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摘 要:高中美术作为一门人文艺术学科,对培养学生养成多元审美观,激发创新意识,促进人文精神发展均大有裨益。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必修科目之一,重在培养高中生的文史艺术修养,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对比、感受、联想、分析与总结,收获审美享受并推动自身建立正确的审美心理趋向。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旨在通过高中美术鉴赏课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审美意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东西方艺术;对比教学;人文思想
不追踪历史便无法把握现在,更无法拥抱未来。当代高中教育应当立足于前人的肩膀,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梳理东西方艺术发源的脉络、差异与契合点。在教学中教导学生学会解读东西方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把握其中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从而深化自身的审美素养,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通过这种对比,能够让学生做到知己知彼,从更宏观的立场上看待文化演变的轨迹,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一、文化传统差异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东西方文化渐行渐远并逐渐形成自身风格。纵观历史,于细微处可以窥见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溯源,亦可以梳理出东西方艺术的文化差异是如何形成的。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美术老师,认为这一学龄段的学生在年龄上接近成年人,其审美心理也逐渐从单一走向广阔。因此,新课程改革才无比重视通过美术鉴赏这一形式开拓学生视野,并领略世界艺术之精彩。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横向的东西方艺术对比,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感悟不同文化差异背后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人文综合素质。西方艺术的文明源于古希腊,洋溢着典雅写实的艺术特点。而东方艺术自成一脉,崇尚心灵感受的寄托,以抽象写意为主要艺术表现。造成这种文化传统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来自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希腊是一个土地资源贫瘠、高山临海的国家,因此希腊人重商重契约,追求理性与神学。而我国艺术风格的形成则受世代務农的历史影响,因而中华民族讲究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并追求唯心与天意。这种从人文艺术史的角度来进行美术鉴赏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更能涵养他们的内心,增强学习动力。
例如教材中有关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与世界工艺美术鉴赏的课程,便可以采取这种对比式教学,让学生横跨东西,感受不同文明之间的灵魂对话与碰撞。
二、形式语言差异丰富学生艺术视野
东西方艺术的文化传统差异性自然而然也会引发形式语言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在建筑方面,不论是建筑形式亦或是建筑材料的选用均彰显着不同的文化艺术底蕴。亦如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采用的是石造形式,讲求永恒坚固的美。而我国的诸多建筑,尤其是宗教建筑则更多地采用木造结构,旨在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通过无限亲近自然表达对“天”的敬仰。同时并不追求建筑的永恒存在,而是希冀于某种冥冥之中的轮回。此外从建筑外貌来看,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更多地通过石柱结构的形式语言来构造建筑,通体颜色统一而大气。中国建筑则更多依靠木架结构来实现,构造繁杂精巧,房屋具有多重结构并设以油漆彩画,呈现出色彩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通过这种形式语言的差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视野的开拓,更好地完成美术鉴赏的课程目标。
三、美学特征差异促进学生思维多元化
东西方艺术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形式语言的不同,形式语言的不同又激发出美学特征的差异。从今天的视角回望这灿烂的千年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西方艺术的美学特征整体呈现出对现实世界的客观描绘,以及对色彩的准确把握和对透视的精准描绘。这些形式语言共同形成西方艺术以“面”为主要表现意识的美学特征,旨在突出物象立体性。而以我国艺术为主的东方艺术,则以“参天意,悟人心”为艺术追求,不求神似,也不以完美再现客观世界为主要目标,而是渴望通过艺术来表现情感寄托亦或是某种信仰抒发。因此东方艺术的美学特征是含蓄的、抽象的、线条化的。这种美学特征的差异在绘画与雕塑类艺术品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例如教材中的《古代山水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两课,笔者在教学时创新性地将其内容融会贯通,旨在通过对比教学法的运用激发学生思维趋于多元化,从而对艺术创作的欣赏和鉴赏更加包容与透彻。而中国山水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一个是诗画合一的抽象写意,旨在抒发情感与抱负。一个是典雅理性的写实再现,旨在呼吁人性与自由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山水画与文艺复兴绘画正好是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完美表现,更是教师用来教学这种差异性的最佳载体。
四、结束语
东西方艺术是屹立于不同土地上的两座高峰,遥相呼应却又各领风骚。当今的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鉴赏教育,要学会从对比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理解东西方艺术的魅力,体会它们在发展道路上的优长,互相参照,欣赏借鉴。艺术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宝藏,东西方艺术在美学特征、形式语言上体现的诸多不同,正好可以照亮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在高中这一学段为学生传递这种多样性的艺术知识,有助于他们以更加客观包容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我想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写作初衷。
参考文献:
[1]弗莱明·范迪安.世界艺术史.南方出版社,2002.05.
[2]伊莎贝尔·格罗里奥.世界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中信出版社,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