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方向与策略

2020-10-27 09:36宗良董懿萱焦雨阳李斌
新华月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双循环产业链经济

宗良 董懿萱 焦雨阳 李斌

近期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当前全球复杂经济形势的破题之道,是中长期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必然选择。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进一步凸显了经济依赖外循环发展的脆弱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内外循环相对地位的变化,意味着未来对外循环的依赖度将相对降低。本报告将分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深意、显著特征以及相关的金融支持作用。

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审时度势的重大抉择

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四个关键环节,双循环旨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各环节的紧密衔接,推动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协同升级的动态平衡,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稳健运行。

(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全球领先经济体中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速,未来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单是经济规模的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带来质的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发展会越来越代表世界的发展;中国问题已经从过去单纯的中国问题,变成全球问题;全球问题也很可能成为中国的问题。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在进一步发展、谋篇布局中需要通盘考虑这一重大变局。

(二)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重构新型产业链体系的理性选择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罕见疫情,全球化分工带来的产业链脆弱性暴露无遗。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逆全球化端倪显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之下,过度依赖外需难以为继,需要双循环接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新形势下要求着眼长远、确立“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导向。中国要更加注重内部利益的维护,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将国内循环确立为经济的立足点。

(三)保障经济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关系紧张推动了“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思路的重大转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等不利局面,中国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当今世界变局,使得中国在保持开放心态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产业链可能受到的威胁和挑战,以国内循环为主保障中国产业链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四)国际经验表明:大国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更加重视内需作用

从全球经验和历史来看,在经济进入成熟期后,各主要大国均更加重视国内经济循环的拉动作用。日本等一度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体的发展轨迹显示,在外需导向推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发展都或多或少的逐步依赖内需,这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中国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应对这一变局,使得中国在继续开放、引入竞争的同时,要立足国内循环。

未来一个时期挑战越是艰巨,我们就越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整的需求体系,要求一个内需外需兼容互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双循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不是要“自我封闭”而是要扩大开放。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两个循环相互带动、相互促进,中国经济才能够真正行稳致远。

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特征及趋向

衡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体可参考以下指标:外贸依存度、经常项目占比、出口拉动GDP的贡献。近年来,三大指标普遍呈现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的趋势,反映了我国经济循环体系从重内到重外、从偏外转向偏内的变动过程,但也应该看到,尽管比例有所变动,随着总量的快速增长,内外循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只是相对地位发生变化。

(一)扩大内需是双循环发展的核心要义

2006年初发布的“十一五”规划指出,应“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主要经济体需求萎缩,扩大内需的价值进一步彰显。2010年年底,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扩大内需居于首要地位,也是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独立成篇。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在内涵上也和优化内部循环相一致。2018、2019年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今年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相似的重要表述。2020年“7·30”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图1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1978-20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国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经济更为平稳高效的增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实现了向“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的转换。201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31.9%,较2012年回落了13.5个百分点。2013至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60.5%,较2008至2012年上升了6.4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4%,回落了17.6个百分点;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为0.1%。(见图1)

(二)产业链重构是中国经济循环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产业门类完整、配套能力全球领先的国家,中国的绝对经济体量可以容纳完备的产业结构。国内循环中,产业内部的规模足够容纳多个企业,各地区、各领域都有规模巨大的头部企业,不同企业可以在不牺牲规模经济效应的情况下相互竞争,从而同时收获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效应和竞争效应;产业链上下游也可以依托庞大的消费市场获得充分发展,稳住就业基本盘,进而降低疫情和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带来的挑战。有鉴于此,应充分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领先地位,并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在国内市场打造关联度高、功能互补的产业集聚平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内部交织,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固链、强链。而针对国际循环中逆全球化趋势增强、疫情负面影响加剧造成的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脱节、上下游不同步等问题,我国应顺应产业升级的趋势,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国内市场承接全球价值链上游产业,立足国内的生产和消费两个大市场优势,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基础高级化,进而逐步构建起相互交织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机制,进一步巩固我国已有产业优势,并以此稳定全球市场供应。在国际循环某些环节遇阻的情况下,加快重构和优化,构建互利共赢、和谐安全的新型产业链体系。

(三)制造业是国内国外双循环的重要支柱

图2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2004-2019)

在新发展格局中,制造业处于突出地位。我国在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供应链和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制造业的发展是国内循环的突出优势,也是内需扩大的重点方向,但也需进一步参与到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生产和组装当中。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发达国家出现了制造业“空心化”现象,以至许多国家在疫情期间出现了国内、国际商贸物流的中断,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脱节,甚至是医疗、日用品等物资极度短缺的现象。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高达269175.1亿元,约占中国GDP总额的27.17%,占有全世界制造业份额接近30%,居世界第一,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4倍有余。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占据全球第一,其中,微型计算机、彩色电视机、汽车、家用电冰箱、手机、金属切削机床等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增长十分显著。面对中国市场的基本需求,制造业的供给和消费是基本相适应、相匹配的,这为国内循环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基础。(见图2、3)

