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0-10-26 02:29魏家佳黄龙
写真地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空间研究

魏家佳 黄龙

摘 要: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城市中各种人类活动和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一直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的经典研究议题,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作为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社会群体分化的空间表征,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而变化。本文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方面介绍了不同阶段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进展和领域作了综述。并根据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和城市发展状况,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 地理学思想;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0.188

1 引言

城市空间是由物质实体空间和社会空间组合而成的,其中的社会空间由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居民构成[1]。居民与城市空间是“连续的相互作用过程”,即居民在改变和塑造城市空间的同时,也被城市空间所影响和左右。因此,城市社会空间是“社会与空间辩证统一”的产物,反映了居民与城市空间“连续的相互作用过程”。城市空间的社会学特性导致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在城市空间中物质实体空间是空间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内在表现形式则是社会空间所蕴涵的社会关系。通过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可以分析城市空间的社会问题和空间行动特征,进而揭示城市中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的时空过程和时空特征[2]。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实体的固有属性之一,是由于城市居民的社会分化所形成的。作为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2 国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

2.1 古典区位理论

自19世纪上半叶起,德国学者开始研究农业、工业等产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以及企业区位选择规律,在此的基础上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奠定了社会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基础。杜能围绕农产品消费市场距离城市的远近即级差地租的大小设计了农业生产6圈层模式,创立了“农业区位论”。韦伯引入原料指数和劳动费指数,用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深入阐述了运费、劳动费、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2.2 近代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初步探讨

西方学者关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以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的建立为主要标志,以帕克、伯吉斯和麦肯齐等人为代表[3]。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城市社会分化所形成的,这种社会分化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包括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消费类型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的分化,其在城市地域空间上最直接的体现是居住区的地域分异[4]。因此,早期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西方学者主要关注居住分化和社区研究。

192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伯吉斯将生态学过程应用于城市社会空间组织的研究,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的同心圆模式。1939年,霍伊特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考虑了交通因素,加上了放射状运输线路的影响,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扇形模式。1945年,美国学者哈里斯和乌尔曼在对大城市空间分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行业区位、地价房租、集聚利益和扩散效益是主要制约因素,大城市除了中央商务区以外还存在一些支配一定地域的其他中心的存在,于是得出了城市空间多核心模式。

2.3 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深入研究

二战以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经济的高速增长,西方城市空间结构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空间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949年,美國的社会学家史域奇和威廉斯在《洛杉矶的社会区》一书中进行了社会区的研究,是城市内部人口统计的一种类型化方法。1953年,史域奇和贝尔共著《社会区分析》,在方法论上更加精确化[5]。

20世纪60年代后,受计量革命的冲击,许多数量统计方法逐渐引入城市空间的研究中,进行定量化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生态分析法的前提条件是运用计算机能大量处理数据、多变量解析统计方法的开发以及城市内部小地区统计资料的整理[6]。同时,除了宏观社会背景的影响外,哲学思潮的发展[7],如实证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结构主义思潮、文化回归思潮等的涌现,扩展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视角[8]。

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兴起,并成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其后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学派成为主流的学说[3]。西方学者逐渐由城市地域空间、商业市场空间深入到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从而成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以及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与社会地理学的传统分界线逐步破裂,文化回归的思潮使得文化价值分析、伦理分析情感分析等非物质的分析方法引入了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解释,要素从物质层面扩展到非物质要素上。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一些学者又开始呼吁社会地理学研究从抽象的文化分析回归到具象的空间和再物质化的分析[9]。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不同学者开始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进行居民出行和社会空间的研究,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不断关注人们的购物、休闲空间和生活质量。

21世纪开始至今,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传统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继续拓展,同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技术路线发展成为一种成熟范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的各个主要议题——城市种族居住隔离、城市贫困和犯罪问题、绅士化研究、性别的空间等方面。

3 国内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

3.1 研究兴起阶段

我国自建国至改革开放的30年间,城市社会地理一直是一个很少有人问津的领域。从1978年起,社会—经济—制度转型交织在一起,在三者的耦合与冲突下,社会单元从“单位组团式”向住房商品化的新型社区转型,引发了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根本性变革[10-11],1980-1999年间,中国学者在引进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在一些领域内进行了实证研究。于洪俊、宁越敏首先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经典理论模式,并对现代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进行探讨。其后,许学强、胡华颖[12]等人对广州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系统完整地运用了因子生态分析,开始运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顾朝林[13]分析了历史时期特别是对建国以来影响北京社会空间结构的因素概括为7个方面,发现城市社会极化和空间极化加剧,并讨论了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变过程。

