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效果的评价

2020-10-27 01:57高月邹永蓉黄正林陈伟梅林唐文秀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000
医药前沿 2020年18期
关键词:儿科插管指南

高月 邹永蓉 黄正林 陈伟 梅林 唐文秀(雅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 雅安 625000)

在香港儿童医健基金会的帮助下,2011—2012 年开展了《雅安市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工作。为证实新指南复苏流程在培训中的普及教学效果,并分析该种新指南复苏流程是否更为优越,现对我院2009—2015 年间的新生儿复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比新旧复苏流程的具体效果,探讨培训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新指南复苏流程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 年1 月—2015 年12 月,由本院以及外院转入我院NICU 的1038 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8 例,女440 例,体质量850 ~4400g,平均体重(3850±850)g,胎龄27 ~42 周,平均胎龄(39.54±3.56)周。2009 年1 月—2011年6 月采用旧的复苏流程共计368 例为对照组,2011 年7 月—2015 年12 月采用新指南复苏流程670 例为研究组。

资料的获取及收集方法:所有入选窒息儿临床资料均为儿科医生或护理人员完成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复苏步骤、复苏用药及Apgar 评分等。每例新生儿资料应做3 份备份,其中1 份复苏记录随患儿转诊,按照2007 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为标准[1],对1038 例窒息复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1038 例窒息患儿复苏情况,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旧复苏流程干预。研究组患儿按照新复苏流程进行干预,复苏操作人员为全市36 所市、县、乡镇卫生院以及私人医院的产、儿科医护人员,共计约198 人,以2007 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为理论授课。培训方法为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案例模拟与参与式反馈方式进行。

主要如下:(1)派出高年资产儿科医护人员至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为期一周的新生儿复苏专项培训。(2)在行政干预下集中各医院妇产科及儿科主任进行理论培训及组织发动;(3)对全市所有产儿科医疗机构分7 批,每批不超过30 人,每批为期两天,进行新生儿复苏培训。(4)配备复苏模具,采取个人分解操作、团队配合练习、案例模拟训练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督导,赠送复苏囊,确保其可以开展新法复苏。(5)确保学员对基础复苏流程熟练掌握后,开展针对性的气囊、面罩复苏囊、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的训练,对于部分学员可以一对一、手把手完成教学,确保其熟练掌握复苏流程中的每个操作要点[2]。在教学中要完善考核制度,强调学员间的协作。

1.3 观察指标

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严重程度标准参考《实用新生儿学》第4 版诊断标准[3]。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新生儿出生后呼吸功能难以正常建立,全身多脏器由于氧气缺乏发生损伤,以Apgar 评分为指导标准,Apgar 评分0 ~3 分为重度窒息,4 ~7 分为轻度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P <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

在全市范围对产、儿科医护人员198 人进行了强化培训,培训后雅安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由5.7%下降到2.1%,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培训前后不同时间规范复苏情况进行对比

培训后规范复苏占比显著高于培训前,P <0.05;插管按压、按压用药操作顺序研究组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复苏培训前后复苏规范情况分析[n(%)]

2.3 培训前后新生儿窒息、HIE 发生率及转归情况对比

给予新法复苏培训后,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减轻,新生儿脑病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明显减轻,新生儿转归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1038 例新生儿窒息的程度、HIE、转归情况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新生儿窒息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窒息程度无显著相关,但与缺血缺氧的时间正相关,因此及时、有效的进行新生儿复苏是减少新生儿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4]。

本研究发现,培训中注意发现培训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将此作为复训的要点。培训复苏的特点是强调用复苏流程按照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进行,在正确流程的基础上强化操作技术。apgar 评分可以作为评价窒息严重程度和复苏效果的手段,但不能完全指导复苏[5]。本研究发现,在窒息复苏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复苏顺序错误:本研究结果显示,未开展培训的对照组患者插管按压、按压用药的错误操作分别占比18.21%、13.32%,经过培训后,研究组患者错误操作总占比仅为4.48%。虽然培训后医护人员的气管插管技术熟练程度有一定提高,但仍会出现少数错误,分析原因可能为以往的操作中并未对心脏按压前的气管插管进行强调,以至出现对正确操作流程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在未来的临床操作中要更加强调ABCD 原则的应用,即使患者心率较慢或者无心跳情况,也要立刻进行气管插管并进行人工正压通气,随后再进行心脏按压。(2)球囊正压通气技术:大部分能掌握,但操作的标准化仍需进一步加强,球囊正压通气是最简单、有效的措施。(3)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关键性缓解,因此在培训中,应该着重强化气管插管技术的培训。(4)产、儿科密切合作:全市高危孕产妇基本于我院分娩,我院儿科医生进驻产科,实行每一位产妇守产制度,儿科医生参与新生儿抢救、治疗与随访,显著控制了新生儿的窒息发生情况,有效提高了围生期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使新生儿HIE 发生率显著降低,从9.51%降低至4.63%,且研究组不存在重度HIE 情况。

综上所述,经过强化培训后规范窒息复苏率虽明显提高,但仍不十分令人满意,提示未来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长期保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强化复苏流程,改进不足之处。

猜你喜欢
儿科插管指南
儿科专栏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指南数读
圆梦儿科大联合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输液器用于新生儿脐静脉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