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权
摘要:线损管理是农村供电所的重点工作内容。通过降低线损可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供电所的经济效益,让其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另外,随着用电量的日益增加,农村供电所要想满足实际需求,就需要结合农村地区线损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计划对其进行精准测量,这样才能保证供电所发挥出真正的供电作用,让农村地区线损处于可控范围内,为增强农村供电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农村;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
1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现状
1.1农村线损管理欠缺
随着农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供电市场越来越广阔,且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农村供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线损管理上,我国农村的线损管理水平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我国城市的线损管理水平又与世界的先进管理水平有更大的差距。
1.2电网过程中的损耗
当前农村电网中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即电网使用过程时造成的线路损耗过多。这是由于配电网中的變压器容量与负荷容量不够匹配,选择变压器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节能型变压器,进而导致线路损耗过多。电压等级的设置存在问题,高能耗的变压器未及时更换,都将导致线路的损耗,严重时会给电力资源的使用安全以及使用质量带来非常大的不良隐患。变压器作为配电网中最重要的环节,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节能型的变压器,以保证使用效果满足社会需求。
1.3电网线路布局不合理
造成我国农村电网线路布局不合理的原因来自2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比如,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域辽阔且地形地貌复杂,农村人口众多且居住较为分散,造成了我国农村电网覆盖面积广泛和布局结构复杂。在偏僻的农村山区,要做到输电线路的高标准布局难度更大。因此,在当前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在农村供电过程中出现电力资源损耗的现象一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二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增长速度超出了寻常水平,对电能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与之相应的电网建设却没有得到发展,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偏僻的农村地区,电网布局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尤为明显。比如,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迂回问题、近电远供的问题等,加大了农村电力资源的损耗。
1.4计量装置
计量装置在线损管理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一旦计量装置准确度不高,将很难保证其性能符合计量要求。另外,由于后期对计量装置未能定期实施升级与保养,造成计量装置超负荷运行,从而影响计量精准度。在部分地区,还会因个人疏忽,发生计量抄表工作出错等问题,不利于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农村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完善台区线损指标管理体系
合理下达线损目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如电网结构,负荷状况,管理的进展情况以及理论线损值等,制定月度线损目标,同时给出合理的线损考核指标和激励指标,确保各台区的线损率符合实际。建立台区线损指标责任制,按照线损四分管理原则划分,供电所将管辖范围内的线路和台区划分为若干责任区域,线损目标责任落实到各业务人员。
2.2明确农村线损管理指标
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最后还要明确线损的管理指标,科学地计算线损的损耗,加强农电工的专业管理,使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将理论上的技术降损措施与管理上的降损措施紧密结合,把握线损降低的重点方向,在生产、经营、技术等各个环节中有重点的处理,建立起一套全方位、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体系。明确农村线损职责分配,做好考核工作。将农村线损管理指标落实到个人身上,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3合理化相应的电力网络配置
在电力网络进行实际工作时,由于电能在输送的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损耗,而且电压越大所引起的损耗程度就会越高。因此,农村地区在进行电网线路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距离比较远所需要的电压也会比较大,这时候配电网络所产生的压力和损耗就会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那些相对偏远的地区,供电区和农村电网之间的距离越远,电网的损耗也就会越来越多。为了有效改善由这一因素所导致的危害,相关的电力工程建设者应通过研究和分析相关案例与经验的总结,模拟实际情况做出计算研究之后可以清楚地发现,当配电网络的电压被改造提升一个等级之后,其电网线路的负载损耗能够至少降低50%。这就直接反映出,有关单位要合理优化农村电网线路运输过程中相应的电力网络配置,对配电电网进行改造和升级。
2.4选择合理的电网运行电压
(1)提高农电电网发电机端口的电压;(2)提高整个电网的功率因数。这能确保在无功平衡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口,以保证电网的运行稳定及安全。农电电网整体运行中,空载损耗占据总损耗的60%~75%,不仅会给经济造成一定损失,也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深夜,大部分电器都会处于休眠状态,电器的整体负荷相对较低,而空载损耗所占的比例就会随之增大,将会导致农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空载损耗甚至能够达到85%的情况。这就要求我国农电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选择不同的电压,或者根据农电用户对电压的偏移要求选择不同的电压。当电网中电器的负荷较小时,选择合理的电压运行,整个电网可使用低压运行。对于低压运行,电网中的空载消耗占总损耗的比例更小,能够减少电网的经济消耗,同时也能够节省更多的电力。农电企业可以在配电网中采取载压设备。这一设备的使用目的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电网的整体负荷不同,选择不同的电压进行实时自动调整,以减轻人力的负荷,同时帮助农电企业提高其整体经济效益。
2.5强化计量装置准确性
要想有效降低线损,就需要供电所在营销线损管理中采取适合的管理方法,并强化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以此贴合当前环保节能理念。具体内容如下:(1)农村供电所需要应用三相就地平衡法,增加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它主要是通过调节三相负荷的方式,将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控制在标准范围10%之下,以免发生负荷不一致现象,且保证低压干线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20%;(2)调整线路功率因数,让供电设备能够提供较强的供电性能,减少线损量。针对无功补偿需要选取恰当的位置实现补偿目标,或者选用高科技产品增强无功补偿装置的灵敏度;(3)计量装置的准确度可采用控制误差、缩短馈线距离等方法,让电能装置在标准化作业中进行安装,促使计量管理更加规范。
2.6实现电力网和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农电企业中,实现电力系统与电力网的经济运行,也能够减少农村电网的线损,主要措施如下。第一,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佳的机组组合。这种方式能够使经济消耗降低到最少。此外,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佳方案,能够保证任何情况下,其经济损耗以及空载损耗都能够降低到最低。第二,将按照经济效益完成负荷分配。这一方式能够实现降低整体损耗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系统的整体经济运行要求。电力设备运行时,需要考虑到经济的损耗,并考虑到系统内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以降低线损。只有在农电配电网中使用最佳变压器运行组合方式,并根据经济条件完成负荷分配,才能实现变电站经济运行。充分合理地利用调负荷和调电压,能够让农电企业的经济逐渐回春,并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进而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更好地促使线损的减少,帮助农业配电站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结论
降低农村电网线损,对于当前农电企业格外重要。然而彻底地降低电网线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持续地坚持。需不断从技术方面加强对电网线损的分析,根据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农村电网的线损率降低到最低,真正提高农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同时让电力更好地在农村被应用,促使更多的人应用电力资源获取利润。
参考文献:
[1]刘桦聪.探讨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有效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8,(11):227-228.
[2]邱力立.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措施分析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7,(2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