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杰 贺婷婷 郭晓蓓
摘 要:自主学习指的是个人自动、自发地进行学习。当下多元的信息冲击和电子产品对部分大学生自主性学习造成了一定冲击;久而久之,势必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介入,以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组工作;大学生;意识提升
大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其指的是个人自动、自发地进行学习。当下正处于信息时代,多元的信息冲击和电子产品使得部分大学生因缺乏自我控制力难以正确、合理的安排娱乐、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自主性学习也因此受到冲击;久而久之,势必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
为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可以使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介入。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学科的三大服务方法之一,兼具关注群体与个体的优点。其相比个案方式可为成员提供团队互助的有力支撑,帮助个人收集多样的观点与意见。此外,小组还有回馈功能,组员可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通过他人的反应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提升自我。
1 从小组工作专业理论看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
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认为人与环境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维持此系统的基本条件需要协调和均衡,强调个人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此外,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提出过一个公式,即“B=f(P*E)”,此公式认为人的行为(B)是由当时的环境(E)和其个性(P)共同决定的,即行为是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而变化,人的每一个行动均为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这两个理论都强调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来自系统,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那么小组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不可避免地要与它周圍的环境系统如家庭、机构、学校、社区、社会等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场域论也启发我们分析问题时应将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联结起来。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个人的观念难免为社会、家庭及其它各类因素所影响。一些学生在高中时会被一种“高考后上大学就轻松了”的论调所影响,导致新生进入大学后过于放松,乃至丢掉了优良的学习习惯。此外,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行为,很多文献都表明:相比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权威式的教养方式下青少年更乐意与父母协商使用手机,大大降低了沉溺网络的概率,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可控制青少年使用手机的频率。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所划分的个体生命阶段来看,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早期过渡时期,其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心理上还不够成熟,社会阅历有限,对事物认知不够全面,容易陷入到过于依赖手机而影响学习的境地。现在很多媒体综艺过度宣传明星,使得部分学生受其影响因追星耽误自身学习和生活,还有的则是因过度热衷网络游戏忽略学习;此外,网络上光怪陆离的网红、美妆博主也容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迷失自我。
2 探究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模式
小组工作包含四种工作模式,即社会目标模式,发展模式,互惠模式及治疗模式。其中社会目标模式主要针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治疗模式主要针对心理生理方面有不良症状导致个人的社会关系适应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员,因此不适合作为此次工作的模式。
互惠模式下的小组成员一般都有相似的问题,通过成员彼此间交流沟通与相互帮助,促进个人行为得到转变;此模式不仅关注成员与环境的关系,也关注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而发展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主张激发小组成员潜能,增强小组成员能力,以发展人的社会功能为目标。综上,选用互惠模式和发展模式结合的方式最适合本文所涉及的主题。下面将从社会角色理论和互动沟通理论两个角度,来论述这两种模式的适用性。
人际沟通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小组工作影响巨大,在小组过程中,成员间通过沟通、自我袒露增加人际关系的亲密度,提升小组的凝聚力;符号互动思想认为掌握符号可以帮助人们从他人的立场看自己,并在这种符号和自我意识的支配下控制和调适自己的行动。小组成员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了解他人的价值观念,体会他人的情感,接受多样化建议,体会到除了手机还有其他的很多有意义的事,从而促进组员自我调适、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社会是由许多具有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所组成的,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此,可以利用角色期望来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一定的角色总是与其特定的权力、义务、行为规范相适应。在校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且因其即将步入社会对自身具有角色预期,可引导、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参与小组活动(如课题讨论、辩论等),在活动中通过与其他人的沟通合作明确自身现有角色和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在小组伙伴帮助下不断强化自主学习行为。
互惠模式可促进小组成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有利于解决小组成员因不善人际交往而带来的在网络世界寻求慰藉的现象。组员间可通过小组搭伴学习、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支持鼓励、互相监督的作用,而且对于提升学习效率也有很大帮助。
发展模式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小组的归属感,为组员提供支持,发掘内在潜能,增强适应能力,主张宣泄阻碍个人有效行为的负面感情;组员可在小组内得到接纳关心,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从而更有信心从行动上克服学习自主性不强的问题,促进小组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3 明确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类型
此次小组工作模式选择主要为互惠模式和发展模式,其中互惠模式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更为看重,意识提升小组强调提升组员“对自己和社会的整体意识”,更符合此次小组类型的选择。只有唤醒大学生对于自我和社会的责任感,才能一步一步引导其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落实自主学习行为。且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这一点来看,意识提升小组更为符合此次小组工作目标。
明确小组类型后,还要考虑如何有效推动小组的运行与发展和小组目标的达成。在此,可以借鉴“霍桑实验”,其提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还存在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对企业职工满足度的提高而激励职工“士气”,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在小组中,除了整体氛围还要关注成员间小团体的互动,重视次级群体对于小组目标/整个团体的影响;除了工作者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和能力外,还需做好需求评估,通过收集资料和与成员的充分接触了解成员真正需求,虽然小组有共同目标,但每个成员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掌握具体情况方能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帮助小组成员自我提升,向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吕新萍,范明林,冯喜良等.21世纪社会工作系列教材,小组工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倩.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9,40(08):133-135.
[3]张超,郑蓉.互惠模式下大学生德育同伴教育小组的实践及反思[J].高教论坛,2008(04):17-19.
作者简介
董佳杰(2000-),女,陕西咸阳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系201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贺婷婷(1998-),女,陕西榆林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系201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郭晓蓓(198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