2019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可知,国内各地区现行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详见表2。
表2 我国部分地区现行耕地保护补偿标准
从我国部分地区现行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可以看出,总体上东北地区耕地保护补偿标准较低,越往东南地区补偿标准越高。县级补偿标准基本在1 650元/(hm2·a)左右,大多只包含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低于市级补偿标准很多;省会城市的补偿标准最高,基本在4 500元/(hm2·a)以上。
本研究综合考虑农户平均受偿意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农业对当地GDP的贡献度等多种因素,计算出河南滑县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最终标准为3 551 元/(hm2·a),高于现状补偿标准1 515 元/(hm2·a),但介于全国现行县级补偿标准与省会城市补偿标准之间,计算结果比较合理。
(1) 通过引入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博弈模型,对河南滑县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进行计算,得出河南滑县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为3 551 元/(hm2·a)。计算成果介于全国现行县级补偿标准与省会城市补偿标准之间,结果比较合理。建议河南省进行耕地保护补偿时增加考虑基层农户的受偿意愿,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促进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耕地保护效果。
(2) 通过博弈模型把改进当量因子法与条件价值评估法结合起来,融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并弥补各方法的不足,综合考虑基层农户的平均受偿意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农业对当地GDP的贡献度等多种因素,计算方法相对合理。且该方法所需数据容易获取,计算过程、步骤比较简单,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便于大范围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