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珺 吴三山 金琼 沈张 黄勉(通讯作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妇科 福建 福州 350000)
“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女性群体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1-2],其中乳腺癌是发生在女性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阴道处的恶性肿瘤,两种癌症的发病机制均较为复杂,且与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加之临床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易造成误诊或确诊后已进入中晚期阶段,严重危及女性生命健康。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极大程度地降低“两癌” 的检出率和病死率。对此,本通过对本院56745 例妇女进行“两癌” 检查并做出针对性对策,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 年11 月—2018 年11 月本院妇女56745 例,其中年龄35 ~64 岁,平均(45.15±5.23)岁,孕次1 ~3 次,平均(1.52±0.55)次,体质量指数18.03-30.58kg/m2、平均(24.59±3.01)kg/m2。纳入标准:①参与此次研究前均无乳腺癌及宫颈癌病史,②无精神病病史,③年龄35 ~64 岁内且已婚,④本人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特殊人群,②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放射线治疗病史,③有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④拒绝或终止本次研究者;所有数据来源均真实可靠。
1.2.1 宫颈癌检测 给予所有妇女宫颈癌检查,即视诊(观察妇女宫颈是否糜烂、出血、白斑等异常),同时采集妇女阴道及宫颈分泌物(非月经期),并将宫颈管内脱落的细胞采集起来,依据TBS(2001)诊断[3]标准进行细胞学(TCT)诊断[1],若检测报告显示鳞状细胞病变视为宫颈恶变可疑患者,对宫颈异常及宫颈恶变可疑患者用2%的碘溶液涂于宫颈上,再用3%的醋酸涂于宫颈组织,利用高倍显微镜进行镜检,以病理学诊断为最终结果。
1.2.2 乳腺癌检测 给予所有妇女乳腺癌检查,即手诊、乳腺超声检查、钼靶检查、病理检查,先给予妇女手诊,若有可疑症状(肿块)或是高危人群及阳性患者在给予彩色超声检查(钼靶X 线),最后结果以影像学诊断结合病理学诊断为依据。
统计分析所有妇女的检查情况,包括生殖系统良性疾病、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细胞学(TBS)异常、 TCT 异常,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宫颈癌、乳腺癌、乳腺良性肿块。同时分析不同年龄段的高发疾病,其中年龄阶段分<40 岁(18238 例),40 ~50 岁(19155 例),>50(19352 例)。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56745 例妇女“两癌”检查中,生殖系统良性疾病457 例、生殖道感染3439 例、HPV 感染4523 例、TBS 异常995 例,检出CIN-Ⅲ384 例、宫颈癌11 例(0.02%),宫颈良性病变合计9403 例(16.57%),乳腺癌24 例(0.04%)、乳腺良性肿块2617 例(4.61%)。
本研究发现<40 岁妇女的CIN、HPV 感染、TCT 异常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阶段的癌前病变分析[n(%)]
本研究发现>50 岁妇女的宫颈癌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阶段的宫颈癌检出率比较[n(%)]
本研究发现>50 岁妇女的乳腺癌检出率最高,40 ~50 岁妇女的乳腺良性肿块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阶段的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分析[n(%)]
乳腺癌和宫颈癌危及女性生命的最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近年来女性在工作中的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医学知识的匮乏导致该病趋向年轻化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两癌”发病机制尚不明显,无典型临床症状,因此及时诊断、治疗及预防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本研究56745 例妇女“两癌”检查结果显示,生殖系统良性疾病457 例、生殖道感染3439 例、HPV 感染4523 例、TBS 异常995 例,CIN-Ⅲ384 例、宫颈癌11 例(0.02%),宫颈良性病变合计9403 例(16.57%),乳腺癌24 例(0.04%)、乳腺良性肿块2617 例(4.61%);而张惠璇、甘竹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妇女“两癌”的发生率较高,表明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高,这可能由于女性的外阴道与尿道、肛门相距较近,故妇女在排尿或性生活过程容易受到污染,同时妇科疾病多数由慢性炎症感染,从而出现白带增多,出现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性交后出血等症状,可进一步促发子宫颈管增生的柱状上皮或HPV 感染,甚至会向宫颈癌前病变发展,而乳腺癌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病变,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少数会有乳腺外形、皮肤、乳晕改变,因其临床无知觉性症状而难以发现,同时大部分妇女缺乏对“两癌” 的认知和了解,且该疾病属于隐私问题,故多数有早期不适的妇女出于羞涩心理而导致病情的延误,最终往恶化的方向发展,提示医疗机构及妇女本身应重视此类病情的检查。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50 岁妇女的宫颈癌、乳腺癌检出率最高,<40 岁妇女的CIN、HPV 感染检出率最高,40 ~50 岁妇女的乳腺良性肿块检出率最高,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两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率也不同。此与吴俊兰等[4]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由于<40 岁妇女还处于育龄期,且年龄分布较为年轻,可能存在性生活不节制、不干净或性伴侣较多从而易出现感染现象,同时孕龄期的女性正处于事业的发展巅峰,因此会通过服用避孕药等方式节育而保证自己工作的稳定性,长期以往会刺激机体雌雄激素的失衡而促进宫颈上皮增生,加之其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易导致妇女忽视了自身的妇科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发生感染,进一步催发癌变发生的风险。而40 ~50岁的妇女多数已过生育期、哺乳期,故其乳腺会开始下垂、萎缩及退变,同时该阶段的妇女也会服用避孕药的行为,易引起雌孕激素分泌失衡,从而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成分异常增生,最终形成良性肿块[5]。此外,>50 岁妇女“两癌”检出率较高,这可能癌前病变(慢性宫颈疾病及良性肿块)检出率在40 ~50岁较为明显,若不及时发现及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促进癌细胞的产生,从而引发宫颈癌和乳腺癌。提示医疗机构应重视不同年龄阶段妇女的“两癌”及癌前病变,并及时作出以下干预:①应建立“两癌” 咨询部门和心理治疗部门,掌握女性“两癌”的发展趋势及鼓励女性能够积极面对“两癌”。②定期开设关于“两癌” 知识的讲座及线上(微信、微博等渠道)传播宣传,并制定宣传折页定期投放,加强女性对“两癌”的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而选择定期体检。③宣传良好生活习惯、个人卫生的重要性,降低不良性生活,提高女性对乳房及阴道的健康意识。④规劝女性少用避孕药,同时控制脂肪、蛋白质、雌性激素含量较高的保健品及食物的摄入量,保持机体雌雄激素的平衡性。
综上所述,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高,应积极做好“两癌”检查工作,尤其是需对各年龄段高发疾病进行重点检查,以及早诊治“两癌”及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