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蓉
摘 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语文教学依旧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学低效的现象,农村小学更是如此。要想破解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效症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个人能力,进而从实质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方面都远远不如城市,这也是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农村小学教学已经引起了国家的广泛关注,提高农村教育的有效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语文是重点教学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并不理想,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并创新教学方式。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科学预设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自主;深入理解原文,实现板块推进三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进行探究,期待能和各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一、科学预设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差异和实际情况,科学地预设阅读教学,从而做到因材施教,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需要多和学生进行课上和课下的交流互动,掌握班级中学生的大致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为小学阅读教学的预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的具体设计。最后,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样更有利于科学的预设。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内容时,笔者首先就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了解文章大意,并能够试着自己对整个故事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文章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进行合作探究,分享一下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者语句,并说一说原因。通过这种预设阅读教学,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笔者还让学生课下去搜集了长征中的故事,并于课上脱稿讲给学生听,在很大程度的培养了学生语言建构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自主
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被很多地应用于所有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所以,在教学开始前,我们要精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针对课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在一堂课中我们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最大化提升教学的效果。像针对一篇课文开展探究式阅读、合作式阅读等,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感悟文章情感,通过不同的路径达成阅读目标,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网络,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匆匆》内容时,这篇课文文辞优美,是值得好好欣赏和品读的。像“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文中用了很多这样的比喻,将时间这一无形的事物具象化、情感化,试图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要珍惜时间。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字句,但用得非常之贴切。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细心勾画文中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鉴赏,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深入理解原文,实现板块推进
作为一名教师,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要试着自己先解读课文,不仅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而且关注遣词造句、独特的表达以及篇章结构。一边读一遍思考,如果让我教学,我会“教什么”,我会“怎么教”。
例如,在教学《草虫的村落》内容时,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笔触描写了作者置身于田野乡间观察小虫子所看到的景象以及所产生的联想。文笔细腻,字里行间充满情趣,表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基于对原文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笔者将其教学分为四个板块:读者意识,不可或缺;虫之情趣,文之情趣;缘文入境,表达情趣;品味“意義”,感受意蕴。四个板块,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推进,使教学渐渐走向文本的深处,引领学生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在学生自主读书,潜心会文之后,进入交流环节。有了之前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在交流中能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品悟其中的情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时而给予赞扬肯定,时而点拨引导,时而创设情境,展开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品味字里行间的情趣。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艺术策略,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会随之提高。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探究到更多更有效的教学艺术来精心拓展语文的课堂教学的含量,让学生从中一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徐清平.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J].汉字文化,2017(17):50-51.
[2]陈锦娜.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