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乐民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板显示器已经逐渐被淘汰,头盔显示器,以其便携易带、视野范围广、使用简单等特点,在军事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在国外,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迈入全息技术领域,研究全息透镜的制作和优化;此后,有学者迈入全色全息波导眼戴显示技术领域,改善全息透镜所存在的色散问题;在21世纪初期,国外就有学者,将全息波导技术,应用在Q-Sight系列的头盔当中。在国内,对于全息波导技术的研究较晚,但是在21世纪初,就已经完成消除色散影响的研究;并在同年,研究了全息波导技术的理论和实验,扩展了原图像的视野范围,却并未给全息波导技术配上图像色彩。
当前全息波导技术中的光栅结构,是全息波导技术的一大难点。光栅是全息波导技术的显示色彩的结构,需要通过透过率,对射入光场的分布特点,采用傅里叶变换计算方法,计算衍射光场的分布相位,然后求解光栅的衍射率变化,分析其特性。此次设计全息波导技术中的光栅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光栅结构示意图
图1中,d表示光栅周期;H表示刻蚀深度;f1表示基底介质折射率;f2表示周围介质折射率;θ表示衍射角。此时,根据图1所示的光栅结构示意图,可以得到光栅透过率函数:
(1)式中,T(x)表示光栅透过率函数;δ表示狄拉克函数;m、k表示光栅透过率函数系数;*表示卷积符号;i; (x)表示每个周期的相位分布;rect表示矩形函数;d′表示光栅宽度。
从(1)式中可以看出,光栅透过率函数,由相位 (x)决定其变化,当光栅透过率函数中,m或者k某个系数出现变化,都会让光栅透过率函数,发生一定的改变,则衍射效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分析光栅的衍射特性时,则必须要确定光栅透过率函数,一个周期d内的相位 (x)分布,才能求解光栅透过率函数的衍射效率:
(2)式中,λ表示入射波长。此时,只需将图像导入全息波导技术,通过光栅结构显示成像,即完成头戴显示器中的全息波导技术设计。
根据(1)式和(2)式的计算结果,分析出了光在光栅结构的衍射和全反射,存在的相位 (x)分布变化,可以确定理想中的光栅衍射级数,只存在0级和±1级。此时,根据光栅衍射级数,全息波导技术显示成像,需要利用-1级光线,在波导结构中不断发生全反射现象,通过这个现象,将光传输至光栅结构中,产生光衍射现象,最后在人眼中耦合,此时,即可完成全息波导技术显示成像。其成像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全息波导技术显示成像过程
图2中,将入射光线放置在(x,y,z)坐标系中,θ1表示(x,y,z)坐标系与z轴产生的夹角;θ2表示(x,y,z)坐标系与x轴产生的夹角;φ1表示z轴与入射光纤衍射的-1级光线产生的夹角;φ2表示x轴与入射光纤衍射的-1级光线产生的夹角。
在如图2所示的全息波导技术显示成像过程中,需要避免-1级的衍射光线,在x轴和y轴产生的投影分量,存在的衍射光纤,在波导将光线传播至光栅结构的过程中,不会将光线从底部移除,因此衍射光线需要与θ1角满足全反射条件。此时,光栅周期就会存在一定范围,即dmin<d<dmax。当入射光纤的方位角φ2=0°,则衍射光线的方位角φ1=0°,此时的衍射光线,在全系波导中,不会偏向y轴方向。
综合上述分析,全息波导技术成像时,会根据d、θ1、f2共同决定衍射光线变化,在全息波导中,控制光线在全息波导中显示成像。则光栅周期所处具体范围为:
只有当光栅周期处于(3)式所处范围,才会形成人眼可见的彩色图像。当光栅周期不在(3)式所处范围,需要调整光线入射的倾斜角度,促使全息波导形成人眼可见的彩色图像。至此,完成全息波导技术显示成像。综上所述的全过程,即为头戴显示器中的全息波导技术分析过程。
综上所述,此次分析头戴显示器中的全息波导技术,从光栅结构入手,在头戴显示器中,形成人眼可见的原始图像。但是此次分析的头戴显示器中的全息波导技术,未曾分析全息波导技术中的波导结构,即光的入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深入分析光在波导结构中的入射过程,进一步调整全息波导技术成像的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