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金融理财现状及对策

2020-10-26 06:46卫佳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现状问题

卫佳欣

[提要]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发展愈来愈快,但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本文從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以促进商业银行金融理财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理财;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7月8日

一、商业银行金融理财现状

近几年,我国金融理财逐渐与国际深度融合,发展迅速,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收入趋于稳定,风险较低,理财业务的总续存指数和理财产品的资金余额不断增加。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非保本理财产品4.8万只,存续余额22.04万亿元。截至2019年6月末,非保本理财产品 4.7万只,存续余额22.18万亿元,理财产品存续余额总体保持平稳。另外,新发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期限增加,2019年上半年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85天,同比增加约47天。

另外,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涵盖了各种投资领域,如保险、股票、商品等,这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至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对金融理财的需求愈来愈大,所以商业银行由单一的理财业务,逐渐开始与各种保险公司、证券机构、信托公司等非银行机构进行合作,来拓宽业务范围,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国内,不少企业看中了金融理财行业的发展前景,纷纷投资金融理财市场,互联网金融理财大量兴起,他们以其低风险、周期短、高收益、方便快捷的优点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导致不少商业银行金融理财的收益出现了下滑的迹象,冲击了国内商业银行金融理财的市场,但是这使得国内一些商业银行也从中看到了发展方向,转向发展互联网理财产品。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我国金融理财产品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其产品虽然量多但是质同。这种情况实际上更容易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加剧了银行之间的商业竞争。不少银行为了提高竞争力去发行新产品来打价格战,甚至夸大了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吸引客户。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中呈现出多元化,他们主要以客户为主,以客户的需求来制定其特殊的理财计划,经常出现新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而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稳定,国民收入普遍提高,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有所提高,并且对其产品的质量更加看重,但是我国没有欧美市场成熟,许多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体系,也缺乏个性化服务和个性化产品,这类问题要引起注意,及时解决,减少市场上金融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

(二)金融理财产品创新程度不高。目前,我国金融理财发展速度较快,许多银行纷纷看好其市场前景,使得其行业竞争激烈,也有不少银行加大对金融理财产品创新性的投资,以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是在广袤的市场中,优质的金融理财产品的种类确实不多。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能力还处于一个低层次的阶段。而在这样一个发展的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缺少一个完整的金融理财方面的创新体系,这种体系不仅仅是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也是指其管理体系的创新,在金融理财创新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着很大的距离。

(三)专业人才匮乏。目前,由于我国金融理财行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在我国金融理财行业中,对复合型金融人才和专业型金融人才以及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经营理念等人才需求量极大。更何况近几年国内外的金融类证书才走进国人眼中,而拥有“金牌证书”的人才现在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随着商业银行中金融理财的不断发展,各个银行对运营操作、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愈来愈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较高的业务能力,而我国人才市场在此方面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缺口仍然很大,在我国商业银行中仍然极度缺乏专业人才。

(四)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在商业银行金融理财发展日趋成熟的欧美国家中,他们受到本国自己体制机制的影响,以市场为导向,他们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因此他们的金融理财业务更具备高效性。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金融理财方面的资源配置仍然受到计划手段的影响颇深,产品未能从客户实际的需要为落脚点,始终是有什么样的产品客户才买什么样的产品,而不是客户想要什么样的金融理财产品就有什么样的金融理财产品。另外,我国银行依旧以部门职能划分业务,这样使得一个活动划分成好几个部分,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重复的机构,不利于资源配置。

(五)风险预警不足。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大多缺乏系统化管理,顾客以高端客户为主,相对于中低端客户,他们的资产雄厚,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对于中低端客户较高,即使银行工作人员时常提醒客户投资不同于储蓄,经常伴随不同程度的风险,但仍有不少中低端客户把理财等同于储蓄,从而形成风险。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理财方面有义务要对客户买下的理财产品进行信息的完整披露,但是国内许多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着重提及的是产品的收益状况,而很少说起产品的具体风险有哪些,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经常遭到客户投诉的主要原因之一,产生信誉风险。最后,国内的商业银行大多考虑的是内部风险的风险预测,但外部风险也对商业银行金融理财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对外部的风险仍不能准确预测的情况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发展对策

(一)积极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应有一套适合自己银行理财发展的产品体系,不应该只是盲目引进国外的产品或者推行换汤不换药的同质化金融理财产品,银行要发展一些成熟的业务,大胆地对产品进行创新,推行高层次的产品。其次,商业银行要提高理财产品的整合度,把产品按不同标准划分不同的类别,进行多种组合包装,做好金融理财产品各种类型的平衡,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和提高银行的服务能力。最后,对金融理财方面进行管理层次的创新,减少机构重重,人员冗多的现象,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要以客户的需求为经营的出发点,加强对市场调节手段的重视,尽量做到客户需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地步,提高银行服务管理能力。

(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风险预警。从商业银行发展现状来看,其风险预警方面仍有待加强。首先,要强化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让银行工作人员加强对岗位工作职务的了解,避免因内部人员操作失误而造成银行业务风险。其次,商业银行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管理,加强客户建议或投诉机制的管理,收集更多的客户需求,及时了解当前社会下客户投资心理的变化。商业银行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风险预警措施,让部门之间充分交流,避免业务流程进行的不顺畅。再次,要做好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风险预警,避免因金融危机、政策变动对商业银行金融理财方面产生风险,聘请专业人才,做好外部环境的未来走向趋势的预测,及时做好产业规划和准备,以免危机时刻来不及应对。最后,商业银行要做好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规避,在研发阶段就要对产品的未来的汇率风险、系统风险等方面做好评估和预测,以防在产品投入使用中对客户产生没有预防的风险,以此造成损失。

(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打造研发队伍。首先,商业银行内部要加强对银行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定相对应的人员管理规划,让工作人员全面地了解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尤其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充分了解客户的资金状况,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来制定一份独特的理财产品,让顾客更加信任银行的理财顾问,以便形成长期合作。其次,要定期对银行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深造,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让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只了解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也要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市场上的金融理财产品,以便更好地为银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以以专业的知识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最后,银行的人力资源部要提高入职门槛,相应的提高具备高专业水平人士的工作待遇,吸引“金字证书”持有者的目光,打造一支高、精、专的人才团队,以实现商业银行金融理财方面的快速发展。

(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使金融理财产品更具备个性化。首先,我国商业银行不应只是对国外的金融理财产品照搬照抄,还要多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体系,尽快实现业务转型。银行要及时关注市场的变化动态,做好银行理财业务的反馈和调查机制,多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出发,为他们做好个性化的定制金融理财服务,尽可能地提高客户的收益率,逐渐增加顾客的需求在银行经营方面的比重,增强为客户服务的企业文化理念。其次,当客户在金融理财投资上出现了大规模亏损的情况,银行要及時对客户进行理财方面的个性化服务,及时调整,做出挽救措施,提高银行的信誉和口碑,突出银行的能力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增强客户对银行金融理财方面的信心。最后,银行在金融理财方面的发展不能只提升服务质量,还要加强对理财产品质量的开发,积极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做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金融理财产品,使产品更具有个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嘉颖.商业银行金融理财的现状及问题对策[J].财会学习,2019(26).

[2]杨丽.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和监管浅析[J].时代金融,2019(25).

[3]骆明,吴鹏,吴晨阳.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及趋势[J].时代金融,2019(15).

[4]赵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世界家苑·学术,2018(01).

[5]周宇.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的分析[J].时代金融,2017(08).

[6]刘莉.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创新的研究[J].才智,2015(05).

[7]李娜.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综述[J].财经界(学术版),2020(05).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现状问题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