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
随着教育的改革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多元化教学。故而,小学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便逐年提高。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寄托创作者情感的载体。在小学教育中实施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升华学生的思想,能够推进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而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程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故而,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就要注重审美体验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鉴于此,本文就将谈一谈审美体验策略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具体应用。
音乐审美是指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认知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利用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成长,能够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故而,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学生的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教育,一直在不断优化完善教育模式,就希望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这个大背景下,不少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文化成绩,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和精神教育,不重视音乐课程教学,这就导致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势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在音乐教学中,不少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开展音乐教学的方式过于老旧落后,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不明确,开展的音乐教学的流于表面,即只教学生唱歌的技巧,而不注重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到音乐的魅力,学习也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对音乐方面的知识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具体体现在有不少学生喜欢在课后哼唱一些歌词内容不适合的歌曲,因受到不良音乐作品的影响,价值倾向存在偏差,希望当明星赚大钱、赚快钱等等。这就表面了学生的审美出现了问题,无法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无法感悟优秀音乐作品里的内涵价值。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无法有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識到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现象,将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应用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音乐素养,才能将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 音乐审美体验应该注重教学方法
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就要注重教学方法。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也不能毫无准备就直接上课。优秀负责的教师都会在的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即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掌握,能够从全局把控教学,可以结合自身以及学生的优势,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师要注重完善优化教学方法,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最终效果。故而教师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调整教学的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音乐审美体验应该注重音乐表演
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教师就应该注重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音乐呈现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对音乐进行再创造。注重音乐表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乐曲的感知能力,能够让学生的深入理解乐曲的价值主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够强化学生对美的欣赏认知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授《感恩的心》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反复练习歌曲,牢记歌曲的词和旋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演唱不同的部分,进行分唱以及合唱。最后还可以利用乐器来演奏,也可以教授学生相应的表演手势,将手势动作与歌曲演唱结合起来,更可以开展竞赛活动,两两对比,亦或是合作表演等。利用多种不同的表演形式,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能够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音乐审美体验应该注重生成教学
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还应该注重生成教学。即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教师就可以借此来不断完善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强调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生成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构建可持续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进步。比如教师在讲授《木瓜恰恰恰》这一部分乐曲内容时,学生很容易被乐曲的特性所影响,会随着旋律的变化而变得高亢激昂,进而容易不断拍打桌椅,发出对应的嘭嘭嘭的嘈杂声。这样会很容易影响别人,故而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将心比心,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样学生就能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品质,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2.3 音乐审美体验应该注重情境创设
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小学音乐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有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与乐曲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到抽象的情感与价值。故而,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2.4 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被时代社会所淘汰,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严肃沉闷,教学内容也不够有趣,不能勾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是比较弱的,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无法有效理解抽象的情感,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故而,教师就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特性,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音乐情感具象化,就能够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教学情感,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5 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还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学。
比如教师在的讲述《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就可以先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视频,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放映出来,真实再现情境,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快速引入到教学故事情境中,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体会。
2.6 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当然,教师要想使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要不断提高吱声的业务水平。如果教师对多媒体网络技术不熟悉,不用灵活应用各种软件,那么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7 音乐审美体验应该注重学习拓展
最后,小学音乐教师还可以通过注重学习拓展妖延伸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小学音乐教材受篇幅限制,许多优秀的作品内容都没有被收录,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对作品进行延伸拓展,比如利用一些相似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对作品创作背景进行的补充讲述等等,都可以强化教学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要想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就要利用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文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