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姣
幼儿进餐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生活环节之一,幼儿园每次的进餐活动都会花费20~40分钟的时间,那么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这个生活活动环节让孩子在即满足生理发展需要的同时,又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3-6岁儿童教育活动指南》在幼儿数学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中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的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三个维度的数学发展目标。
幼儿数学是指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指导下,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如何进一步地引导大班幼儿在数活动中累积更多经验,形成一定的数概念,是本学期初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让幼儿积累一定的数经验并不仅仅依靠一堂学习活动或是一个数学游戏,凡是一切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形成与积累数经验。本学年,我利用幼儿进餐活动,在幼儿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逐渐积累与形成数经验。
结合幼儿进餐活动的特点,针对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目标,我在利用进餐这个生活环节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方面可以做以下探索和尝试。
一、幼儿餐具分发环节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一)计数能力
进餐时以小组形式进行,各组自由选择一位幼儿做组长,在进餐前,小组长清点小组人数。部分小组长只顾着点座位上的同伴会把自己忘记数,这时如果他把人数报上来的时候,教师应不必急于纠正,可以让他按自己数的人数拿取相应的餐具,只有当他把餐具分到最后发现自己没有时就自然会明白把自己数漏了,那么下一次数人数时幼儿就会有此经验,也就会将自己也数进去。而对于计数能力相对较差的小组长来说,在数人数时他就会特别的小心,如果他数漏了组员时,其他幼儿肯定会提出不同意见并帮忙纠正。开始之初可能有的幼儿会出现筷子只是按照每人一支的数量去数,但是当小组长去分发时就会发现不够分,这时教师可以适时的指导幼儿进行一双分给一个组员的方法去数,小组长在数碗和筷子时,不仅可以让幼儿练习了一个一个的数,还可以让幼儿练习群数。小组长最好能让幼儿轮流的来担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每位幼儿为同伴服务的热情及积极性,同时也让每位幼儿得到练习的机会。
(二)体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小组的人数和幼儿出勤的总人数之间就存在着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当小组长报了人数后,我们可以再重新报的一遍各组的人数,让幼儿回忆我们班上今天一共来了多少小朋友,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一部分幼儿会记得晨间点名时的结果,会一口报出来;而一部分幼儿会从第一组开始数,一直数到最后一组得出总数;能力较强的一部分幼儿还能用连加各组人数的方法来算出总人数。这时我们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最快、最简便。待算出总数后,我们可以让幼儿比较一个组和全班幼儿的人数,让幼儿体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碗、筷、人的对应
分发餐具时,一个碗对应一双筷子,因此碗与筷子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构成了一一对应关系,而一个碗和一双筷子还构成了餐具的集合,这就与幼儿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时我们应该多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比如一个碗上有几双筷子呢?一个碗加一双筷子是给几个人用的?教师适时的提问和引导有助于幼儿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帮助幼儿左右空间关系的形成
我们让小组长分发餐具时,一般餐具的摆放要求是碗在左、筷子在右。分发餐具时,小组长在靠近自己的一边按要求摆放餐具时问题不大,但当摆放自己对面组员的餐具时,因左右概念尚未完全掌握,所以可能有的幼儿会非常的犹豫,以致于不得不又绕一圈走到对面才能分清碗和筷子应该怎么摆。而孩子们的犹豫其实也是在思考、分辨左右的空间关系,到最后有可能还是要走到同一侧才弄清楚,但孩子的思考、分辨又走到同一侧的动作会促进孩子对空间知觉的建立,并帮助幼儿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概念。
二、进餐食物让幼儿获得的数学经验
一是帮助幼儿建立简单的数概念,练习手口一致数、默数或者群数食物,并能说出总数,可以按目测食物数量来取相应数量食物或者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食物等,并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二是幼儿间可以渗透食物量的比较,练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粗细、高矮)的差异进行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顺序。
三是巩固认识几种常见的立方体图形,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与不同。
四是实际体验等分食物。
五是可以让幼儿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练习。
六是可以帮助幼儿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的实际运用和练习,并可以让幼儿学习运用加减法解答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切实地让幼儿理解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进餐活動这一生活环节帮助幼儿建构数学概念、发展数学能力,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进餐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活动的有用和有趣。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数学信息,有的分散有的隐蔽,但这些都切实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去关注、去体验。对孩子来说,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让幼儿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把数学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和活动中,让幼儿一开始就感到数学与现实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各个活动场所、各个活动环节,丰富、变化环境中的数学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让幼儿积极的感知、尝试、摆弄,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在幼儿生活中巧妙地渗透数学知识,让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幼儿才能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新知识、发展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