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富平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手段是现代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入手,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防范体系、企业文化、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化建议以及构建新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5. 022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5- 0049- 03
1 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1.1 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1.2 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
1996年,AICPA修订第55号审计准则,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将内部控制结构改为内部控制成分,并分为5个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企业内部控制一方面包括对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即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的管理以及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督,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方法,包括公司员工、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风险防范等方面。不同企业应根据公司所处行业、公司发展状况、内部格局等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控制理念落后
控制活动是指管理者为了保证管理指令能够得以有效实施而制定并实行的各种控制政策和程序。当前有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不健全、存在控制“盲点”,控制程序不够合理、存在缺陷,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出现各种问题,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被调查企业中有部分企业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适用于企业,而不适用于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由于调查对象都是中小企业,此次调查只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调查,所以部分被调查者自然而然地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适用于企业。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明确指出,内部会计控制的适用范围是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等。这也恰恰反映出中小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认知水平不高。
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参与者认识不清。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针对企业每一位员工制定的,上至最高领导下至普通员工,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调查中很多人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是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的事,跟普通员工没有关系,这是错误的认识。近几年发生的许多事件就是因为上层领导破坏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要得到有效实施,企业领导首先要重视并且带头执行。否则,企业内部管理只会一片混乱。虽然一些企业家认识到这个问题,在企业中注意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但往往流于形式。
对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内部会计控制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目标,也是政府作为规范制定者与监督者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确保“企业对法律法规的执行”,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这一目标选项的选择人数不到总人数的一半,一是反映出对规范的了解不足,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小企业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就是对法律法规的漠视。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管理者素质不高,企业发展规模小,最关注的问题往往是企业经营问题,而对法律法规不重视。
2.2 内部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实现良好控制的基础,包括管理层的管理方式、品性道德、价值观、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等,另外还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评价体系的建设等。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发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和企业员工培养体系的建设。目前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够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太薄弱,制度的落实成为棘手的问题。二是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很多企业存在机构设置冗杂,管理分层多,工作分配麻烦,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对横向间工作的协调配合缺乏重视,再加上沟通系统不完善,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缺乏交流,企业失去发展方向与动力。
2.3 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生存,企业必须重视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前两种风险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风险,后两种是可控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其主要来自市场销售的变化,如价格、需求等;生产成本及生产技术的变化,如产品质量问题、技术落后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如企业盲目筹资,筹资渠道、筹资方式不经济,对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估计过于乐观等。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极大程度地预防经营及财务等风险,并在风险来临时及时应对。从企业现状来看,有些企业管理者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只有企业意识到风险,才会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内部控制。这些企业多数处在高速成长和扩张阶段,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在风险管理方面,72%的受访公司认为公司本身没有一个持续监控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制。据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多数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从风险势能最高的公司治理层面来看,在公司治理层面,企业的主要风险具体表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角色高度重叠,监管虚化,决策风险大;人治色彩浓厚,制度的影响力有限。在公司战略层面,风险的主要表现为:战略时尚化,投机性强,战略风险高;过度多元化,核心竞争优势不显著;业务关联度低,集团战略协同效应不显著;战略运营两张皮,缺乏精细化的战略执行。
2.4 内部沟通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特殊性,权益结合法的应用比较多,但权益结合法本身存在不少问题,对于权益结合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有不一样的看法。理论上权益结合法的核心是企业股东权益的联合,不存在购买的关系,但有时候这种情况并不是对等的,有时候因为双方企业实力相差悬殊,人为地划分出购买者和被购买者,使合并实质发生改变。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强调信息必须以一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进行确认、捕捉和传递,以保证企业的员工能够执行各自的职责。沟通方式有企业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横向沟通。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实施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这些反馈信息都要通过这些沟通渠道向实施内部控制的上层管理机构传递。而很多企业正是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中没得到遵循的情况不能有效反馈至领导层,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因此建立信息沟通系統对企业来说同样必要。
2.5 企业文化建设环节薄弱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发展的精神基础和支柱。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不是因为建设工作不得力,而是大家对于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以及企业文化到底有怎样的作用等方面理解出现偏差。
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员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也有的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统一了企业的标识,做了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企业文化是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文化对企业产生的许多影响处于行为动机的意识层面,以至于文化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其始终以一种不可抗拒的方式影响着企业。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层大多不太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严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
3 解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改变落后的管理思想
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培养上,企业普遍停留在利益诱惑加人身控制的原始起点上,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受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局限,对企业的精神载体缺乏认识和思考,仅仅是把企业当作利益团体和利益载体,故而不善于运用文化和精神价值体系的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内部控制通过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内部管理制度都是由人制定的。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无疑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大环境。管理者的素质与品行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3.2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一个设计和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可以有效防范企业风险,保证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极为丰富,控制的对象包括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各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不能仅仅依靠领导的觉悟,也不能靠简单的出纳控制、财务管理来实现,虽然制度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但是,有时制度的作用不明显,因此,要努力形成一种律己严行的企业文化,从而达到“软控制”的作用。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不仅要有控制目标,而且要有实施机构,有些目标还要按照机构设置状况进行分类或分解,以利于贯彻和执行。机构设置以后,必须要进行职责划分,明确规定每一层次每一机构的任务和职责,机构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组织控制法是一种事前控制方法,是建立授权控制、实施程序与牵制控制的基础,也是决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
3.3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规避公司治理方面的风险,要建立一个健全的、以董事会为首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权责,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引入独立董事,保持董事会、监事会、专业委员会的独立性,确保控制体系有效性,订立企业的目标和战略,包括企业的风险政策和极限;建立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制度体系;通过信息系统实现IT环境下的公司治理。
在制度方面,特别要强调中国的管理文化是情、理、法,情在前,所以在中国,要打破一个文化的壁垒,就是制度的影响力问题。制度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成功的企业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源于健全的制度。制度的主要作用是规范行为,规避道德性风险。
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制度,最终达到抵御风险和降低风险的目的。
通过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公司治理风险控制和防范体系的建设,可以构建一个基于所有者的控制体系。一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里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有者控制体系,控制主体是股东,控制客体是经营者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第二个层次是经营者的控制体系;第三个层次是管理者的控制体系。只有完善这三个体系的建设,才能把一个基础、三道防线真正地落到实处。
3.4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力度
为了有效加强企业内控监督与管理,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与落实。要提高领导者和员工的素质。领导者在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员工的作用也不容小看。对于领导者来说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处理好分权和授权的关系,提高管理素质,强化法律意识,减少贪污和挪用公款情况的发生。
检查控制法是指对内部控制制度贯彻、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方法,促成既定政策得到贯彻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具体包括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写出检查报告,对各方面经济业务中出现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对执行内部控制检查工作的人员根据工作绩效实行奖惩等,其目的是保证内部控制功能的充分发挥。企业领导如果不实行严格的检查监督控制,就会盲目轻信,放纵下属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3.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體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一,要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第二,要重点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企业应当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建设中,着力打造源于主业且能够让消费者长久认可、在国内外市场上彰显强大竞争优势的品牌。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站在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结果会不一样,也和目的有很大关系。在当前发展形势下,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实现自我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使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济管理活动之中,完善企业组织构架,从而起到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确保企业可在竞争中实现发展、壮大,能够更好地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闫盼.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2]楼德华,傅黎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3-5.
[3]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