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兴趣化策略研究

2020-10-26 06:50李金花
读写算 2020年26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李金花

摘 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过程中,其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是影响学生阅读效率和教师阅读教学效率的首要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应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本文从丰富阅读资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设真实情境,通过形真吸引学生;教授高效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注重情感投入,促进理解提升兴趣;活用高效教法,提升学生阅读体验五个方面,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兴趣化的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兴趣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6-0104-02

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对于学生的词汇量积累语句的记忆,以及英语知识学习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程度的关注较为缺少,影响学生英语阅读效率,同时对于教师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专业能力,并在教学经验积累过程中,完善兴趣阅读教学策略。

一、丰富阅读资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即使对于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知识的学习也要建立在丰富的参考资料基础上。学生的此种基本学习特点,决定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中也是如此。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非常强烈,对于各行各界的新闻以及知识都愿意涉猎。因此,教师应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料,通过提供多门类的阅读资料,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研究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发现学生喜欢接受不同方面的新闻、多种行业的知识。所以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种报刊,供学生进行阅读,如《英语辅导报》《中学生英语》《英语周报》《21世纪报》《新东方英语》等。因为不同杂志中的新闻不同、内容不同,但是都具有趣味性强的特点,让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而且于学生的词汇量积累和提高阅读写作水平也有益处,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学生在初步阅读课外读物时,认为词汇有点难,但是鉴于文章内容的趣味性较强,学生通过查阅字典,逐步地增加了自己的词汇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因此得到有效的激发。

二、创设真实情境,通过形真吸引学生

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依靠纯文本形式的资料进行阅读学习,难免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打折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这种基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的创设,让情境辅助学生进行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真实是阅读情境教学的基本特点,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阅历少、理解浅的缺点。因此,创设情境一定要“形真”。

例如,教师在教学“Environment”一课时,就结合教材中的对话素材,从网络上为学生下载了与文本相对应的视频对话的资料。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之前,教师首先通过视频的播放,为学生创设符合文本的情境,同时视频中情境的展现,通过“形真”吸引了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在视频情境的展示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文本的翻译进行了了解,另一方面对文本的阅读示范进行了初次的模仿。学生在情境展示后,对英语文本阅读的恐惧心理得到缓解,同时对于文本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得到增强。不仅在本课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在其他课程,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联的课程知识的阅读教学中,通常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对话情境的搭建,让学生通过在实际交流的体验过程中,增强阅读教学的参与感,同时对阅读本身产生兴趣。

三、教授高效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不同学生的理解、学习能力不同,不少学生因为科学学习方法掌握的缺失,对学习本身容易丧失最基本的兴趣。因此,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为了助力学生高效学习以及教师高效教学实现的最基本努力方向。教师应教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思路清晰地进行高效阅读,建立学生阅读自信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认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知识的联系、积累的能力对短文阅读是有促进和帮助作用的,所以利用高效的思维导图法,帮助学生在平日中进行文本的阅读,让学生学会将琐碎的知识进行关联,强化阅读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将短文中的不同线索进行关联,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对整篇文章形成整体的思路框架,深入理解。学生经过运用思维导图,在减轻了学生阅读压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四、注重情感投入,促进理解提升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候教师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进入课堂就面带怒色,或板著脸,或无精打采,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心情和信心会受到严重打击。对于英语文本的阅读也是如此。教师应对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引导阅读,对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发展极为有利。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倾注关爱,耐心引导,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建立阅读的信心,实现阅读兴趣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对“what should i do ?”一课进行课文内容的阅读教学时,鉴于本篇课文知识点多,理解较难,为了避免打击学生阅读的信心以及阅读的兴趣,对学生耐心地进行了文本内容讲解。如学生对“too…to…”的语法定性理解为“太…以致于…”,但是学生在阅读到“Amy was too afraid to talk to the police.”一句时,无法直接翻译本句。所以教师耐心地为学生讲解了“too…to…”语法,用于本句中可以直接翻译为“艾米非常害怕和警察交谈。”诸如此类。学生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中,习得了多个语法的灵活运用方法,促进了学生对于英语文本阅读兴趣的提升。

五、活用高效教法,提升学生阅读体验

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同一目的在课堂上使用的手段。学生对于英语文本阅读的兴趣,实质上是学生对于阅读过程的“享受”。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引导教学的功能,活用高效教法,提升学生阅读体验。

例如,教师在进行对话形式的文本阅读内容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鼓励学生通过角色分配,进行对话形式的阅读,其他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充当临时教师,为阅读的学生找错,并纠正组员的阅读错误。学生在阅读文本与听取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常体验到“当教师”的感觉,学生很喜欢评论同学读得好于不好,同样,自己也会得到相应的阅读能力提升。因此,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了有效提升的同时,学生的阅读兴趣程度也因此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要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进行教学。如利用学校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料,创设真实情境,教授高效方法等,通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学生的阅读趣味性,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心、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等方面,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微型课题“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兴趣化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立项编号:SQWK2019-166。

参考文献:

[1]银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探究[J].英语教师,2016,16(24):87-89.

[2]卢永亮.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英语阅读水平[J].学周刊,2016(01):107.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