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 蒋敏
【摘要】目的: 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08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术后1、3、6个月,观察组Spitz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也有效提升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重度宫腔粘连;全程护理干预;生活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169-02
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些技术,特别是针对重度宫腔粘连,临床实践表示[1],可有效缓解患者周期性腹痛,提升术后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自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08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该类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08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存在认知障碍或是无正常言语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30~41岁,平均(31.42±1.43)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1.54±0.19)年。观察组年龄30~40岁,平均(31.27±1.32)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60±0.20)年。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主要由责任护士叮嘱患者术后注意事项,耐心回复患者问题,若患者存在疑问要及时回答,出院前纪录好患者联系方式,定时提醒患者复查。
全程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术前积极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准确把握手术指征;术前8h禁食禁饮,遵医嘱术前1日晚20:00给予患者口服地西泮5mg,以助睡眠。术前进行方式,身体素质、心理等均是影响手术实施的因素之一,针对存在焦虑、恐慌等情绪较为明显的患者给予安抚,帮助患者放松心情。(2)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与手术成功与否有着紧密的联系,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要及时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其处理。(3)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将患者护送回病房,向手术医生了解手术情况,及有无特殊注意事项。及时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正常的,若是疼痛难以忍受,根据医嘱适当给予镇痛剂;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可进普食,可下床活动,解小便,但应做好扶住、看护工作。两组连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经生活质量指数QOL-Index量表(Spitzer评分)展开评估,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2)经医院自制满意度问卷,由患者独立完成,总评分为100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80~89分表示一般满意;≤79分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Spitze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Spitz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中可知,术后1、3、6个月,观察组Spitz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环节,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术前准备工作有利于患者以最佳的身体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同时针对情绪较差的患者给予安抚。术中由手术室护士展开护理,鼓励患者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护士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此外,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术后患者醒后第一时间进行探视,确定患者身体状况,再次叮嘱术后注意事项,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及时补充营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从生理、心理上均得到安慰,提高满意度。综上所述,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展开全程护理干预,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侯新好.全程护理干预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4):102-103.
[2] 董彩霞,郭春杏,刘婵娣.全程护理干预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5):132-135.
[3] 余薇, 鄢雨英. 宫腔镜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护理[J]. 健康之路, 2017(2):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