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霞
高职院校不仅要以培养大学生的技能为主,更要强化人文素养的教育,这关系到新时代中国未来的整体国民素质,而要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进行质的提升,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就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党的十九大之后社会挑战说起,提出了解决高职大学生人文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这一关键要素,强调在21世纪的今天,高职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工匠精神”,更要有职业素养。
我国正在面临新时代挑战,高职院校每年培养数以百万计的高职大学生,将来这些年青人走上一线工作岗位,迎接他们的是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高态势的工作氛围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融入社会,高职大学就不仅仅只是教给他们技能,而更应该从人文教育入手,在教学内容中增加职业素养这一块的培养内容。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对人文教育的理解
有关职业素养所涵盖的内容,各高职院校的理解分歧比较大,而要想界定职业素养的内容,我们需要从人文教育这一主题入手。首先来看看什么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一种广博教育,也被称为博雅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在西方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人文教育的内容涉猎很广,在传统的人文教育中就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心理学等。对于这些科目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具备写作和思考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而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成果就是一个人在职场上的自我提升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从目前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培养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大块:公共关系文化教育、体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前后增加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相关内容,从2015年开始,在“双创”的大环境下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这几类课程构建了高职大学生人文教育的主要体系和培养结构。而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就很少有院校形成体系化的内容和课程,造成育人目标同社会的需求的脱节。
(二)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在从事大学生就业的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这十年,通过走访、问卷、校企恳谈会等形式调研了多家企业,发现在新时代,企业对用人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以外,他们更看重的其实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这表明现代的企业更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
但是,经过对知网上最近十年的大学生职业素养研究文献进行查阅,会发现更多的这一领域从业人员,关注的是形式而非内容。提出的理论,诸如素质冰山理论,强调的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他们重点研究的都是以职业素养培养的策略和方法、路径,很少提及甚至基本忽视职业素养内容的培养。
而在教学过程中,越是强调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就越发现内容对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成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长期以来,传统的“一言堂”教学主宰着课堂,教师任劳任怨地主动灌输,学生神情漠然的被动接受,久而久之课堂变得了无生趣,学生的头脑被禁锢了,学生对老师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心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究其原因,还是教学内容脱离实践,学生兴趣不大。为了改变这样消极的学习态度,就有必要在课程内容上作改革,找到适合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学内容。
二、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高职院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一点决定了培养内容的方向。我们就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关注培养内容这一重要的问题。新时代的企业必然有新时代企业的用人标准,一些长期从事人事招聘的一线负责人,提出了他们眼中的合格员工标准:有责任心,诚实正直,守时负责,能够适应变化,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等。将以上内容进行归类,就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具体的培养内容分成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核心能力四大块。
(一)职业道德
虽然在大学生的基础课中已经有了很多以道德为主题进行的教育课程,但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依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素养课程以敬业和诚信为主,在课程教学内容当中贯穿“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感恩的心”、“诚信是走向职场的通行证”等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
让学生通过以上主题的学习和活动开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理解和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提升敬业精神,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失误了要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成为一名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具备良好道德素养的职业人。
(二)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指职业态度、职业心理以及职业认知。“常说谢谢”、“认真是对工作的第一态度”、“大学生就业权益及法律保障”、“打造我的求職名片”、“熟知就业政策”等活动的开展,会让大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做人,养成对他人的热情和关爱,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能过对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大学生可以树立就业权利意识,了解就业权益的内涵、特点和基本内容,防范就业陷阱,正确处理和用人单位的纠纷,能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职业意识教育中还包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通过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的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树立未来的职业目标,强化职业认知。
(三)职业行为
职业行为主要表现在遵守时间,遵照规定等方面。“大学生行为应该是什么样子”、“休闲时间的管理”、“安全规章系生命,自觉遵守是保障”、“享受过程,注重结果”“谨慎、理智对待签约与报到”。通过对这些最基本的职业行为进行学习,明确大学生在不同场合的行为举止,能够充分的利用时间,培养自己的劳动安全意识,主动获取劳动纪律,了解相关行业造成劳动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学会发现劳动中的乐趣,享受劳动过程,建立并培养一些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能够在毕业时正确处理签约报到的问题,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职业核心能力
这部分应该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点内容,包括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等内容。可分为“积极交流表达,把握交谈方式”、“倾听他人讲话,多种形式回应”、“把握对方需求,围绕主题说明”、“积极察言观色,辨明语义态度”、“把握沟通环节,访谈步步深入”、“把握演讲方式,语言规范得当”、“在团队中成长、在协作中进步”、“轻松应对面试”、“户外拓展训练”等多个模块。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加强职业综合素质,帮助促进大学生成为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人
三、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专业知识,而85%靠的是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初涉职场新人、还是久经沙场老将,都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高职大学生将来是要在社会主义事业第一线工作的一群技术人员,因此,对这群人的职业素养培养应该提前到他们的大学学习期间,用适合的培养内容,为学生量身打造他们用得上的东西,让学生在走出大学校门,走入各行各业的同时,就能习以为常的具备一个高素质职业人的品德和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与职业素养相关内容的知识。在毕业的时候能够结合本专业,具有敬业,诚信的职业道德;具备职业态度、职业心理、角色认知的职业意识;养成守时遵规的职业行为;拥有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职业核心能力。从而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作者供职于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