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
在职业学校中,学校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看得极为重要,且应用了多种方法,采取了多种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堂的构建与发展。旨在通过这一措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素养,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满足学生的精神追求。在此,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日常思政课程学习中所秉承的态度与应用的方法,并且要结合新课改发展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教学,继而在“思政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能力发展,并带动教师个人角色从迷茫到清晰、从被动到主动、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和发展。
研究将针对当前职业学校的思政课程作出深入的分析,并且会通过分析现阶段教学状况的方法论述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素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在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是教师本人不断学习与提升的过程。教师在这一环境中需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且要重点发挥立德树人的教学优势,为学生、为自己、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1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当前的职业学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能够结合新时代发展的特征准确地对自己进行定位,且可以基于个人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能够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时事热点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学服务,且可以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是一名政治教师应有的素养,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但是,在当今的职业学校思政课堂教学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商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当前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且在应用不同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开展的时候不能实现对教学路径的开发和拓展;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应用育人标准和育人方法为学生营造创新课堂的氛围,进而无法全面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教师在利用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及协同育人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无法自由切换自身的角色,且依然存在有“师本位”的现象,最终让以人为本的教学工作开展大打折扣。
2 应用质量提升及课程育人的启发转变教学理念
思政课堂的改革从本质上分析是质量的提升与效率的发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需要始终坚持在改进的过程中强化,在强化的过程中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获得启发。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也是实现教师个人思维转变和角色转变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政课堂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育人方法的应用,并且要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建立学生的高效学习素养。
例如:在體现启发性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分类教学。以此让学生感受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和感受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差别和共同点。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学与引导,以此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感受政治文化,寻找政治发展和政治建设的规律等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要通过显性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建立。这样,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并且可以让教师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改变为现如今的体验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中。该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且更加符合教学工作开展的规律。因为思政课程的教学是紧贴实际的,也是体现人文素养和社会规律的一门学科。如果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需求对其进行深入的培养与引导,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必然会在连续不断的启发过程中得到飞速的提升和发展。
3 应用拓展创新及课程育人的显性转变教学方法
教师在开展思政课堂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重点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并且要在这一背景下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方法,进而应用上文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培养。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实现端正学习态度和高效学习方法的建立与养成。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能够借助拓展和创新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且可以将课本中、社会中、生活中各种隐性的教学内容利用这一教学方法转变为显性的教学模式。在这一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意识渗透,还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
例如:教师需要在开展思政课堂教学工作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和思想价值的培养育提升,以此建立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结合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学生提供先进的、优质的、良好的教学体验和学习感受。在这一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思维意识将得到较大的发展,且可以形成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态度。同时,这也是一个长期教学、长期引导、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反复推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且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优化。在日常教学中挖掘方法应用的缺陷与问题,进而对其进行“打补丁”的操作。让学生能够在逐渐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法中对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分析,以此实现在教师教学方法转变的过程中带动学生学习创新思维和拓展思维的转变和发展。
4 利用立德树人及协同育人的机制转变教学模式
思政课堂的教学工作开展,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社会认知与社会感悟能力的教学与引导。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素养与个人品质会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共同发展与提升。因为教师在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原则下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学生的个人思维和人生价值观会得到相应的转变,且在教师的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全新教学空间给自己带来的学习帮助。进而会在这一模式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分析课本内容,了解社会环境。
例如: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当今的思政课堂教学需要通过立德树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培养与意识行为的培养。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是学生实现自身梦想,发挥自身作用,体现自己价值的有效途径。在日趋严峻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如果学生不能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知观念,且不能应用端正的态度“办老实事、做老实人”,那么学生未来的职业道路发展必然会遇到很多坎坷和羁绊。这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教师可以结合校企融合、社会实践、理论学习等方法为学生提供育人机制的保障服务,以此规劝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向好向上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民族复兴的责任落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肩膀上。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从自身的岗位出发,研究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而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教学。在实现学生梦想的同时,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教师本人的价值。在这一背景下,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显得格外的重要。因为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当前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还能让学生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了解和分析社会的发展形势,探索生活的内涵,了解个人的内心。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