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一
摘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模型非常关键。本文对电力企业长期以来的培训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从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新毕业生岗前培训出发,创新岗前培训模型,为促进电力系统培训工作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一、前言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模型非常关键。为更好的适应电力系统体制,以最少的成本,培养最优秀的人才,本文对电力企业长期以来的培训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从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新毕业生岗前培训出发,创新岗前培训模型,仅为抛砖引玉,希望为促进电力系统培训工作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江苏大唐国际金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定员批复151人,按照招聘计划,于2016年2月开始进行了9批次招聘,共招聘有经验的老员工82人,毕业生分两个年度进行招聘,预计共招聘69人,满员后毕业生占比可达到46%。以往电力企业根据工程项目整体规划招聘人员时间不合理,储备时间过长,期间人员一直处于培训阶段,没有定岗,不能起到岗位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还产生隐形的人工成本。
二、主要内容
金坛公司对以往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工程建设进度制定了人员招聘计划,并根据人员招聘进度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培训模型,本文主要针对最具有代表性的新毕业生的培训模型予以陈述。
新员工培训模型
(一)设计原则:
1、人员招聘与工程进度相匹配:根据工程进度时间节点开展人员招聘,以保证人员及时到位,并且尽量压缩人员提前储备时间。
2、人员培训计划与人员招聘相匹配:根据不同批次的人员到位时间不同,岗位层次不同的情况,合理安排培训计划。
3、人员培训计划与工程节点相匹配:人员培训计划要抓住各大工程节点制定,让生产人员有机会到现场实地学习。
(二)模型分类考虑
1、依据:《生产准备大纲》、《生产准备人员培训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取证计划》。
2、分析:主机采用的是GE 9FB燃机,是目前世界上领先水平的机组,有燃机经验的人员很少,金坛燃机热电联产项目主要包括两类人员:一类是有经验的老员工,但多为煤机人员,有燃机经验的只有7人,占比8.5%,另一类为新毕业生,新毕业生均为电力专业院校毕业,但是并无燃机专业学生,只有华电、东电设有燃机课程的选修课。结合《生产准备大纲》等文件、工程实际及人员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制定了七个模块的培训模型。
3、结论:七模块培训模型具体包括拓展团队模块(一周)、理论培训模块(三个月)、跟班实习模块(三个月)、仿真机取证模块(三周)、实操见习模块(一个月)、特种作业取证模块(三个月)、备战冲刺模块(一个月)等。
(三)模型次序和权重
分析:根据三个匹配原则,结合厂用带电节点倒排培训计划,以及人员到位情况、结构特点,确定了本培训模型。
1.拓展团队模块(融冰之旅、奠定基础)
时间:一周,占比:2%
2.理论培训模块(知识储备、武装头脑)
时间:三个月,占比:25%
3.跟班实习模块(结合理论、实地探索)
时间:三个月,占比:25%
4.仿真机取证模块(练兵备战、持证上岗)
时间:三周,占比:6%
5.实操见习模块(战前热身、知己知彼)
时间:一个月,占比:8%
6.特种作业取证模块(规范作业、落实责任)
时间:三个月,占比:25%
7.备战冲刺模块(巩固知识、战前准备)
时间:一个月,占比:8%
(四)各模块介绍
1、拓展团队模块
拓展训练培训给新毕业生们提供了一个课外交流的机会,让大家敞开心扉、尽快融合,打造高效能团队。在项目设置上,根据新毕业生的特点,从户外拓展和心理拓展两方面进行,户外拓展通过一些游戏项目来快速破冰,给大家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团队建设如何开展等,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埋下种子;为了让新员工建立阳光心态,积极向上的面对工作的挑战,有更好的发展,特设置了心理拓展环节,心理拓展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调节、人际关系等方面开展。
2、理论培训模块
经与各大高校进行沟通,均没有电厂燃气轮机专业本、专科毕业生,而从电力人才长期发展来看,夯实的理论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石,理论知识不仅对现场实际工作起到专业指导作用,并且对电力人才在学科领域内取得成绩也起到关键作用,基于此,金坛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委托华北电力大学对新毕业生开展燃机理论培训。就课程的设置是否联系实际,课程的安排是否符合学习逻辑,与华北电力大学进行了十余次沟通,最终确定了24门课程。
3、跟班实习模块
为确保跟班实习取得预期效果,公司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实习准备工作,确保跟班实习顺利实施。生产准备人员已于8月10日分批到位进行跟班实习,为确保培训顺利开展,减少突发情况对培训进程和效果的影响,金坛热电联产项目做了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培训备选方案。多措并举促培训,紧锣密鼓抓学习。跟班实习期间与委培单位老师傅签订了师徒合同,并完成了对多项规程、系统图的培训计划,并进行现场实地学习;通过考试成绩与绩效挂钩进行激励,确保了学员们积极完成所需掌握知识,并且始终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多次考试成绩均在75分以上
4、仿真机取证模块
在有了理论基础、现场实习经验的基础上,在真正上岗前进行仿真机模拟实操培训,培训期间根据人员情况进行分组培训,确保每位学员掌握系统启停及现场基本操作内容,并且开展了仿真机竞赛,在仿真系统上进行练兵。此部分培训不仅为下一步上岗做好铺垫,而且通过紧张的氛围,锻炼了学员的心理素质。
5、实操见习模块
针对新毕业生学历高,但动手能力较差的情况,安排新毕业生到实操基地去进行培训,包括车、铣、刨、磨,听针、振动仪、测量工具,继电保护柜、热工柜、化学仪表、泵等。在培训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并且更直观的熟悉了设备、了解了原理,为进入现场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基礎。
6、特种作业取证模块
为在机组投产时取得各类人员特种作业证,达到持证上岗全覆盖,金坛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在生产准备培训期间即着手开始取证工作,此项工作穿插在各阶段培训过程中,总共用时需三个月。
7、备战冲刺模块
在外各阶段培训结束,培训重点转入厂内,主要分为理论培训、现场培训、调试及运行期间培训三类,让学员们在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识的水平,进而将系统图、规程装进脑子中,成为潜意识层面的知识,确保所有人员在投产时即为一名合格的生产人员。
四、应用效果
通过提前半年开展岗前培训,可以达到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节约培训时间成本,增强岗前培训效果的目的,提前培训加强了企业与学生的相互了解,理论课程设置和现场跟班实习更加贴近现场需要,为学生更好的融入日后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给企业和学生在正式入职前一个做出慎重选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如何做好新进大学生的岗前培训[J]. 李平树.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