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森
昏暗灯光笼罩下的那抹身影,定格在我眼前,沉淀在我心底,熨帖成流年里最美的風景。题记②
“收破烂,收啤酒瓶收硬纸壳”我睡意正浓,一声响亮的吆喝声破窗而入,撞击着我的耳膜,我翻了个身,厌烦地用被子蒙着头。“收破烂嘞”那声音似乎又高了一个八度,在这声音的冲击下,我睡意全无。“今天周六,能不能让人睡个懒觉!”我愤愤不平地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大嚷道:“一大早,还让不让人好好睡觉了?”“你看看表,都快十点了,还早?”楼下收破烂的毫不示弱,回敬了我一句,然后不慌不忙消失在转角处。我呢,如斗败的公鸡,一时语塞。“哼”我憋着一股火,暗暗气恼着。③
一日,我正吃着香蕉,倚在窗前向外东瞅西看。突然,一个扎眼的身影进入我的视线,定睛细观,果真是他,他正背对着我在绿化带附近搜寻着什么呢。难道他发现了什么“宝藏”吗?我的兴趣顿时上来了。
不多时,他从灌木丛里拉拽出了一堆烂塑料袋,并把它们扔到了垃圾桶里。我顿感无趣,正要“撤退”时,看见手中的香蕉皮,心生坏主意,把香蕉皮快速地从窗户抛出去。真糟糕,不偏不倚,正好砸到他头上,我趁他抬头的时候,一溜烟儿躲了起来,并在暗处观察他的动静。他看看四下无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将香蕉皮扔到了垃圾桶里。④。
日子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过着,我整天疯跑于小区,也跟这收破烂的老人打过几个照面,但从不跟他有任何交集。直到有一天,我满头大汗地疯跑回家,却发现带出去的手机不见了。我吓得瑟瑟发抖,要知道,这对我来说可是个极为贵重的物品。我沿着疯玩的路线一路追寻,直至天光渐暗,四周的草木都看不清了,也没有发现手机的影子。我六神无主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眼泪像在眼眶里走钢丝,摇摇欲坠。我坐在花园的台沿上,哇哇大哭起来。“小同学,你哭什么?”我抬头,发现说话的正是那个收破烂的老人。“我的手机丢了。”我嗫嚅着说。“什么样的手机?”“嗯,三星,上面写着‘刻苦两个字……”“是不是这样子的?”老人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部手机,手机瞬间点亮了我的眼睛,果真是我丢的那部。老人接着说:“今天,我在拾垃圾的时候,发现草丛里有一部手机,就想着哪个冒失鬼慌里慌张丢掉了。幸好你找过来了……”我静静地听老人说着,抬眼仔细观察他。他那皱纹堆垒的脸上满是认真,满是慈祥。他把手机给我,并叮嘱我要好好保管自己的财物。⑤
我拭干了眼泪,一身轻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在路的尽头,我蓦然回首,那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依然在昏暗的灯光下找寻着什么。我知道,他在为自己的生计奔忙,亦在为维护小区环境尽自己的绵薄之力。⑥。
一位收破烂的老人,一抹不起眼的身影,却沉淀成了我心底最美的风景……⑦
①“沉淀在我心底”说明该风景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风景”是一个很宽泛且含混的概念。行文中,我们应该把“风景”具体化,究竟是哪一处自然景物或者生活场景,这些在行文中都应该交代清楚。
②题记交代了环境背景和风景的具体内涵,前者是“昏暗灯光笼罩下”,后者是“那抹身影”。语言优美,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我”与老人的第一回合交锋:以语言切入,收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段落中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场景还原比较到位。
④“我”与老人的第二回合交锋:“我”淘气得让人有些憎恶,也反衬出了老人的忠厚善良。老人找寻着垃圾,一方面迫于生计,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小区环境,为下文他捡到手机归还失主——“我”埋下了伏笔。
⑤“我”与老人的第三回合交锋:把“我”丢手机后的惊慌失措写得非常到位。在危难中,老人出现了,用极为简短的问话就判断出手机是“我”的,并把手机归还“我”,体现出老人的善良本性。这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风景”的确切内涵。
⑥再写昏暗灯光下老人的身影。老人的形象经过不断的铺垫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读者为之称赞。
⑦结尾再点题,简洁含蓄地说出了老人的身影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总 评
小作者用流畅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他与收破烂老人间的矛盾纠葛,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位耿直、质朴、善良、拾金不昧的老人形象。本文在构思上的美点有很多,具体表现如下:
1.开门见山,设置悬念。作文在题记部分,先开门见山,说出留在我心底的风景是昏暗灯光下的一抹身影,让读者明白风景的具体内涵是“身影”,同时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抹身影究竟是谁?这背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2.线索清晰,行文点题。作文写了“我”与老人的三次交锋,每次交锋都强调“身影”这个细节:第一次“身影不慌不忙消失在转角处”,第二次“一个我很不喜欢的身影进入我的视线”,第三次是具体细致地描写,写出了老人的相貌、神态以及结尾处“那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依然在昏暗的灯光下找寻着什么”,三次捕捉老人的身影,紧扣标题,内容紧凑。
3.细节到位,形象突出。作文读起来颇有趣味,原因是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开篇以声音切入,收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对老人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让老人的形象更加突出。对作为次要人物的“我”,也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形象也愈渐清晰。
(董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