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劲杰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亿万国人的心。2020年3月,中国信息通信院发布的《疫情防控中的数据与智能应用研究报告》指出,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我国疫情防控的组织和执行效率得以显著提升,资源配置和人员管控更加优化,疫情研判科学化,对策应对精准化,为打赢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打赢防疫抗疫攻坚战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而以下五大关键应用场景根本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支撑。一是“疫情防控”应用场景,具体包括新冠病毒检测、疫苗研发、药物及其他治疗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产品与技术。二是“疫情监测分析和信息服务”应用场景,具体包括体温筛查、疫情监测、数据采集、隔离管控等方面的产品与技术。三是“医疗服务与保障”应用场景,具体包括安全防护、消毒灭菌、废弃物处置、在线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产品与技术,还包括相关智能医疗产品研发等。四是“复工复产”大数据风控应用场景,具体包括为复工复产提供智能管理、数据服务、无人配送等方面的产品与技术。五是“民生在线保障”应用场景,具体包括居民生活服务、产业发展等。
(一)大数据助力疫情精准防控
应该说,我国在这次新冠病毒爆发疫情防控中,生产生活有保障,在人员流向、潜在传染人群、切断传染源上取得重大突破,管控防治效果显著,科技助力群防群治应该记一大功。
典型应用一:通过运用百度地图慧眼迁徙大数据,有效锁定了离汉500万人流向,疫情控制精准。因为,有效确定传染源,是本次疫情精准防治最为重要的一环。500万人离开武汉,这为其他省份疫情防治徒增极大风险,传染源进一步扩大化、边界进一步模糊化,传统防控方法显然不管用了。实践证明,这次运用百度地图慧眼迁徙大数据,通过数据定向和智能分析等途径,精准确定了500万离汉人员的流向。而且,通过百度迁徙,用户可以对全国乃至本地区每天迁入迁出流动进行动态在线分析,当地政府据此可以精准管控疫情。
典型应用二:运用微观用户的运动轨迹大数据,可以勾畫出关系图谱,进一步锁定与之接触者,便于实施及时隔离。针对已确诊感染人群,通过基于移动终端的运动轨迹,经过大数据汇集,其关系图谱得以精准勾画,及时追踪接触者实施隔离管理。
典型应用三:大数据拥抱云计算,大数据风控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比如,中国电科云开发的“一网畅行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大数据系统”可以为每个注册用户提供准确信息安全的防疫防控服务。借力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完成远程调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密集接触,支持企业快速响应复工复产。
(二)5G的高清低延迟优势助力无接触高效诊断
典型应用:这次武汉新建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因为有了5G应用场景的落地,让诊断更加高效,而且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一方面,通过5G网络,可以对医院人流量进行全天候高清视频动态监控,医生也可以借此开展高清远程视频诊疗、远程视频会议、远程手术,无需直接接触。另一方面,通过“业务上云”,无论是病患信息采集,还是病情诊断交流,都可实现无接触采集信息和实现病情诊断交流。
(三)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治中大显身手
典型应用一:智能疫情机器人承担在线接诊和用户咨询。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机器人可以针对疫情问题、就医事项、防护措施等进行在线回答。特别是对正常人群和轻症群体,通过智能机器人可以缓解医疗资源紧缺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典型应用二:人工智能赋能大数据。通过整合各领域、各平台的大数据,经过人工智能科学计算、关联、推理,大大提高了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极大提升了运用大数据科学决策的精准度。
典型应用三:人工智能赋能疫苗研发。比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学习,可以快速筛选文献及相应的测试工作,助力科研人员数据智能分析。又比如,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建立模型来实现动态监测疫情传播。而且,利用数据智能分析,可以精准确定疾病威胁等级,有助于预测疫情爆发。目前,国外已有相应健康公共风险评估机构,比如加拿大BlueDot强调在去年12月底就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存在,并已向客户进行了及时通报。
(四)云计算可以提供全天候无接触式创新服务
典型应用一:为网络舆论构筑安全屏障。通过应用智能化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动态挖掘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信息,实时感知各类网络舆论攻击行为,在线检测和阻断网络谣言和网络攻击,构筑晴朗环境。
典型应用二:云平台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通过云平台可以助力快销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比如,通过采用“电商预售、无接触配送”模式,支持微信群团购、商家APP、小程序等方式线上订购、线下配送,向居家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生鲜、日用品等配送服务。在这次疫情期间,云平台彰显着渠道巨大优势,推进生鲜农产品上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必需品同城无接触配送,符合防控要求,大大减少接触风险,创新了民生物资的在线供应服务。而且,通过云平台,还可实现将农产品种植基地、合作社、供应商与平台全链无缝对接,通过线上销售、线下配送的方式恢复运营,不断夯实了产供销线上线下生产生活生态圈。
典型应用三:运用云平台开展舆情期间的网络教学。由于受疫情影响,学校普遍延迟开学,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最大限度减轻了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目前,网络教学在全球也比较普遍。而且,在疫情期间,不少地方通过组织线上培训,开展电商扶贫,着力提高农户用网技能,借助网络做生意。
典型应用四:推出“云审批”模式、,催生复工加速度。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我们可以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完美升级到“一次都不用跑”的模式。当前,既有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硬任务,又有加快全面复工复产的新要求,如何平衡好这对看似矛盾难以调和的两大任务,老办法肯定不管用,必须运行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比如,我们在做到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采用“云审批”、“云评审”等模式,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灵活助企解难题。比如像“云评审”这种模式,根本无需专家来到现场,简单运用诸如钉钉等视频等就可以将专家评审会搬到了网上实现。这样做,既没有违反现有规章制度,又为企业做到了雪中送炭,以创新指数赢得了企业的满意指数,和谐了政企关系,加快了复工复产,可谓一举两得。
典型应用五:利用“互联网+监督”助力监管创新。实行企业复工“备案制+承诺制”,改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达到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要求两不误,无需等待政府事先勘定和出具勘定意见,只需线上完成复工申报即可复工,这样复工复产工作就会全面提速。既做到了监管不缺位、又做到了工作少扰企。通过在线审查资料,顺利实现“零接触”监管。比如,为了提高新冠检测效率,韩国首创“得来速”(Drive-Thru)检测法,被检测者可以直接坐在车上,摇下车窗就可以被提取检测样本,大大减少了人员接触感染风险,整个过程只需10多分钟,检测结果会自动发送至当事人手机。
大数据为政府治理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必须在治理理念和治理文化上再创新。大数据中的数据思维和协同治理文化可以赋能政府治理转型。当今时代,政府的任何工作都需要基于数据基础上开展,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大数据是对海量数据的科学运算推理而来,有力促进了政府治理模式从粗犷到精细转型,有力促进了政府治理模式从单一到协同共享转型,有力促进了政府治理从被动到主动转型。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省科技战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