(四)自主创新是双循环稳定运转的重要保证

技术创新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制高点。在高端供应链中,我国仍处于中下游位置。制造业部门中仍然存在一些分工比较复杂、产业链较长、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其核心制造技术仍然被发达国家所垄断,这是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提升原创制造业水平的一大阻碍。因此,以技术创新带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进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顺利运转,将是产业链交织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这一格局形成和完善后的显著特征。要强化制造业重点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卡脖子”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全面清除双循环构建的“堵点”和“断点”,从而巩固和加强我国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进而成长为世界重要的创新中心,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

金融助力双循环的策略选择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是坚持发挥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相互作用,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持续推进国内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新的更为优化的发展格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金融活、经济活”,金融业要在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金融支持双循环已有较好基础。一是服务客户群体广泛,2020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7万亿元,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007万户,同比增长21.7%。金融机构在促进消费、提升供给、降低成本等双循环的关键环节上经验丰富,近期制造业贷款呈快速增长态势。二是资产总量巨大、具有较强的实力。截至2020年6月末,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301.5万亿元,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64.9万亿元,债券市场71.7万亿元,银行资产、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均位列世界前茅。金融机构和市场的不断壮大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企业寻求融资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三是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经济逐步从商品市场开放转向金融市场开放阶段,外资金融机构掀起在中国市场布局的热潮,保险、证券、期货等领域首家外资独资或控股公司纷纷诞生,寻求进一步加大在华业务布局。金融在支持“一带一路”倡议项目落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办理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超过2.73万亿元,同比增长32%,人民币资产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及周边国家分散投资和外汇储备的重要选项。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我国金融业要发挥优势,在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未来金融业可从“重创新、调结构、降成本、促开放、防风险”五大方面发力,为我国早日建成双循环发展格局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支持科技创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近年来,中国的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在部分领域甚至达到全球领先。但是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基础研究能力不足、创新体系有短板、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小,2019年我國研发经费支出仅占GDP的2.19%,与美日德有一定差距。另外,全球化分工中我国产业链“两头在外”,上游产品、关键技术的可获得性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形成双循环的“堵点”。因此,金融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刻不容缓。一是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充分利用创业板、科创板吸引优质上市企业;大力培育和壮大包括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创业投资机构,鼓励资金流向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政府财政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二是丰富银行业服务科技创新的手段。开发科技授信品种,综合运用贷款、贸易融资、理财等产品满足科技企业不同生命阶段的资金需求;加快落地银行业投贷联动,探索稳定、可复制的业务模式;效仿科创板,试点建立可享受税收、政策优惠的科技银行,为科技创新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二)优化业务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

双循环发展格局意味着经济结构的重构,金融业务结构也会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一是积极布局消费金融领域。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旅游、医疗、养老等消费行业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金融机构应积极把握优质企业的业务机会,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多样的个人消费金融产品,支持居民消费升级。二是传统产业有保有压。金融机构要采取多种手段,分类推进传统、过剩产能行业的优化重组。主动减少技术落后、经营不善客户的业务,将腾挪出的资源优先满足优质客户的需要,加大对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产能、转型转产、产品技术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合理运用债转股工具,帮助暂时遇到困难的龙头企业降低杠杆率。三是挖掘经济增长点。瞄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基建、高科技、城镇化等关键领域,以核心企业为抓手延伸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和业务。

(三)降低交易成本,切实提升双循环效率

助力双循环还要提升金融产品的普惠性,降低融资成本,减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摩擦和阻力。一是确保持续和稳定的金融供给,保障企业资金安全。重点加大对信用贷款、首贷客户的支持力度,利用专项贷款、再贷款政策,增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二是减费让利,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竞争力。规范金融业收费科目,适度降低收费标准,切实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重视金融科技的运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精准识别客户、强化流程追踪、智能化营销、产品流程改造等日常经营管理之中,简化金融服务流程、缩短服务周期。四是紧跟线上线下业务融合趋势,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移动端为线上平台,不断丰富线下业务场景,嵌入综合金融服务。

(四)顺应新开放格局,统筹对外开放和自身安全

尽管出现了“逆全球化”的奇袭,但是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金融机构要在统筹对外开放和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支持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一是保障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顺畅运行、稳定供应链、产业链。综合运用股权投资、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出口信贷等方式,支持企业在风险较小地区的项目;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对接与协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多层次金融支持。二是支持国际产能合作,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支持企业开展产融结合试点,加快建设一批有较大区域影响力的境外合作园区。三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鼓励人民币直接参与贸易结算,鼓励企业使用人民币对外投资,鼓励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让人民币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五)直面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走在市场前面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逐步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金融市场大幅动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居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金融机构正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双重挑战,因此,要增強预判性,准确理解市场环境,提前谋划,分类施策,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守住风险底线。防范化解宏观杠杆率上升的风险,为双循环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摘自9月21日《金融时报》。第一作者为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猜你喜欢
双循环产业链经济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双循环”备课是创新备课途径的飞跃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