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分析

2020-10-27 20:02周进标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技术分析电气工程

周进标

摘 要:信息化技术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力正在一步一步被智能所取代。当科技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国家大力投入发展的对象之一。投入的扩大必定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增,不少电厂不得不通过创新的手段提升生产力和竞争优势。当电气自动化投入运行时,施工管理成了难点问题。本文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时代意义入手,深入至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现实状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分析

当生产力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人们决定在电气工程中加入智能化元素,以便于高效运转。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领域是一个全新的名词,施工人员对于该技术的了解还尚不到位,操作方面更是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工人学习电气自动化的操作需要一个过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瓶颈,于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就应运而生了。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技术不仅是发现故障问题的工具,更是辅助工人学习的良机。电力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投入使用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均可在短时间内发现操作的问题或是机械的故障,做好相对应的通知、维修和检查工作,从而维持电厂的基本供电运作。

1 电气工程中融入自动化有何时代意义

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融合模式在中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也为社会经济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同时辅助我国电力企业实现稳步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其具备了更高的操作要求。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指导电气工程运行中的电气能源应用需求作业,以保证应用过程更加科学和高效。纵观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其不只是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还需要人们不断完善对该领域的认知。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类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并在电气工程的发展中掀起了浪潮。除此之外,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应用的区域较广,各个电力单位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管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中。

2 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中面临怎样的管理难点

2.1 电气工程中存在能源损耗

电气工程几乎避免不了能源损耗问题。当自动化技术介入电气工程,事实上也为人们的日常起居带来了一部分影响。一个完整的电气工程使用的电气设备种类繁多,而在施工流程中不难发现,一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规范的规律性,这也为电力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以至于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极度出现超负荷的现象,不仅会带来不必要的故障,还有损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样一来,电网的供电系统就很难达到平衡状态了。另外,这种情况的出现还会对电力工程的测试和计量工作造成干扰,增加了供电智能设备与变频装置系统运行的难度,引起一系列能源损耗问题。

2.2 电气工程中自动化系统集成化水平偏低

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近几年我国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工业集成化体系的起点低导致我国在该方面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纵观目前集成技术应用的整体现状,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集成化技术发展的步伐十分缓慢,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由于不能实现有效连接,导致应用程度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这个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电气自动化系统信息数据间的传递和交流,挡住了信息的共享途径,以至于实际的应用价值并未充分体现。

2.3 网络架构不完善

对电气工程的建设进行优化、改革和升级工作,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电气自动化相关系统,使得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更具条理性和规范性。就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电力企业是没有完备的网络系统的,一些企业甚至没有该方面的意识。由于缺乏相同的网络构架,导致电气自动化很难实现比较突出的进步。另外,电力企业之间本来就具备差异性,比如企业选择的商家以及购置的产品有所区别,产品的品质也一定是不同的。一些系统需要配备各种软硬件设施,但程序接口的差异性可能会造成企业无法传送信息,资源和信息无法在电力企业之间实现共享和交流。如此看来,不完善的网络构架也会印象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成为管理的难点。

3 从哪些方面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进行改善

3.1 将自动化节能技术与电气工程的结合视为管理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但在电气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却仍存在诸多资源的浪费,为了贴合发展的需求,将自动化节能技术与电气工程相结合也成为了施工管理的重点环节。首先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之中,相关部门需要结合电气工程以及电气自动化的详细要求,在资金与资源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添置节能设备。这种模式可以从根源处避免电力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充分展现新能源电力的优势所在。与此同时,常规发电也实现了最大价值,利用率达到了最大。不受条件限制的情况向,相关部门可以选用一些环保且可再生的能源,以免能源大量损耗。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加入不仅解决了能源问题,还为环保主题提供了有效方案。新能源电力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杜绝火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大面积污染,这样一来,部门后期在处理环境问题方面投入的资源和资金都会相对应的减少。不仅为企业赢得了经济效益,还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3.2 在日常供电工作中控制监控技术

监控技术也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中的一部分,对监控技术进行控制,有利于突出管理活动精准高效的特点,具体操作如以下所述:

(1)数据方面的运用:电气自动化监测技术的核心是对数据的控制。监视对象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捕获的数据量非常大。监测技术可以提取所需的信息,包括供电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位移信号、模拟量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整合和处理的过程是人类无法企及的。首先,获得的数据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检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然后是数据处理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过程是非常粗糙的。最后,数据会不断更新,每次更新都需要显示出来。

(2)预报方面的运用: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的终端采用两个CRT屏显,它们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最新的关于开关站的实际情况,大到整体流程小到到设备零件,都可以进行实时的数据统计。之所以采用多块屏显,是为了方便工人对多个环节进行检测,还能节省生成多分报告及图表的时间。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譬如模拟过程呈现出超限的状态,监测系统会开启预警系统,提示相关工人采取针对性的检修。另一端,监控人员调出预警部位的具体情况,用最快的形式呈现给相关工作人员,防止故障的恶化。

(3)信息记录方面:数据记录是故障排除和维护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电气自动化监测技术不仅可以发现故障,还可以记录故障发展的具体情况。在正常情况下,系统在检测到故障后会迅速做出反应,在这一部分详细记录断路器和继电保护的信息,然后对故障周围的所有安全装置进行计数,完成工作记录。自动化监测技术对信息的记录有严格的要求。它可以准确地给出故障时间、故障类型以及相关信号信息。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形式,它是对断层行为的全面记录。员工将选择合适的方式将相关记录呈现给維修人员和维修人员,以最合理的方式排解故障。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电气自动化是时代的产物,也助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但就现状而言,我国电力自动化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施工管理技术的介入是不可或缺了。无论是从节能方面还是监测控制方面,自动化也造福了施工管理环节。电气工程中规范应用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不仅能保证管理的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的效率,可谓一举两得。应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技术,为新时代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小龙.试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智富时代,2018(07):157.

[2]武翠妙.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08):75.

[3]李亚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34):34-35.

猜你喜欢
技术分析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浅析
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浅析《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动画技术上的成功与不足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