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对策研究

2020-10-27 10:57冯国祥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运行效率解决对策

冯国祥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工业化水平及人均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促使社会大众用电需求缺口逐渐扩大,进一步对电厂供电质量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电厂以保证供电效率为核心目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消除影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稳定性的风险因素。本文以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为切入点,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增强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供有效价值建议。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解决对策

当下我国供电需求缺口逐渐扩大,而如何满足供电需求,大幅度提升供电过程稳定性,控制电厂供电质量,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由此可见,相关电厂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电厂电气设备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状态[1]。同时,电厂运行期间深受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低下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供电质量低下问题频频发生。为了保证电厂供电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对于电厂电气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视程度,做好相应的维护管理工作,尤其是具体工程期间强化设备检查及保养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推动我国供电系统长远发展。鉴于此,本文针对“增强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

电厂作为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供电质量与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电厂供电质量极大程度上深受电气设备的影响,尤其是具体供电期间,包含多方面因素影响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总结起来,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1.1设备性能因素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建设进程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造成部分电厂电气设备生产技术相对滞后,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媲美,甚至极个别电厂建设期间,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或短期利益,主张节约成本投入,以至于使用性能不佳的设备设施。一旦上述设备设施运行期间出现各种故障则大大增加后期管理维护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同时,忽略电厂电气设备后期管理维护工作环节则严重制约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大幅度提升,严重影响电厂电力生产的有序性及可持续性。

1.2运行技术因素

电厂运行期间明确要求所有技术人员以熟练掌握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技术手段为前提条件,方可满足合理控制每一台设备设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有效性。然而,从目前我国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来看,大多数工作人员无法熟练掌握设备运行技术手段,往往停留于生搬硬套智能技术手段的阶段,尤其是部分工作人员自身电气设备操作流程熟练程度远远不足,无法保证设备运行的科学性,难以向电厂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及建议,反而不利于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1.3检修机制因素

电厂生产期间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供电过程的稳定性,换而言之电气设备以高效无安全隐患运行为稳定运行的夯实基础,但是具体生产过程中,部分电厂对于日常设备检修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尚未形成健全完整的设备检修机制,促使工作人员于设备检修工作中出现态度敷衍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同时,受管理层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的影响,促使检修技术学习及培训活动开展相对滞后,难以大幅度提升工作人员的总体技术水平,以至于后期运行时设备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反而影响其运行效率。

2.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增强对策分析

2.1强化采购管理

为了保证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大大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相关电厂必须于建设期间加大对于电气设备采购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电气设备质量监督及管理的力度,明确要求所有采购人员具备一定的电气设备基础性理论知识,能帮助其对比设备性能,尽早完成采买高性价比电气设备的任务。同时,立足于长远发展角度对比电气设备的价格及使用性能,尽量挑选使用性能良好的电气设备,大大降低后期运行期间故障发生率,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进一步提高电气设备后期管理及维护保养的工作质量。

2.2提升技术水平

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相关电厂必须以保证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为核心目标,灵活运用先进的运行技术手段,从根源上认识到先进运行技术对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通过进入行业顶尖厂家学习考察等方法,主动引进国外先进的电气设备运行技术,方可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预防出现设备操作不当所引发缩减使用年限的问题。同时,提倡所有工作人员熟知电气设备的运行作业原理,明确设备正常运转状态的表现,有助于及时发现运行故障,优化设备维修管理流程,大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2.3重视检修环节

电厂电气设备高效稳定运行无法脱离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持,因此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相关电厂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及发展方向,制定健全完整的设备检修方案及检修计划,持续细化检修方案中各种内容,明确设备检修的次数及位置,并且主动汲取其它电厂的成功经验,以达到优化检修计划及内容的目标。同时,突出检修流程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尤其是对于普通设备检查,尽量形成相应的检修模式,不得生搬硬套其它设备的检修流程,根据设备具体运行状况进行优化创新。

同时,强化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力度,搭建相应的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机制,合理划分检修设备的检修内容,引进相应的责任机制,侧重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及主动性,大大提高其重视程度。针对存在异常情况的电气设备则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观察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上报至主管部门,填写相关检查记录,便于后期设备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此外,贯彻落实责任机制,全面监督管理职工的检修行为,大大提高检修工作效率,对于保证电厂供电稳定性具有显著价值作用。

3.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电厂是供电系统的起始阶段,其供电质量与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大幅度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强化电气设备的管理力度,全面分析影响电厂电气设备正常运转的风险因素,并且根据电厂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管理模式,消除各种风险因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增强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为推动电力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景勇.关于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4):19-20.

[2]刘能文,黃勇.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电气运行故障应对措施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6):96.

[3]郭伟华.电厂电气设备的现状及常用的检修方式和方法分析[J].科技风,2016(13):3.

[4]杨舒婷,汪洋.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处理技术分析——以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为例[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8):127.

[5]秦科海.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电气运行故障应对措施的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02):95.

猜你喜欢
运行效率解决对策
CFB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
影响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实行医院晨会制度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执行力
基于大数据的电网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与开发
以督察督办为抓手提高行政运行效率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