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450000)孙锡喜 许华青 田分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71000)李居峰
1.1 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梅毒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0~60岁,平均(41.3±6.5)岁。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20~61岁,平均(41.5±7.0)岁。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苄星青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727)肌肉注射240万单位/次,1次/周,连续用药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米诺环素(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011)口服100mg/次,2次/d,连续用药3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免疫功能。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外周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对比皮损消退时间及治愈率。治疗后随访2年,记录两组的皮损消退时间,并统计两组的治愈率。治愈标准:血清RPR转阴。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以t检验计量(±s)资料,以X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D3+、CD4+、CD8+及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D3+、CD4+、CD4+/CD8+均升高(P<0.05),CD8+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更高(P<0.05),CD8+更低(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s)
附表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n CD3+ CD4+ CD8+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1 60.2±5.075.5±6.2a 36.4±4.644.0±5.0a 25.7±4.319.3±4.2a 1.4±0.32.3±0.4a对照组 41 59.8±5.570.2±5.4a 36.2±4.740.3±4.6a 26.1±4.522.3±4.0a 1.4±0.41.8±0.4a t 0.345 4.128 0.195 3.487 0.412 3.121 0.000 5.660 P 0.731 0.000 0.846 0.001 0.682 0.003 1.000 0.000
2.2 皮损消退时间及治愈率比较 观察组的皮损消退时间(8.2±2.1)d比对照组(10.3±2.5)d更短(P<0.05),观察组治愈率87.8%比对照组68.3%更高(P<0.05)。
在机体受病毒或细菌感染时,可激发免疫反应,导致CD3+、CD4+被大量消耗,CD8+水平升高,CD4+/CD8+值下降,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如何改善梅毒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恢复免疫功能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D3+、CD4+及CD4+/CD8+均升高,CD8+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说明在梅毒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米诺环素更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观察组的皮损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证实米诺环素更利于促进皮损的消退,并可提高治疗效果。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效果已得到临床公认,由于Tp在体内的繁殖周期为30h,因此临床用药时选择长效的苄星青霉素,该药物在血中的有效浓度可维持2周,但起效慢,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脊液等深部组织,容易出现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且对免疫功能的恢复较慢[1]。米诺环素是半合成的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可与致病菌的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肽链的延长,抑制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且具有高效和长效性,另外该药物可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作用,减轻Tp感染造成的机体炎症反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2]。因此在梅毒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米诺环素,可与苄星青霉素发挥联合的抗菌作用,并更利于减轻Tp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促进皮损的快速消退,并可提高治愈率。
综上,将米诺环素应用梅毒患者治疗中,对于改善免疫功能、促进皮损的消退、提高治愈率有更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