3.2 研究深入和学科逐步独立阶段

2000年,王兴中等人出版了专著《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对城市形态空间、社会空间及其宏观和微观形态与结构作深入分析,构筑起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框架,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14],成为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标志[15]。

21世纪以来,研究不断深入,开始从动态的时间维度和新视角去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吴骏莲等基于南昌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得出其社会区的空间分布是一种同心圆和扇形的复合结构[16];周春山等对广州市社会区作对比研究,得出其社会区演变的四种不同的模式是市场、行政和家庭生命周期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17];柴宏博等从迁居视角,认为家庭、经济和宏观政策等是促进和阻碍大型居住区社会空间形成的主要因素[18];蔺雪芹等研究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发现外来人口、城市发展策略、公共服务设施等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19]。

4 研究述评与展望

4.1 研究评述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历程表明,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伴隨学者对城市社会问题本质的认知进展,不断对旧理论进行修正,同时新的理论与方法又不断衍生,逐步形成了集社会学、生态学、人类学、经济学和计量学等交叉学科下系统性的研究体系。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从引入、探索、丰富到逐步独立,形成了自已的研究理论、方法和内容,逐渐填补了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一些研究空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至今为止,研究成果借鉴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较多;研究的内容还很有限,主要集中在社会空间结构、市民行为空间、迁居行为等方面。

4.2 研究展望

4.2.1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本土化理论研究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工业和与城市化路径的区别,使得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与中国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大量借鉴西方相关理论去解析中国城市社会空间,不利于对本质问题的发现,构建与中国自身特点相契合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理论成为必然。针对中国社会空间特性,在理论构建中,要强化政治经济文化视角下分析框架研究,关注制度变迁与空间分异、社会分化之间的关系。

4.2.2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内容的深化与拓展

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变革新的形势下,深化现有研究内容,拓展实证研究对象应是我国未来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任务。在应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当关注使用新方法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与模式总结,将社会空间结构的时空变化与城市功能更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进行多层面的研究。研究的区域对象应从部分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区域城市带拓展。研究视角从宏观尺度向微观尺度拓展,不仅限于大城市社会空间的整体研究,要更加细化关注局部。研究内容应更为广泛,更加侧重人文社会关怀,优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进行社区规划和管理,调控居住空间分异引起的社会分层和空间隔离,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融合,分析居民的出行规律和活动空间,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等。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王法辉.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J].地理学报,2003(6):917-926.

[2] 易峥,阎小培,周春山.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汇刊,2003(1):21-24.

[3] Jackson P.Social Geography: Convergence and Compromise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2).27-34.

[4] 艾大宾,王力.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J].人文地理,2001,16(2):7-11.

[5]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19-121.

[6]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14-128.

[7] R.J.约翰斯顿(著).蔡运龙,江涛(译).哲学与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 王开泳,肖玲,王淑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5(3):28-32.

[9] Lees,L.,Rematerializing Geography: The‘new urban geograph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1993).

[10] 魏立华,刘玉亭.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问题”的研究述评[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70-73.

[11] 冯健,周一星.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J].地理学报,2008(8):829-844.

[12] 许学强,胡华颖.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J].地理学报,1989,44(4):356-358.

[13] 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5):447.

[14] 王兴中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5] 王铮.中国社会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J].地理学报,2002,57(3):238.

[16] 吴骏莲,顾朝林,黄瑛,等.南昌城市社会区研究——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地理研究,2005(4):611-619.

[17] 周春山,胡锦灿,童新梅,等.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跟踪研究[J].地理学报,2016,71(6):1010-1024.

[18] 柴宏博,冯健.基于迁居的郊区大型居住区社会空间形成——以北京回龙观居住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77-81.

[19] 蔺雪芹,王岱,王女英,等.北京市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驱动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3):158-164.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空间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空间是什么?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创享空间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形态创建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