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孟津县妇幼保健院(471100)史玉洁
作为妇科的多发病症,慢性宫颈炎的就诊比率高达59%[1],同时,慢性宫颈炎也是造成盆腔脏器和身体其他炎性反应发生的潜在原因,且同时和宫颈癌发生有显著关联趋势[2]。一般情况下,慢性宫颈炎发生后,将逐渐演变为上皮内瘤样病变,同时并发为宫颈癌[3]。所以进一步提升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显著作用。鉴于此,文章将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428例纳入研究中,评定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价值。
1.1 基本数据 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42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有生育史和性生活史。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1岁,中位年龄(32.3±2.3)岁。428例患者均经过临床《妇产科学》的相关标准确诊[4]。
1.2 方法 手术前3日禁止性生活,通过妇科检查和白带常规化检查排除生殖道病症;经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电子阴道检查,排除宫颈癌患者,月经期间和月经前后3日不可手术。
保持膀胱截石位,对宫颈充分暴露而后消毒,予以干棉球对宫颈黏液擦拭,应用超声治疗头,直径在1厘米,对糜烂的直径予以记录。在治疗头上套上膜而后涂抹耦合剂,和糜烂面积接触,对脚控开关进行开启。治疗头从宫颈外口病变位置往常规位置,以每秒5~10毫米速度予以环形扫描。扫描>病变边缘2毫米处,扫描到宫颈外口出现凹陷,治疗面部呈现为充血水肿,治疗面积较比治疗前缩小,质地较比治疗前有所坚硬。手术完成对治疗用时进行记录,手术后应用青霉素预防感染,在创伤面覆盖云南白药,1日后取出。叮嘱患者进行会阴部清洁,60日内禁止内盆洗浴,禁止性生活。
1.3 随访标准 治疗后每间隔30日进行一次随访,对患者的病史询问,包括阴道排液情况、阴道出血情况和月经情况;复查宫颈糜烂面积大小情况,记录阴道分泌物性状和白带化验情况;治疗后60日随访过程中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治疗后90日随访中予以电子阴道镜检查[5]。
患者在治疗后90日予以复查,依据患者治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予以评定[6]。其中判定为0分表示无白带,没有接触性出血,宫颈肥大程度≤3厘米,无糜烂分型;1分表示白带较比平日增加二分之一,有时出血,宫颈肥大程度>3厘米,≤3.5厘米,糜烂分为单纯型;2分判定为白带较比平日增加1倍,经常出血,宫颈肥大程度在3.5~4.5厘米左右,糜烂分型为颗粒型;3分判定为白带较比平时增加程度>1倍,每次均有出血,宫颈肥大>4.5厘米,糜烂分型乳头型。
1.4 统计学分析 428例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校正,计数资料用率(%)形式表达,患者超声治疗有效率计算行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证实有差异性。
2.1 基础数据 428例患者中,轻度糜烂69例,中度糜烂215例,重度糜烂144例。单纯型128例,颗粒型248例,乳头型52例,详情见附表。
附表 42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分类和分型
2.2 聚焦超声治疗有效率 428例患者经过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恢复229例,改善100例,有效9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轻度糜烂效果最佳,重度效果最差。
2.3 聚焦治疗的不良反应 治疗进行中,患者下腹部出现发热没有显著痛感,少数患者出现渗血情况,经过抗炎和对症治疗后好转,治疗进行中没有出现大出血患者。治疗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阴道流涕,持续时间在3日~21日。
当急性宫颈炎阶段,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则病原体在宫颈黏膜内贮存,引发慢性宫颈炎[7]。多发于分娩、流产或者宫颈手术后。部分患者没有急性宫颈炎反应,直接呈现为慢性宫颈炎[8]。作为临床最为多见的病理变化,宫颈糜烂临床通常行电熨治疗、激光救治、微波治疗以及LEEP物理疗法治疗[9]。主要治疗原则是将宫颈糜烂面的单层柱状细胞予以损伤,使新生的上皮快速生长。虽然采取上述治疗方式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患者容易发生宫腔狭窄和瘢痕状态,导致继发不孕等并发症出现。作为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新型疗法,聚焦超声治疗方式有别于常规物理疗法,是通过聚焦超声[10],提高组织穿透性以及定位能力,在宫颈病变深部位置聚焦声波,不会对表面位置黏膜层进行破坏,通过超声波在焦点位置出现热效应[11]。
通过本次研究证实,428例患者经过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恢复229例,改善100例,有效9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轻度糜烂效果最佳,重度效果最差。恢复率轻度组和中度组对比,P<0.05;轻度组和重度组对比,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对比P>0.05。患者下腹部出现发热没有显著痛感,少数患者出现渗血情况,经过抗炎和对症治疗后好转。由此数据证实,手术后不会出现结痂脱落,也不会出现不良反应,恢复效果得到大幅度改善。此外通过本文研究分析,恢复率和糜烂面积以及程度有相关性,糜烂面积越少,患者分型越轻,恢复率越高,这和轻度患者面积少,创面光滑有一定关联。
综上所述,慢性宫颈炎行聚焦超声单次治疗的效果可行,临床恢复率提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